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麒麟衔剑,谁在写史?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8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禅房烛火摇曳,林知将经卷残片平铺在案上,指尖反复摩挲着边角那枚模糊的麒麟衔剑印。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昔日在大理寺翻阅卷宗时的画面——那些标着“御批直录档”的公文,封皮上的印记与残片上的图案分毫不差,连麒麟眼眸的弧度、剑穗的纹路都完全一致。
“是”御批直录档”的专属标记。”林知猛地睁眼,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震惊,“这种档案仅限皇帝与大理寺卿两人调阅,连副使都无权触碰。有人不仅篡改了苏伯父案的刑案记录,还把伪造的材料混入慈恩寺的经藏——他们要让”天意示警”与”官方档案”相互印证,彻底坐实苏家”逆天乱政”的罪名!”
苏清婉凑到案前,指尖抚过残片上的字迹,浑身突然发颤。她盯着“庚戌年四月初八”这行字,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年她才十二岁,深夜路过父亲书房,听见里面传来压抑的低语:“太子坠马绝非意外,是周崇安买通御马监动了缰绳……可皇上宁信天命,不信证据,这天下,怕是要被奸臣搅乱了!”
泪水顺着苏清婉的脸颊滑落,她紧紧握住林知的手,掌心冰凉却力道十足:“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案子从来不是简单的冤狱,我们查的也不是一个人的清白,是一段被刻意抹去的真相!周崇安要掩盖的,是他谋杀太子的罪行;而那些帮他篡改档案的人,是要借苏家的血,堵住所有质疑者的嘴!”
林知拍了拍她的手背,目光重新落回残片上:“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法灯。他既然能留下铜铃和密文,就一定知道更多内幕。今夜子时三刻,我们按妙音说的信号,试试能不能联系上他。”
夜色渐深,禅房外静得只剩下风声。林知握着那枚铜铃,按照妙音描述的节奏,轻轻敲了七下——“叮、叮、叮、叮、叮、叮、叮”,清脆的铃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没过多久,门外传来熟悉的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法灯和尚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手中还捧着一本残破的《华严疏钞》。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经书递给林知,转身便要离开。林知连忙叫住他:“大师,您既然肯传递线索,为何不肯明说?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阴谋?”
法灯的脚步顿了顿,沙哑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姑娘,有些真相太过沉重,知道得越多,危险就越大。老衲能做的,只有把该给的线索给你,剩下的,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说完,他便拄着拐杖,消失在夜色中。
林知迅速翻开《华严疏钞》,在书页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黄绢。绢上用梵契密文写着一段话,她对照着铜铃**的符号,逐字破译:“前朝玉牒藏雪峰,今岁白露启钥人。麒麟非护君,乃噬主。”
“”雪峰”是北境的雪谷!”苏清婉突然开口,“我父亲曾说过,那里是前朝的隐秘之地,传说藏着皇室的玉牒和宝藏。”启钥人”应该就是能打开雪谷秘境的人,而”麒麟噬主”……”她的声音顿了顿,眼神变得凝重,“是说大理寺的密档,早已被人用来反噬皇权。”
林知的眉头皱得更紧:“空明打着”复国”的旗号,实则是想借雪谷里的力量掀起战火;周崇安勾结边将,显然也盯上了那里的资源。可最危险的不是他们,是大理寺内部的共谋者——若没有内部的人配合,绝不可能将”御批直录档”的内容植入寺庙的经书中。”
“萧决……真的干净吗?”苏清婉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她想起萧决之前的种种试探,想起他递来的那瓶含有致幻成分的安神丸,心中充满了疑惑。
林知没有立刻回答,她知道,现在任何猜测都无济于事,只有找到更多证据,才能揭开真相。
当夜,暴雨倾盆,豆大的雨点砸在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禅房的窗户突然被风吹开,一道黑影闪了进来。林知和苏清婉同时警惕地看向来人,却发现是慧觉。
与上次不同,慧觉这次没有带武器,手中只捧着一只精致的漆盒。他将盒子放在桌上,声音沙哑:“师父说你是灾星,可我看你眼中无煞,只有冤。”
苏清婉打开漆盒,里面放着一支断裂的玉簪——那是她当年投湖前佩戴的,落水后便遗失了,没想到竟在慧觉手中。
“我幼时也是官宦子弟,父亲因弹劾周崇安的党羽,被诬陷谋反,全家都死在了诏狱里。”慧觉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是空明救了我,把我带到慈恩寺,教我武功,教我识字。可他从来不让我有自己的想法,只把我当成执行任务的影子。我看着你追查真相,就像看到了当年的父亲,我不想再帮着坏人掩盖罪行。”
他从袖中取出一把钥匙,放在桌上:“地窖第三格有暗格,里面有你要的答案。你们……好自为之。”说完,慧觉便转身冲进雨幕,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林知和苏清婉对视一眼,立刻拿着钥匙往地窖赶去。地窖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她们按照慧觉的提示,找到第三格储物架,用钥匙打开了隐藏在木板后的暗格。暗格里放着一卷密封的竹简,外面用黑色的丝绦紧紧缠绕着。
林知小心翼翼地解开丝绦,展开竹简的瞬间,一道金光闪过——简首赫然烙着一枚麒麟衔剑印,与经卷残片上的印记一模一样!她逐字阅读竹简上的内容,当看到开篇第一句时,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永昌三年,帝崩于甘露殿,非疾,乃鸩。”
“永昌三年……那是三十年前,大周先帝驾崩的年份!”苏清婉的声音带着颤抖,“他们说先帝是因病去世,可这竹简上写的是……是被人毒杀的!我们手里的,竟是一份记载帝王谋杀案的禁史抄本!”
林知握紧竹简,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先帝遇刺、太子坠马、苏家蒙冤、血经谜案……这一切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此刻都串联在了一起,背后隐藏着一个足以颠覆整个大周的惊天阴谋。
就在这时,地窖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呐喊声。林知和苏清婉连忙跑到地窖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看——寺外的山道上,一队披甲禁军正冒雨逼近,领头之人披着一件玄色斗篷,腰间佩刀的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一个“萧”字。
“是萧决!”苏清婉的心跳骤然加速,“他怎么会带禁军来这里?是来抓我们的,还是来抢竹简的?”
林知将竹简紧紧抱在怀中,眼神坚定:“不管他是来做什么的,我们都不能让这份禁史落入他人手中。这不仅是为了苏伯父的清白,更是为了揭开三十年前的真相,还天下一个公道。”
暴雨还在继续,禁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林知和苏清婉躲在地窖里,听着外面的动静,心中明白,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