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刻骨铭心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87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初夏的午后,阳光温暖而明媚,微风带来淡淡的草木香气,这个时辰正是各宫主子小憩的时候,没有人胡乱走动,御道上空荡荡的,万籁俱寂。
宫长玥一手负后,一手袖于身前,不急不徐的踩过青石路面。
身姿挺拔,眉目疏朗,温雅从容。
对男子来说,二十一岁正是最好的年华,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同时,也开始展现出成熟和稳重的一面,宫长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既拥有高贵的身份、显赫的地位,又积累了足够的人生阅历。
这样的人即便身处拥挤的人潮,也会被人一眼捕捉,他的存在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一样,光芒万丈。
宫长玥的相貌无疑是极为出色的,高鼻笑唇,俊眉修目,轮廓分明,最独特的是他的气质,清冷却不孤高,矜贵却不倨傲,整个人似是笼着淡淡的月华,清淡沉静。
幽深的宫门近在眼前,清风徐来,撩起两鬓的发丝,吹散了身上的暖意,宫长玥停下脚步,抬眸望向湛蓝的天空,凤眸微眯,眸底蕴着淡淡的哀伤。
碧空如洗,流云如絮。
宫长玥的思绪随着天上的浮云飘回了八年前,灵墟城之乱的前夕,那个月圆之夜。
那一夜他遭遇截杀,生死一线,绝望之际是一个小姑娘从天而降,救他于危难之中,也是那一夜,小姑娘望着天上的圆月,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明月。
宫长玥欠了明月一条命,如果她愿意,他可以给她世间最好的一切,可是,看着如今的萧玉涵,宫长玥却生不出半分怜惜之意。
萧玉涵当真是那个曾经救过他的小姑娘吗?每次见到萧玉涵,宫长玥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他有种直觉,萧玉涵不是明月,可萧玉涵身上的锁心玉又是怎么回事。
锁心玉是他留给明月的信物,也是娘亲留给他的遗物,世间只此一枚,这世上除了兄长和他便只有明月知晓锁心玉的具体模样,连妹妹长音都不知道。
要么萧玉涵手中的锁心玉是假的,世间能工巧匠不少,想要仿制一枚玉佩不算难事,要么锁心玉是真的,明月只是一个小姑娘,护住一件颇为贵重的东西并不容易。
那么,如果萧玉涵不是明月,真正的明月去哪里了?
一直以来,宫长玥都不愿意去面对这个问题,加之边关战事紧张,**乏术,宫长玥便从未深究过萧玉涵过往十年的经历,如今是时候去查清楚了。
没有人可以借着明月的身份为所欲为。
过去的八年岁月里,宫长玥不知多少次想象过长大后的明月会是什么模样,是否如会初见时那般澄澈明朗,是否长成了一个活泼好看的姑娘。
若她没有婚约,他可以求娶她,就像父皇当年求娶母后那样,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保护她,照顾她,让她无忧无虑的过完一生。
止住乱七八糟的想法,宫长玥苦笑,对一个只见过的一面的小姑娘生出这么龌龊的心思,真卑劣啊。
宫长玥不喜欢幻想,然而幻想似乎是每个文人墨客必备的特质,在成为将领之前,宫长玥是个如假包换的文人。
打幼时起他的喜好便十分鲜明,喜静,喜欢一个人读书写字,也喜欢跟娘亲学习弹琴作画、煮茶养花。
那时候,只要爹娘在家,他便会给他们煮茶背书,爹会将他举在肩头,让他看更广阔的天地,娘则会摸着他的头夸他聪明。
除了被大哥拉着隔三岔五的闯祸,宫长玥少时几乎从未遇见过不顺心的事,他们一家人在一起,融洽和睦,平淡温馨。
宫长玥一度以为,这样的日子他会过一辈子。可惜世事总是不尽如人意,曾经的一切都在八年前化为泡影,随风消散了,包括明月。
宫长玥是个恋旧的人,更是个长情的人,虽然他和明月只相处了短短几个时辰,却将小姑娘的模样牢牢刻在了心头,随着时间流逝,明月的音容笑貌不仅没有模糊,反而越发深刻。
时至今日,明月这个名字早已深入宫长玥的骨髓,透彻灵魂。
明月是宫长玥黑暗岁月中的天光,每次想到小姑娘稚嫩却认真的如同大人模样的小脸,宫长玥便觉得浑身充满力量,每每想到他的身后有兄长、小妹还有明月,战场上的日子似乎都变得鲜活起来,没有那么难熬了。
是明月让宫长玥相信这世间还有不受尘世沾染的净土,萧玉涵那般性情之人,怎么可能是当初那个皎皎如朗月的小姑娘。
宫长玥不明白萧玉涵为什么要舍弃明月这个名字,即便她不是真正的明月,用这个名字也能更好的达成目的,毕竟“明月”才是撬开宫长玥心门的唯一钥匙。
莫非她根本不知道明月这个名字的存在?若真是如此,那一切都说的通了。
难怪当初在边关“重逢”时,萧玉涵听到他唤她明月时是那般神情,先是疑惑,再是思索,最后顺势应下,同时避开了他的视线。
倘若萧玉涵手中的锁心玉是真的,而萧玉涵也当真是个替代者,那真正的明月……,宫长玥一直拒绝去思考这个问题,如今不得不面对了。
替代意味着被替代者极有可能已经死亡!
揉了揉眉心,宫长玥努力将脑海中的恐惧抛开,不论真相如何,既然萧玉涵选择了萧家大小姐这个身份和其所代表的一切,那明月便永远不可能是她。
宫长玥倒不是非要维护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字,而是想维护那个救他于危难之中的小姑娘,维护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查萧玉涵简单,顺着她伪造的来历去查便是,可要查明月,便要先查八年前轰动整个昆吾大陆的一件事,灵墟城城主府顾氏一族的灭族之祸。
灵虚城之乱是许多事情的转折点,也是宫长玥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宫长玥刚满十三岁,年少青涩,尚不知愁。
自打十一岁起,宫长玥就被父皇扔到萧老将军身边学习兵法武略,日日都要和萧如风一起被萧老将军追着揍。
明知他胸无大志,却依然把他送到萧老将军身边,父皇的意思宫长玥明白,兄长比他更适合当一个帝王,所以他必须成为一个将军,成为兄长的左膀右臂。
宫长玥对父皇一向敬重,也希望父皇能早日实现他的抱负,所以对父皇的安排虽不是全然愿意,却也没有反抗。
只可惜,世事无常,厄运总是降临的猝不及防。
灵墟城之乱的前两日,宫长玥收到了一封飞鸽急信,那封信改变了他的一生,也让他遇见了明月。
彼时宫长玥和萧如风被萧老将军带去了边关,正在苦哈哈的体验军中生活。
大哥传信给他的时候,正值日落西山,夕阳洒在边关的焦土上,格外灿烂,可信中的内容却击碎了一切美好,明明是最熟悉的文字,那一刻却好像变成了不认识的模样,扭曲而陌生。
等终于将信上的内容读完,宫长玥险些站立不稳,多亏萧如风及时扶住了他,才没软倒在地。
兄长在信中告诉他,宫中出了叛徒,父皇身中剧毒,无药可解,让他速速回去见最后一面。
忽闻噩耗,宫长玥心急如焚,因着大哥的叮嘱没有声张,只知会了萧家父子,便带着二十几个亲卫连夜从边关出发,赶回朔阳。
为了缩短行程,宫长玥铤而走险,没有走更稳妥的路,而是选择了穿越三不管的灵墟城,便是这一抉择,宫长玥经历了人生的第一道大劫。
队伍在途经灵墟城外的山林时遇到了截杀,夜以继日的策马疾驰让宫长玥和随行亲卫疲惫不堪,力有不逮,再加上追杀之人源源不绝,人多势众,宫长玥一行人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亲眼看着亲卫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替自己阻挡杀手的脚步,宫长玥整个人都是懵的,那是他第一次直面真正的鲜血和死亡,在此之前父皇将他们兄妹三人保护的很好,待从浑噩中回过神,紧随而来的是后知后觉的恐惧、自责、难过、以及心如刀绞。
亲卫尽数被杀,宫长玥稀里糊涂的钻进了林子里,无头苍蝇一样乱窜,身后是源源不绝的追兵。
十三岁的宫长玥害怕极了,怕自己死在荒郊野岭,再也无法与家人团聚。
带着所有亲卫的性命和寄托,宫长玥疯了一样向前冲着,所思所想只有活下去,活下去才能见到父皇,活下去才能为死去的兄弟报仇雪恨。
就这样,宫长玥在山林中奔逃了一整天,整个人如同从泥潭里捞出来一样,狼狈不堪。
祸不单行,慌不择路间宫长玥一脚踩空,跌进了一处温暖湿润的蛇窟。
或许知道害怕无用,十三岁的少年人明明浑身颤抖,心底却并没有多少恐惧,颤抖也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恨。
恨自己的无能,也恨敌人的残忍,是他的错误抉择害死了护卫他的二十几个亲卫。
跌下蛇窟后,宫长玥意外的冷静,确定了所处环境后,宫长玥将身上带的驱虫药粉胡乱的洒在周遭,便拔出随身短剑砍杀起了不断向他包涌过来的蛇潮,很快浑身上下便沾满了蛇血,腥臭黏腻,令人作呕。
见此情形,追杀他的人停下了脚步,不再玩猫捉老鼠的戏码,而是聚集在了蛇窟边缘,一边俯视他,一边嘲笑他的不自量力,笑声是那么肆无忌惮、张狂无忌。
不仅那些杀手,便是宫长玥自己也以为那时的他必死无疑,可是他不甘心,抱着撞见奇迹的念想,宫长玥一边杀蛇一边不停的呼救,喊到最后,嗓子干涩嘶哑,几乎发不出半点声音。
彼时的宫长玥内力远不及现在深厚,又是孤身一人,自然不可能避开所有毒蛇,杀蛇的过程中被咬了好几口。
身体开始摇晃,宫长玥知道自己即将死亡,好像并没有特别痛苦,只是脑袋有些发晕而已,与此同时,头顶的笑声愈发放肆张扬。
等他头晕目眩再也站不稳的时候,张狂的笑声却离他越来越远。
起初,宫长玥以为是他神志不清,产生了幻觉,后来才想明白,那些杀手只是提前给他判了死刑,连一发箭羽都懒得浪费罢了,欣赏了一会儿他的狼狈凄惨一会儿便离开了。
毕竟,一个在深山老林的蛇窟里身中蛇毒还被蛇群包围的人,怎么可能活着离开。
时至今日,宫长玥仍然清晰的记得,那些杀手相约去作乐的青楼叫什么名字。
蛇爬过身体的时候,冰凉粘腻,令人战栗,等死的那片刻,是宫长越终其一生也无法忘却的刻骨铭心。
恍惚间过了许久,又仿佛只是一瞬间,宫长玥的意识越来越沉,视野里一片血红,光影重重。
以剑撑地,宫长玥单膝跪在地上,大口的喘息着,他知道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了,纵有万般不甘,此时此刻,也已穷途末路。
就在宫长玥静静等待死亡之际,一曲仿佛来自天外的神妙旋律响彻山林,驱散了所有阴霾。
乐曲似乎蕴藏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听到乐曲的一刹那,蛇群的行动骤然一滞,紧接着仿佛受到了指令一般,如潮水般退去,几息之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宫长玥呆立在原地不敢挪动,待蛇群全部退去之后,紧绷的神经才松弛下来,短剑自手中滑落,宫长玥身体一晃,再也支撑不住,重重的砸在了坚硬冰冷的地面上,彻底失去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