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第二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73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九个月前,海城。
    行李箱轮子碾过坑洼的水泥地,潮湿咸腥的海风迎面扑来。
    荣奕拖着两个行李箱,站在一栋老式居民楼略显斑驳的单元门口。
    母亲安静地站在他身边,目光涣散地望着远处翻涌的海浪,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着谁也听不懂的呓语,她身上那件质地尚好的羊绒开衫,袖口处已经磨起了毛球,头发被海风吹得凌乱,曾经雍容华贵的女人,如今只剩下一个脆弱不堪的躯壳。
    “妈,我们到了。”荣奕的声音很轻,小心翼翼地扶着母亲的胳膊。
    母亲没有回应,只是茫然地眨了眨眼,荣奕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头的哽塞。
    楼道里光线昏暗,弥漫着经年累月的油烟和潮湿气味,他租下的是一楼最靠里的房子,面积小得可怜。
    拿出钥匙打开了那扇漆皮剥落的防盗门,一室一厅,墙壁有些泛黄,墙角能看到细微的渗水痕迹,家具是最简单的配置,厨房小得只能容下一个人转身,卫生间更是简陋。
    唯一的好处是从客厅的窗户望出去,能看到远处灰蓝色的一线海面。
    母亲被他安置在客厅的椅子上,眼神涣散地望着空荡荡的墙壁,对新家没有任何反应。
    荣奕环顾四周,胸腔里泛起一阵尖锐的酸楚,从云端跌落泥潭,曾经挥金如土的荣家少爷,如今带着精神失常的母亲,栖身于这月租不过千余元的陋室,巨大的落差感一遍遍冲刷着他残存的自尊。
    他强打起精神简单收拾了一下,将母亲带来的药瓶仔细放好,把床铺整理得好。
    看着母亲安静地坐在那里,荣奕心里沉甸甸的,当务之急,是要把母亲安顿到专业的疗养院去。
    这里的环境,自己根本无法照顾她。
    安顿好母亲,荣奕拿着手机出门,准备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下午的阳光有些晃眼,他刚走到小区门口,就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
    “哎?荣先生?出门啊?”
    荣奕循声望去。
    是租给他房子的房东,一个看起来和他年纪相仿的男人,正跨坐在一辆半旧的蓝色电动车上,头盔挂在车把上,露出一张晒得微黑的笑脸。
    荣奕记得他自我介绍时说他叫齐杨。
    “齐先生。”荣奕礼貌地点点头,扯出一个有些勉强的微笑,“嗯,去买点东西。”
    “正好!”齐杨拍了拍电动车的后座,笑容很具感染力,“我也要去超市那边,带个租户看房,顺路捎你一段?省得你走路了。”
    荣奕本想婉拒,但看着对方真诚热情的眼神,再看看自己虚浮的脚步和超市不算近的距离,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那麻烦你了。”
    “客气啥,上来。”齐杨把头盔递给他,“戴上安全点,这老城区路窄车多。”
    电动车在并不宽阔两旁摆满小摊的街道上灵活穿梭,微凉的风吹拂在脸上,暂时驱散了心头的郁气。
    齐杨是个很健谈的人,一边稳稳地骑着车,一边自然地跟荣奕聊起来。
    “荣先生刚来咱们这儿,有什么打算没?”他扭头问了一句,声音在风里显得有点模糊,“要不要找点事做?我看你一个人带着阿姨,也挺不容易的。”
    齐杨的语气很自然,没有探究,他租给荣奕的房子是整栋楼里最小也最便宜的一间,显然也猜到了荣奕的经济状况。
    荣奕坐在后座,身体微微僵硬了一下。
    找工作?
    这座小城是以旅游业和渔业为主,他过往在家族企业里接触的金融、管理和高端人脉,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
    更何况,顶着“荣氏破产、父亲自杀、母亲疯癫”这样的污名,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谁愿意沾上他,以前那些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嘴脸,他早领教够了。
    “……暂时还不用。”荣奕的声音干涩,有些尴尬,“我接了些网上的翻译工作,收入还算能应付。”
    这是他依靠着过去优渥教育留下的语言技能换取微薄的酬劳唯一办法,他不想过多解释,也不想接受背后隐含的同情。
    齐杨看起来没察觉到他情绪的细微变化,或者说他察觉到了但体贴地没有追问,只是随意地“哦”了一声。
    “翻译?厉害啊!”齐杨的语气轻松,随即又笑了,“行,有本事的人饿不着,不过有需要随时吭声,别跟我客气,我在这片儿熟人多。”
    他的善意毫无负担,纯粹而直接,让荣奕紧绷的心弦微微松动了一些,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地方,这份不带任何目的性的关心对他来说显得格外珍贵。
    小电车很快在超市门口停下,齐杨稳稳地把车停在路边,摘下头盔甩了甩头发:“到了,你慢慢买,我那边看完房就回来,要是东西多,待会还能捎你回去。”
    “谢谢,不用麻烦了。”荣奕连忙道谢。
    “嗨,小事。”齐杨挥挥手,正要拧动电门离开,就看到一个拉着小车的中年阿姨笑着朝他们走来。
    “小杨,又带人看房子去啊?”阿姨嗓门挺大,笑容亲切,视线随即好奇地落在荣奕身上,“哟,这是?”
    “张姨!”齐杨笑着打招呼,指了指荣奕,“这是我新租客,姓荣,荣奕。”
    张姨的眼神是善意的:“哦,新来的小伙子啊?你好你好!”
    她热情地打着招呼。
    荣奕有些不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带着邻里间热络的关注,略显局促地点点头:“张姨好。”
    齐杨又转头对荣奕说,“荣先生,这是我家楼下开花店的张姨,人可好了,你要买菜的话,跟着张姨准没错,她可是菜场活地图,能帮你挑到最新鲜最划算的。是吧张姨?”他朝张姨挤挤眼。
    张姨被逗笑了,嗔怪道:“就你嘴贫!行啦,小伙子,你要买菜是吧?正好我也要去,一起吧。”
    “对对对,跟着张姨走,错不了。”齐杨说完,朝两人挥挥手,一拧电门,电动车灵活地汇入了车流。
    留下荣奕和张姨站在超市门口。
    “走吧,小伙子。”张姨拉起自己的买菜车,自然地招呼道。
    超市里人声嘈杂,王姨显然对这里熟门熟路,一边麻利地给自己挑选着蔬菜水果,一边不忘指点荣奕。
    “这青菜叶子要挑翠绿的,杆子挺实的,蔫巴的就别要了……”
    “排骨啊,得看颜色新鲜,闻着没异味,让师傅给你剁小块点,炖汤好熟……”
    “这鱼是早上刚到的,新鲜,你要买就这条,眼睛还亮着呢……”
    她絮絮叨叨,像对待自家子侄。
    荣奕跟在她身后,笨拙地学着挑选,听着那些充满生活智慧的经验之谈,感觉既新奇又有些无措。
    “小荣啊,你多大了?”王姨一边挑着西红柿,一边随口问道。
    “二十八了。”荣奕低声回答。
    “跟小杨一般大啊。”张姨有些惊讶,随即打开了话匣子,“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想法就是跟我们不一样。小杨也是,以前在什么大城市的大公司上班,多体面啊,结果说不干就不干了,跑回来。问他为啥,就说累了,想回来过点清闲日子。现在呢?就靠着家里那些老房子收收租,整天骑着个小电驴东跑西颠的,没个正形儿,女朋友也不找,可把他爸妈愁坏了……”
    荣奕安静地听着,只是微微笑了笑,没有插话。
    齐杨的选择在他此刻听来,竟带着难以言喻的洒脱和勇气,逃离……原来并非只有他一个人在做这样的选择。
    只不过他是被动地被命运摔下,而齐杨则是主动选择了降落。
    买完东西,谢别了热心的张姨,荣奕拎着沉甸甸的购物袋,独自走回那间小小的出租屋。
    母亲依旧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失焦地望着不知名的远方。
    荣奕看着塑料袋里的食材,又看了看那个简陋的灶台,一阵无力感再次袭来,以前家里有专门的厨师,他连厨房都很少进,现在连给自己和母亲做一顿像样的饭都成了难题。
    最终,他只是默默地烧了一锅水,下了一把面条,磕了个鸡蛋进去,又丢了几片青菜叶。
    看着锅里清汤寡水的青菜鸡蛋面,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这就是他的新生活。
    ——————
    海城格外眷恋雨水,天气预报也向来不准,前一刻还阳光普照,下一刻乌云就毫无征兆地压了下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窗玻璃上,模糊了外面灰蒙蒙的世界。
    荣奕刚从疗养院回来,把滴着水的伞放在门前。
    母亲今天的状况还算稳定,只是依旧认不出他,安静地坐在窗边看雨,护工说她今天多吃了几口饭。
    雨声敲打着窗棂,房间里光线昏暗。
    荣奕草草解决了午饭,坐在那张旧书桌前打开了他的电脑,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待翻译的文稿,荣奕全神贯注,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规律的声响。
    转眼间从凛冽的一月到了潮湿闷热的六月,荣奕在这座小城已经度过了小半年。
    日子像被按下了某种重复键,疗养院的费用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月初都准时带来沉重的压力。母亲的情况依旧没有明显好转,精神时好时坏,多数时候认不出他,只是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荣奕已经学会了从绝望中寻找微小的慰藉,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至少母亲还活着,身体没有大的病痛,这对他而言已是上天的恩赐。
    有时深夜独坐,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荣奕会陷入一种巨大的虚无感,他不是没想过去调查以前的事,可查清了又能怎样,父亲不会复活,母亲不会清醒,梁安年加诸在他身上的痛苦不会减轻分毫。
    过去的深渊早已将他吞噬,再多的探寻似乎也只是徒劳地搅动浑浊的泥沼,倒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生存下去,照顾好母亲。
    窗外雨势渐小,天空却依旧阴沉,雨滴顺着窗玻璃蜿蜒滑落,像一道道无声的泪痕。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酸涩的眼睛,电脑旁还摞着几本初中英语练习册和语法书。
    这源于几个月前齐扬无心插柳的宣传。
    一次闲聊中,齐扬跟楼下花店的张姨还有其他几个阿姨聊天,提到他的租客荣先生是做翻译的,学问好着呢。
    这话立刻在阿姨圈里激起涟漪,家里有半大孩子正为英语成绩头疼的家长们,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小杨啊,你问问他能不能抽空给我家那皮猴子补补英语?价钱好说!”
    “对对对,我家孙女也是,英语总拖后腿,急死人了!”
    齐扬带着笑意把阿姨们的委托原原本本转达给了荣奕,末了还加一句:“她们是真着急,也是真觉得你行,你要觉得能行,也算帮个忙,顺便补贴点家用。”他话说得直白,眼神里却是坦荡的关心,没有半分施舍的意味。
    荣奕看着齐扬的脸,心里明白这是对方在用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帮助自己,他有些赧然,但想到账户里捉襟见肘的数字,想到下个月的疗养院账单,拒绝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
    荣奕点了点头:“好,我试试。”

    作者闲话:

    海城回忆部分大概会写三到四章,不会太多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