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大学演讲(2)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29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在大学里,很多事情是一生当中无法复制的。我们知道,诗和远方永远是人心里的净土,不过,当我们把诗与远方当作生活的调味品时,它们能够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愉悦与启发;但当我们把它们当作生活的全部时,便容易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首先从我们自身讲起,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你们为什么要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个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但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许会有自己的答案,更多的是身不由己。记得我考大学的初衷,为了工作还是为了理想?最后填志愿的时候,我说服了自己,选择了天文专业。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对天上的星星感兴趣,每当抬头望向天空时,那些星星总是出现在我抬头望向夜空那个位置。选择专业,不能说谁世故谁高大上,这个没有道理。天文系是很牛气的一个专业,虽然在国内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天文学是一门理科学课,对数学和物理等科目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当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防七子之一,能在这里学习是值得骄傲的。我们的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永远都在激励着我们。
刚才向怀明说阿特拉斯彗星后天过境,由于工作原因,这些事情已经顾不过来了。我在你们这个年纪,也是一个青春狂热分子。记得在北大时,2010年6月6日夜晚,为了看火星、木星与天王星连成一线,我们五个大学同学一商量,跑到了距离北京280里外的北京天文台兴隆站。那时光学天文望远镜还很少,私人观测不是很容易。人生中的大学四年是青春的历程,是一场青春的修行。是任意挥洒的青春,不悔的青春。我从你们这个年纪过过,也知道你们需要什么;后天可以观测阿特拉斯彗星,我那里还有几架光学望远镜,如果不够,可以去借。现在夜间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了,为了不让大家冻着,准备几辆多座位旅行车供大家休息。免费提供热水、饮食等等,这是个临时决定,有想参加的,一会到向怀明那里报到登记,他负责这次观测行动的后勤工作。观测地点是在栖霞山、中山陵、还是在校区,待定。青春嘛,就应该有青春的样子,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向往。
回到正题。中国有一句很有名的古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句子是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但是这些年来,总感到这两句特别别扭,解释起来也是似像似不像。我来个抛砖引玉吧,中国的汉字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化。根据我们的语言习惯,天行健和地势坤应该是对仗句。对仗句是指两句在字数、结构、语法和意义上相互对应,形成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比如,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又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等。查了下资料,这个健,有两个读音。用电子笔写在会场液晶显示屏上。一个是jiàn,一个是qián。这个qián音,它的释义:1。使强健。2。某一方面表现得程度超出寻常。详细释义:见健驮罗,健驮罗是亚洲古国名。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今天的阿富汗喀布尔、坎大哈以东、巴基斯坦白沙瓦河谷,以及印度西北边省印度河东岸这一片地区,皆健驮罗故地。又译作健陀罗、犍驼逻、乾陀罗等。
健驮罗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古今音译用字不同,流通时未做甄别,加上译字人所处的年代以及地域,或者音译也没有固定的汉字对应等等。确切起来,天行健就是天行乾。在马王堆帛书《周易》中(乾)都写作(键),后来乾卦直接取刚健之义,反而掩盖了(健)本是卦名这一事实。地势坤就是地执坤。势是执。势(勢)这个字产生较晚,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在汉代以前典籍中,势字一般写作埶,如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中,有这样的话:埶大象,天下往。(今(勢)简化为势,(埶)简化为执。所以句子是:天行乾,君子以自强不息;地执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若重新解释,就不会蹩脚了,语境又会有一番新意;希望有此意愿的文字人,重新构思,以期还原千古名句的真实样貌。
我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时光,都是在北大度过的,天文系是研究辽阔空间中的各种天体的学科。它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这些天体的存在、位置、结构、运动及演化规律,扩展人类对宇宙物质世界的认识。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观测,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等。说实话,这是苦逼的一条路,爱好是基础,坚持才是答案。所以,所有牛气的后面,都是苦逼堆积的高墙,所有苦逼的后面,都是傻逼一样的坚持。我们知道,文科生可以用文字去构想未来的生活空间,去描绘文字里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而像我这样的理科生,就得利用阿拉伯数字从0到9去敲击键盘,有时白天和黑夜完全是颠倒的。要按牛顿三大定律、爱因斯坦方程式、物理定义概念等等,去演算、去推理、去写结果。在大学时,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很少,即使这样,我的枕头下常有一本书,就是《道德经》。从某种角度来说,《道德经》太老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道德经》可以撩开你的人生。其价值和意义是多维度的。
读老子《道德经》时间长了,知道了历史上《道德经》的版本,加起来有几百种之多,其中文字,与1972年出土的帛书《老子》多有不同,因此严重影响到后人的解读。市面上的《道德经》版本众多,我们当然是想读一个最贴合原著、最贴合老子本意的版本,有三个版本都是很不错的。第一个就是王弼注解的一本《道德经》,叫王弼版也叫通行版,这一版是流行比较广泛的一个版本;第二个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本,也叫帛书本;第三个是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出土的,老子甲乙丙三组竹简本,也叫竹简本。这三个版本都是非常贴近原著的,我们穿插着来使用。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并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书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强调了人应当遵循自然法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面临着压力和焦虑,老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安宁。
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那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王弼通行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帛书版更接近老子愿意。如果道是可以说的清楚的话,就不是永恒的道了。道是这个意思,道是说不清道不白的,这个道只能是自己感悟的体会。道,是超越物质的存在,无形无象,难以捉摸。却又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支配着万物的生成、运行和变化。故而又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一则是宇宙间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或能量状态。它是从道中第一个被分化出来的有形之物,包含了生成和变化的初步规律。一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就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基础。阴阳的分化标志着宇宙从混沌走向有序,从无形走向有形,二生三是指阴阳这两种基本力量,进一步衍生出了第三种状态,即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三生万物则强调万物皆源于同一个根源,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是道的化身和体现,都遵循道的规律而运行。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所有的有形多来源于无形,道是不是无形的?运化天地,一切从道中来,不要小看这些,看上去好像是一个虚无的,在未来你只追求看似很实的东西;而做不到虚实结合,你会越来越困惑,所以大家要了解这个世界,真正最高维的是无形影响有形。人类生存发展,需要解决许多问题,文化就诞生在人类解决生存发展问题的过程中。这就是文化产生的源头。远古伏羲观天地山水变化之相,画八卦试图揭示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到了春秋时代,老子用道来解释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以及万物变化的规律。道,其实就是一,是太极。太极大家也都知道,是孔子在《易传▪系辞上》中提出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大阵势,我以为一二百人就可以达到一个峰值,陆陆续续又来不少人,礼堂的过道都挤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