第一卷农家崛起 第18章霁哥儿不一样了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3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杨宴礼望了眼骨瘦如柴的小弟,手里的银票突然就变得沉甸甸了。
家里本就因为老人的偏心,过得拮据。小弟从出生后就没有好好吃一顿饱饭,这些年又因他读书,银钱上耗费就更多了。
他的家人没有一点怨言,都无条件支持他读书,而他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如今已经是秀才,家里能免税,却没让他们一家生活好一些。
杨宴礼思绪翻飞,将银票塞进怀里,他一定要实现小弟的愿望,做大官给他当靠山。
想到免税和免徭役的事情,他问杨初霁:“霁哥儿,既然分家了,就让阿父将我们一家六口尽快迁户口。”
“迁户口?为什么……”杨初霁眼中疑惑,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赋税?徭役?大哥的意思是……哈哈,还是大哥英明,回去我就和阿父说,不能让他们沾一点便宜。”
杨宴礼摸了摸杨初霁的头发,温柔道:“霁哥儿,既然身边有银子,就不要吝啬,给家里人都补一补身子。我记得你喜欢吃如意斋的糕点,三弟也喜欢,一会带点回去。”
“那个很贵的,算了吧,现在我们家太打眼了,不能再露富了。”杨初霁摆摆手,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大哥,你对村长了解深吗?还有大堂哥在学堂的表现如何?”
杨宴礼惊讶了一下,不知道小弟为何问起这事儿,但还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杨初霁。
“村长这人还算是公正,因着儿子是举人的关系,他多少会有些优越感,大多时候是不允许村人反驳他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嘛。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拎得清的。所以,有事情尽管去找他。”
杨初霁闻言,点点头,表明他听进去了。
杨宴礼继续说:“至于大堂哥,我不知道他回去怎么和家里说的,但在学堂六日上课他得缺三日。若不是他的课业能勉强完成,估计已经被劝退了。而且,我见他进过赌坊,这事儿暂时没有人知道。”
赌坊?!杨初霁蹙眉:“那可不是好地方啊!”
杨宴礼:“谁说不是呢,不过,我也是碰巧遇到了一次,不确定他是进去赌还是有别的事情。”
杨初霁长舒一口气:“大哥,我明白你的意思。”
他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心里却暗自记下了,倘若老宅那边的人继续闹事,他就有法子收拾他们。
杨初霁从背篓里拿出了一件青色长衫,说道:“大哥,天渐渐热了,之前的衣裳不适合了。爹爹给你新做的衣裳,你好久都没回来,之前阿父一直忙活地里的活和打短工,后来因为我的伤病,便一直没有给你送过来。”
“替我谢谢阿爹,我很喜欢。”杨宴礼接过衣裳,将它叠好放在床铺上,转身说道,“走,今儿大哥带你在镇上逛逛。”
杨初霁摇摇手:“不了,不打扰你读书。”
杨宴礼一把拉住要离开的杨初霁,不赞同道:“什么打扰不打扰,请半天假罢了,读书也不是差这半日就读不成了,读书也是要劳逸结合的。再者,你才十岁,我可不放心你一个人在镇子上,万一被拍花子给拍走了怎么办。”
杨初霁只觉得满头黑线,他是年纪小,又不是智障,还能被拍花子拍走。再说了,他也就外表年纪小,灵魂年龄可不小了。
“大哥!”杨初霁想要反驳的话,在杨宴礼似笑非笑的眼神里,吞回了肚子里。
大哥既然坚持要带着自己去逛街,他只好点头,乖乖等着杨宴礼去向夫子告假。
大概一盏茶时间,杨宴礼就回来了,兄弟两人便离开学堂,去了镇上。
这是杨初霁第二次来到镇上,上一次来是为了卖草药,没有在镇上多逗留。古代的集市,他还没有好好见识过。
从记忆里得知,这里赶集的日子是每月初一十五。今天不是集市的日子,街上并不热闹。杨初霁仔细看了一圈,发现东街的店铺比较多,西街摆摊较多,西街可以算是龙蛇混杂之地。
“霁哥儿,发什么愣?到地方了,快进去啊!”杨宴礼瞧着站在如意斋门口发呆的杨初霁,跨进店里的他又折回来。
杨初霁回神,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大哥,抱歉抱歉,刚在想事情。”
杨初霁抬脚的同时抬头看了眼店铺招牌,上面写着如意斋。眼睛都瞪圆了,结巴道:“如意斋?大哥,我不是说不要了嘛。怎么,还……”
杨宴礼在他后面轻轻推了他一把,说道:“你呀,小小年纪不要操心那么多。该吃吃,该喝喝。一点糕点的钱,大哥还是有的。”
“不是,大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自己走,别推了。”
杨宴礼摸摸他的脑袋,恢复以往的温柔道,“快进去,一会人就多了。”
杨初霁拍开杨宴礼的手:“大哥别摸我头,会长不高的。”
如意斋不愧是镇上有名的糕点铺子,里面的糕点十分精致,一些造型栩栩如生。杨初霁心想那厨子的手艺真厉害,这如意斋也厉害,能找到这么厉害的厨子。
杨初霁指着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却放在一起的糕点,好奇地问道:“掌柜,这是什么糕点?”
掌柜闻声看了眼他所指的糕点,面带笑容道:“这叫迎四季,四色点心分别是桃花糕,芙蓉糕,桂花糕以及梅花糕。”
普通的糕点经过装饰,价格尽然翻了个倍,且还限量出售,这如意斋的东家是个会做生意的。
杨初霁说道:“三份迎四季。”
杨初霁一下点了三份,杨宴礼略略惊讶,说道:“这个放不久,一下子吃不完,小心到时候被阿爹扫帚伺候。”
杨初霁眉眼弯弯:“一份八块糕点,够一家人吃了。一会给二哥家送一份,大哥你也带一份去学堂。不对,还要给夫子带一份,掌柜,给我打包四份。”
掌柜听了眉开眼笑,麻利地打包了四份,速度之快都不等杨宴礼反应过来,就把迎四季糕点给了杨初霁。
“小哥儿,六百六十文一份,四份一共二两又六百四十文。您是今天一位客人,又买的多,给您抹去四十文,您就给二两六百文就好。”
杨初霁:“掌柜大气,你这的招牌是哪个?”
掌柜:“状元糕。”
杨初霁一愣,没想到是状元糕。这糕点只能算得上制作细致,和刚才的迎四季的精致天差地别。
不过,因着它的名字,这糕点应该十分受读书人的喜欢。
糕点普通,名字又通俗,然寓意好,在科考期间,十分受欢迎。
杨初霁指着状元糕说道:“掌柜,这也来一份。”
掌柜打包了一份状元糕递给杨初霁:“八百文。”
杨初霁手刚摸到荷包,杨宴礼就掏了钱。
掌柜拿出找的零钱递过去:“客官,一两六百文,您收好。”
杨初霁刚要去拎糕点,杨宴礼手快一步:“我来吧。”
“客官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两人走到门口,掌柜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离开如意斋,杨初霁又去了一趟首饰铺,给他爹爹,二哥和三哥买了首饰。
杨宴礼:“小弟,怎么不给自己买?”
杨初霁摇头摇得飞起来:“不不不,我还小,不适合戴。”内心却在吐槽:他才不要呢,戴着娘兮兮的。
出了首饰铺,又去了布庄,给三哥带了点刺绣的布料和绣线。
“小弟,还要去哪?”杨宴礼手里大包小包拎着,与他读书人的样子天差地别。
杨初霁站在街上左右看了看,脸上露出了一点为难:“大哥认识二哥家吗?我们去找二哥吧。”
没想到杨初霁会提去杨墨家,杨宴礼明显愣了下:“一大早就上门拜访不太好吧?没有其他地方想去吗?要不要去买点小鸡?或者买一头牛,以后你们出来可以驾牛车。”
“牛?!大哥啊,之前还说财不外露呢,我买牛回去,你信不信李招娣保证从祠堂跑出来,撒泼打滚堵在家门口。”杨初霁震惊。
杨宴礼轻咳了一声,来遮掩他说错话的尴尬。
杨初霁收起眼中的情绪,继续道:“爹爹还病着,阿父还要操心造房子的事情,小鸡苗没有时间养。而且,我打算之后带着阿父爹爹来镇上摆摊。”
杨宴礼沉默了一会儿:“摆摊?行吗?”
杨初霁拍拍胸脯:“有我在,当然是没问题的。当然,这事儿不着急,得等爹爹病好了,我们新房子盖好了。”
杨宴礼点头:“小弟啊,一大早去找二弟是有什么事情吗?”
杨初霁神秘一笑:“这个时辰刚刚好,大哥,或许我们还能有热闹看。”
“热闹?”杨宴礼疑惑,“难道二弟在婆家受欺负了?不对,莫天成那么喜欢二弟,二弟不应该会被欺负。”
杨初霁在他背后轻轻推着他往前走,边走边说:“大哥,边走边说。你先告诉我往哪边走?左边右边?”
“直走,路口往左边。”
杨宴礼扭转头,眼中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小弟不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