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铃响三更,佛不说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83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晨雾笼罩着澜沧江畔的营地,林知坐在一块青石上,指尖反复摩挲那枚从江滩布片上拆下的银铃。铃身小巧,表面刻着细密的梵文,轻轻晃动,发出的声音却不似普通法器那般清脆,反而带着一丝低沉的共鸣,像是在诉说着尘封的秘密。
    “苏府的老管家曾说过,清婉出生的那一夜,慈恩寺的古钟无风自鸣三声,老方丈还叹着”此女带煞,克亲妨族”。”林知的声音在寂静的晨雾中响起,带着几分凝重,“以前我以为是巧合,现在看来,这根本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从清婉出生起,”灾星”的标签就被牢牢贴在她身上,而这枚银铃,就是这场阴谋的见证。”
    阿婻凑上前,接过银铃,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铃音。片刻后,她睁开眼,脸色带着几分严肃:“林姐姐,这不是普通的寺庙法器,是我们山里人用来祭奠枉死者的”招魂引”。这种铃铛的铜芯里掺了死者的骨灰,铃声能引来亡魂,只有在超度横死之人时才会使用。”
    “招魂引……”林知心头一震,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中浮现,“难道所谓的”灾星”命格,根本不是天意,而是某种仪式性的献祭标签?他们把清婉塑造成”灾星”,就是为了掩盖用活人献祭的真相?”
    就在这时,一旁的苏清婉突然捂住头,脸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碎片突然在她脑海中炸开——那年她才五岁,母亲带着她去慈恩寺祈福。在大雄宝殿的偏殿,一位蒙面尼姑悄悄塞给她一枚与手中一模一样的银铃,贴着她的耳朵低语:“记住,你是钥匙,只有你能打开真相的门。”没过多久,母亲就突发暴病身亡,族中的长老便以“冲撞神明、克死生母”为由,断定她是“灾星”,将她软禁在府中,不许她与外人接触。
    “我一直以为那些话是胡言乱语,直到现在才明白……”苏清婉缓过神,声音带着颤抖,“他们选我,不是因为我倒霉,是因为我知道些什么,或者说,我本身就是开启某个秘密的”信物”。母亲的死,族中的孤立,都是为了让我相信自己是”灾星”,让我永远不敢去探寻真相。”
    林知握住苏清婉的手,眼神坚定:“现在我们知道了真相,就不会再被他们操控。血经地图、银铃、还有镇北营的军饷案,所有的线索都指向慈恩寺,我们必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
    她召集众人,将血经地图平铺在一块布上,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我怀疑,血经上的预言根本不是预言,而是加密的档案。这些银铃或许就是解密的钥匙。”林知说着,将银铃放入一个盛水的铜盆中,轻轻敲击铃身。随着铃声响起,水面泛起一圈圈波纹,奇妙的是,这些波纹的形状,竟与地图上某一段曲线完全吻合!
    她又连续敲击三次银铃,每次的间隔、力度都与前一次相同。水面上的波纹层层叠加,形成一组特定的共振频率。林知眼前一亮,猛然醒悟:“这些”预言诗”其实是声纹密码,需要特定的音律才能激活隐藏在地图上的信息!阿婻,你会唱你们山里的招魂调吗?配合银铃的声音,或许能让隐藏的字显形。”
    阿婻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唱起了山地的招魂调。歌声苍凉而悠远,配合着银铃的共振,仿佛能穿透时空的阻隔。奇迹发生了——随着歌声与铃声的交织,血经地图的背面,渐渐显现出一行用隐形朱砂写的字:“雾隐渡底,骨舟载钥。”
    “骨舟……载钥……”贾五郎一直沉默地站在一旁,此刻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我知道那艘船。十年前,我爹就是驾着”漕安一号”,运送最后一批军粮去镇北营,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朝廷说船在途中遭遇风暴沉没,可我一直不信——我爹是老水手,在澜沧江上走了几十年,不可能连风暴都躲不过。”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段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辛:“去年我奉命巡查雾隐渡的船坞,在一艘废弃货舱的底部,摸到了一块刻有”苏”字的压舱石。那是苏侍郎任户部侍郎时,监造官船的专用标记。我当时就怀疑,”漕安一号”根本没有沉没,而是被兵部的水师劫持,拖到了澜沧江支流的隐秘船坞里。我一直不敢声张,怕牵连家人,可现在……”
    林知紧紧盯着贾五郎的眼睛:“你现在不怕了?”
    贾五郎苦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已经没了退路。我爹的冤屈,镇北营三千将士的冤屈,不能就这么被永远掩盖。就算是死,我也要亲眼看看,那艘船里到底藏着什么。”
    众人决定当夜就去探查隐秘船坞。临行前,营地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霍九枭提着一把青铜短刃,缓缓走了进来。他将短刃递给林知,声音带着沙哑的低笑:“你们要去的地方,藏着活人守不了的秘密,用这把刀,或许能帮你们劈开真相的门。”
    “你不阻止我们?”林知惊讶地问道。
    霍九枭靠在一棵树上,脸上的刀疤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十年前,他们欠我的是军饷,是兄弟们的命;现在,他们欠天下人的是公道。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替死人发军饷,敢用三千将士的尸骨做筹码。”
    众人乘着临时搭建的浮筏,顺着澜沧江的支流往下游而去。夜色深沉,江面上弥漫着浓雾,能见度不足三尺。阿婻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指引着浮筏穿过错综复杂的芦苇丛,最终停在一片被浓雾笼罩的河湾。
    拨开芦苇丛,一艘半沉在淤泥中的巨船赫然出现在眼前。船体锈迹斑斑,显然已经在这里沉寂了许多年,船头的牌匾虽然腐朽,却仍能依稀辨认出“漕安一号”四个大字。
    苏清婉率先踏上甲板,脚下的木板发出“咯吱”的空响,显然甲板下方是空的。她蹲下身,用手指敲击甲板,根据声音判断:“下面有一间密舱,面积不小,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
    林知取出霍九枭送来的青铜短刃,沿着甲板的缝隙插入,用力撬动。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甲板被撬开一个大洞,一股腐朽的气息从洞中扑面而来,令人作呕。
    她点燃一支火把,往密舱内照去——密舱内部整齐地码放着数十个陶罐,每个陶罐的罐口都用蜡密封着,罐身上还贴着泛黄的名签。林知颤抖着走上前,打开离她最近的一个陶罐。罐口的封蜡被敲碎后,倒出来的不是粮食,也不是货物,而是一堆枯黄的指骨!指骨旁边,还放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一行字:“乾元三年冬,镇北营左哨,全员殉国。”
    “全员殉国……”孙瘸子看到纸条,突然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我的兄弟们,你们果然在这里!你们不是逃兵,不是叛徒,你们是为国捐躯的英雄啊!”
    林知的目光扫过密舱的角落,那里,一本皮质封面的账册静静地躺在地上,仿佛在等待着被人发现。她走上前,捡起账册,轻轻拂去封面的灰尘——四个工整的小字映入眼帘:《饷银实录》。
    “这就是证据……”林知的声音带着激动,“这就是证明镇北营将士清白,证明周崇安等人贪腐军饷、伪造阵亡名单的铁证!有了这本账册,我们就能为所有被冤死的人讨回公道!”
    苏清婉走到林知身边,看着密舱内的陶罐与账册,眼中闪烁着泪光:“母亲,父亲,青芜,胡大夫……还有镇北营的将士们,你们看到了吗?真相终于要大白了,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很快就要付出代价了。”
    浓雾渐渐散去,月光透过密舱的洞口洒进来,照亮了满地的证据,也照亮了众人眼中的希望。林知紧紧握住手中的《饷银实录》,心中明白,她们离最终的胜利越来越近了。接下来,她们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证据,返回京城,让所有的阴谋、所有的罪恶,都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正义的审判。
    而此时的京城,周崇安正坐在大理寺的书房内,看着手中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