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智斗心机,步步惊心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4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夜色如墨,笼罩着阔大的军事营地,连绵的帐篷在夜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白起长身而立,伸手取过案上的地图,手指轻轻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线条,脑海中反复构思着每一个细节。
朱婉的提示就像一根无形的线,将他心中的诸多疑虑串联起来,让他更加坚定地做出了决定。
“来人,备马。”白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亲兵应声而动,不多时,一匹健壮的战马便被牵至帐外。
白起披上斗篷,目光如炬,几名最信任的手下已在外等候,他们打扮成普通商旅的模样,以示低调。
一行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地,穿过蜿蜒的小径,朝城外进发。
夜风带着淡淡的寒意,但白起的心却如火般炽热。
他骑在马上,心中暗自思量着种种可能。
朱婉提到的那些“城外生面孔”究竟是什么来头?
公孙公子又在背后玩什么花样?
临近城外,白起示意手下缓缓放慢速度,四周的寂静仿佛被放大了数倍,任何轻微的响动都显得格外清晰。
他下马,轻手轻脚地走在林间小道上,每一步都踏得四平八稳。
忽地,一阵低语声从不远处的树丛中传来,白起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立刻示意手下隐蔽起来,自己则静静地伏在一处,专心听着那些人的对话。
“老三,那边有情况吗?”一个沙哑的声音问道,带着几分警觉。
“没有,一切正常。”另一个声音低沉地回答,语气中透出一丝紧张。
“这白起究竟是什么来头?公孙公子派我们来,就是为了确保他此行失败。不管他有多厉害,这次决不能让他顺利到达那地方。”第三个人的声音冷冰冰的,透着一股杀气。
白起的心中已然明了,这些人果然是公孙公子派来的刺客,意图破坏他的新任务。
他心中的怒火悄然升起,但面上却波澜不惊,仍旧静静聆听。
“你们记住,白起此人不仅勇猛,还极善于用兵。我们要暗中下手,千万不能让他察觉。一旦被他发现,我们恐怕连囫囵个儿都回不去了。”为首的刺客压低了声音,语速极快,显然是在强调任务的严峻性。
“明白了。”其他几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坚定。
白起悄悄退后几步,回到马背上,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公孙公子,你这招虽然够狠,但在我白起面前,还是太嫩了。
他回头看向手下的几人,眼神坚定而凌厉:“我们已摸清刺客情况,明日一早,先散布假消息迷惑他们,然后按原计划在出征仪式上公开宣布应对措施,让公孙公子的阴谋破产。”
回到营地,夜已深沉。
白起走进自己的帐篷,却发现朱婉正端坐在案前,手中轻轻搅动着茶水,仿佛在等他归来。
见到他,她脸上露出一丝温柔的笑意:“你回来了。”
白起点头,走到她身边,微微一笑:“多亏了你的提示,我们找到了那些可疑人物的线索。他们果然是公孙公子派来的刺客,意图破坏我的新任务。明日出征仪式我会按计划公开应对。”
朱婉闻言,眼中露出担忧,但还是点了点头。
白起却淡然一笑,握住了她的手:“有你在,我信心倍增。明日在出征仪式上,我会公开宣布我的计划,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
朱婉轻轻点头,眼中满是鼓励和支持:“我相信你,白起。”
次日,营地内一片忙碌,士兵们整装待发,气氛肃穆而紧张。
白起站在高台上,身穿战甲,威风凛凛,目光如炬地环视四周。
他高声宣布:“各位将士,此次任务虽有风险,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必定能战胜一切困难。我已制定了周密的计划,确保我们安全抵达目的地。那些企图破坏我们任务的人,我已心中有数,定让他们的阴谋无法得逞。”
士兵们齐声应和,士气高涨。
白起的目光转向朱婉,微微一笑:“感谢你的情报,没有你的帮助,我们或许会陷入险境。今晚的出征仪式,你务必参加。”
朱婉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心中暖意融融:“我当然会去。”
仪式上,白起的话语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擂鼓般震撼人心。
他详细讲解了应对潜在威胁的具体措施,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支持和敬佩。
公孙公子的一众盟友见状,纷纷面露惊恐,显然没有预料到白起的手段如此高明。
仪式结束后,白起与朱婉并肩走在回营的路上,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白起点了点头,轻声道:“朱婉,此行有你相伴,我无忧无虑。”
朱婉的脸上掠过一丝柔情,轻声回应:“白起,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在你身边。”
然而,就在他们享受着这片刻宁静时,周围的空气似乎有了一丝异样的紧张。
原本欢快的火把光影,此时也仿佛变得有些闪烁不定。
突然,他们有节奏的脚步声和持续的低语声被疯狂、急切的马蹄声打破。
一个浑身沾满厚厚尘土、看起来像一尊活过来的泥像的骑手冲进了空地,他的马浑身是汗,肋部剧烈起伏,眼睛里充满了原始的恐惧。
这人几乎是从马鞍上跌落到白起面前,他大口喘着气,向前递上一个密封严实的竹筒。
“将军!雁门关……紧急军情!”他的声音沙哑刺耳,微弱而干涩,就像干枯的树叶在石头上沙沙作响。
你能从他的声音中听出他长途奔波的疲惫和强压下去的恐惧。
原本因仪式而充满活力、近乎节日般的气氛,像被烈日驱散的晨雾一样消失了。
一股比夜风更刺骨的寒意似乎在他们周围蔓延,刺痛着皮肤。
白起那朱婉珍视的短暂微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指挥官面对深渊时那冷峻、难以捉摸的表情。
他的手指平时握剑柄或看地图时总是果断有力,此时打开蜡封时却异常沉稳。
在突然降临的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竹筒粗糙的质地显得格外明显。
他那双深邃而专注的眼睛扫视着薄绸上匆忙写下的文字,闪烁的火把光在他脸上投下浓重的阴影,在他的嘴角和眉间刻下了新的忧虑纹路。
朱婉注视着他,她自己的心也开始在肋骨间疯狂跳动,一种冰冷的恐惧在她的胃里蔓延开来。
片刻之前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充满活力、近乎狂热的能量,那种能让军队为之动容的强大意志力,此刻都凝聚起来,向内收敛,变成了一种几乎能感觉到的沉静。
他把信读了一遍,又读了一遍,每读一次,眉头就皱得更深。
那张薄绸上潦草的字迹诉说着一片混乱——匈奴骑兵如黑色的潮水般迅速而凶残地越过边境,瞭望塔熊熊燃烧,火焰直逼冷漠的星星,秦国的村落被战火和刀剑吞噬。
雁门关,北方的门户,正在流血,狼群正撕咬着它的咽喉。
漫长而痛苦的一刻过去了,只有信使的马粗重、急切的喘息声和火把持续的噼啪声打破寂静。
白起终于放下信,目光变得遥远,仿佛看到了营地熟悉范围之外、夜幕笼罩之外的北方边境那浓烟弥漫的平原。
整个王国脆弱而急切的呼救声,似乎都压在了他宽阔的肩膀上。
他沉默着,下巴的肌肉紧绷着,轻微地抽搐了一下。
朱婉屏住呼吸,等待着,她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将改变一切。
接着,他的眼睛像猎鹰一样锐利,突然回到了现实,但不是看向她,也不是看向信使。
他的目光锁定在他们前方的某个点,朝着他的指挥帐篷,眼中突然燃起了一股炽热的光芒。
他开口了,声音划破夜空,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可否认、不可更改的命令口吻:“通知军需官,取消所有休假。我们黎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