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造福村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45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顾立晨制作了一个省时省力的新型农具的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了下河村。
日头还没落山,村头广场就聚了三十来号人,老老少少都围着顾立晨,看他演示工具。
顾立晨站在石碾旁,手中的除草工具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木色,刀刃闪着冷光:“各位叔伯婶子,这工具看着新鲜,其实不难做。木料用梨木、枣木都行,刀刃得找铁匠铺打薄些……”
“立晨,给叔做一把吧!”有人从人群里挤出来,掏出几个铜钱,“咱出钱买,总不能让你白忙活。”
更多人跟着附和,铜钱的碰撞声此起彼伏。
顾立晨慌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帮大家做就是。不过还得劳烦各位凑些木料和铁器,铁匠铺那边我去说。”
夜色降临,顾家院子里堆满了村民送来的梨木板、废铁和麻绳。
顾立晨坐在油灯下,借着昏黄的灯光修改图纸,顾立燕趴在桌边数木料,陈玉兰则往灶里添柴,锅里煮着给儿子和女儿吃的夜宵——山药粥。
这山药是上次顾立晨和顾立燕上山挖回来的,本来是想给陈玉兰炖着喝,可陈玉兰没舍得,便把山药晒干、切块,炖给儿子女儿吃。
窗外,此起彼伏的蝉鸣声,混合着远处稻田里的蛙叫声,却比往日更多了几分热闹。
顾立晨改好图纸后,去把铁匠刘师傅找来,给他看图纸,并详细讲解如何制作这种农具。
接着,他又去找吴庆借牛车,把这些梨木板、废铁和麻绳等都拉到刘师傅的铁匠铺里。
这一晚,下河村的铁匠铺灯火通明。顾立晨握着凿子,向铁匠刘师傅比划着刀刃的角度:“刘叔,刃口再薄三分,弧度照着这个样——对,就像弯月那样。”
刘师傅边听边赞赏:“立晨呐,你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啊!你咋知道这么多呢?这些可都是学了好几年铁匠的人才能懂的,你比那些读书人还厉害。”
这顿夸奖让顾立晨有些不好意思,他心想,若不是那次意外,自己脑子咋能开窍这么快呢?不过这种意外可得永远藏在肚子里。
于是,他笑笑说:“哪里哪里,只不过是平时在外地听得多了些。”
刘师傅边锤打铁块边说:“你这小子,比我这干了三十年的老铁匠还懂门道。”
三日后,第一批改良工具分发到村民手中。村头广场上,二十几个汉子握着新工具比试,笑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
顾立晨站在一旁看着,听着此起彼伏的“好用”“省力”,忽然发现自己指尖的血泡不知何时破了,却丝毫不觉得疼。
他望着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忽然明白,真正的本事不该藏在深山里,而是该像这除草工具的刀刃,亮堂堂地扎进土地,让日子在刀刃下变得顺当、敞亮。
想到这些,顾立晨抬起手,擦掉脑门上的汗珠,暗自思忖并庆幸着……或许是上辈子积德,才让自己这辈子拥有了这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应该只藏在脑海里,而是要适当地运用出来,帮助村民,造福大家,这才是它们最有价值的地方。
第二日,天刚破晓,晨雾还未散尽,顾立晨便背起的竹背篓准备出门。
他想去山上采些草药,再顺便照看一下石柱参苗。
他刚走到村口大槐树下,就见吴庆满头大汗地狂奔而来,粗布短打的衣襟都被汗水浸透,远远就挥舞着手臂大喊:“立晨,立晨!有好事找你!”
顾立晨赶忙迎上去,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啥好事?你快说说!”
“隔壁村就是牛家村有人家盖新房缺人手!”
吴庆双手撑着膝盖直喘气,“一天能挣三十文,还管一顿热乎的中饭!就是递递瓦片、搬搬木料,比你上山采药轻松多了!”
“行啊!”顾立晨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突然又想起什么,“对了,吴庆,那边还缺人不?要不让李新也一起去?他家正等着用钱呢。”
吴庆抹了把脸上的汗:“行啊,叫他一块儿去。不过他弟弟李景还小,走哪儿都粘着他,带着去工地可咋整?”
“没事,我让我娘帮忙照看。”
两人说着便到了李新家门口,正撞见李新蹲在门槛上,耐心地给弟弟李景穿鞋。
李景咬着手指头,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们。
“你俩这么急急忙忙的,要去哪儿?”李新抬头问道,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脸上。
顾立晨蹲下身摸了摸李景的头说:“李新,我们正找你呢!牛家村有个好活计,帮人盖房子递瓦片,一天三十文,去不去?”
李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忙点头:“去去!我正发愁没处找活呢!你们来得太及时了!”
吴庆在一旁催促道:“那赶紧走吧,我的牛车就在前头,一起坐车去。”
李新却犯了难,低头看着怀里的弟弟,语气充满担忧:“可我带着李景不方便,工地那么危险……”
“交给我!”顾立晨立刻伸出双手,“我娘和立燕在家闲着呢,保准把李景照顾得很好!”
说着便从李新怀里接过李景,小家伙还有些害羞地往他肩头躲了躲。
抱着李景跑回自家院子,就看见母亲陈玉兰和妹妹顾立燕正在屋檐下编竹筐。
竹条在她们手中翻飞,发出沙沙的响声。
“娘,妹子,麻烦帮着照看一下李景,我们仨去隔壁村做工,下午就能回来。”顾立晨把李景轻轻放在地上。
陈玉兰立刻放下手中的竹条,脸上笑出了层层皱纹,张开双臂:“哎哟,我的小乖乖!快让我抱抱!咱们去喂小鸡好不好?”
李景走过去,被陈玉兰一把抱在怀里。
顾立燕蹦跳着凑过来,辫子上的红头绳跟着晃动:“哥,你去做事,我能去玩吗?”
顾立晨刮了刮妹妹的鼻子:“你呀,帮娘编竹筐,顺便看好李景。等哥回来,给你买糖葫芦,王大爷卖的那种,裹着厚厚的糖衣!”
“好嘞!”顾立燕一听糖葫芦,眼睛都亮了,快活地去帮母亲递竹条了。
顾立晨不敢耽搁,又匆匆跑回村口。
吴庆急得直跺脚,不停地张望:“快点吧!晚了工头收满人手就不要了!”
李新在一旁搓着手,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
顾立晨看了眼慢吞吞的牛车,又看了看李新磨破的鞋底,果断道:“牛车走得太慢,不如咱们小跑着去!抄近路,说不定还能先到!”
李新连忙点头:“对!牛车太慢了,咱们走快点!”
吴庆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把牛车赶回家。
三个人甩开膀子,沿着山间小路跑起来。
露水打湿了裤脚,晨风呼啸着从耳边掠过,可谁都顾不上这些,心里只想着赶紧赶到工地。
从下河村到牛家村有段不近的路,这个村离洛云镇很近。
快走到牛家村时,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从他们身后缓缓驶来。车窗的帘子被风掀起一角,露出一张温润儒雅的脸。
顾立晨猛地停下脚步,低声道:“那不是左公子吗?”
马车“吱呀”一声停住,车门打开,左瑾之扶着车辕走了下来。
他身着一袭月白长衫,腰间系着块碧绿的玉佩,整个人气质温润,如松如竹。他微笑着朝三人点头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