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十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0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正月中旬,正值佛教大典,明夕寺游人络绎似锦。
礼佛上香之后,游人纷纷赏灯祈福、换上节日盛装,相约后山阔论佛经。虽正值隆冬时节,但却同往年一样丝毫没有影响到游人的兴致,大地顿时色彩斑斓。
明夕寺位于明夕山顶。周围近百年的巍巍古木掩藏了闻名天下的佛寺,其间清谷幽泉,鸟鸣水涧,倒也不乏另一番景致,这也是衣蠡柳喜欢此处的原因之一。站立于山巅向下俯视,无数的善男信女纷纷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叩拜而行。
衣蠡柳一身白衣,手揽素琴,施施然踏入大雄宝殿。与众人一样,静静地端坐在大殿中蒲团之上。
缓缓抬起头颅,仰视着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的金身佛像。
衣蠡柳静静端详,只觉其面容无色、只是端坐在高处。看破尘世的双眸俯视着众生,淡漠疏离的望着众生疾苦,却从不悲悯世人的无奈。
衣蠡柳默然:将世人喜怒哀伤尽归于眼底,却犹如过眼云烟一般的忘弃。独自一人,思量数千年。无法真正感受到的你,恐怕也是寂寞的吧……
大殿内的信徒皆静坐在殿前,双手合什,口中吟诵着佛经,手中的香火燃烧的明明暗暗。衣蠡柳收回目光,轻阖双眸,幻想着佛祖的容颜,悄悄地在心底诉说着心愿。
“老衲没有记错的话,公子一向心比天高,如今又怎会对着佛像祈祷。”寂泊大师来到他的身旁,屈身坐下。
无情公子纵横江湖,不信上天,只信自己,却又总会来佛寺借去佛经,一人默默诵读。但决不会向着佛祖祈愿。
今天,究竟是怎么了?
衣蠡柳缓缓睁开眼望着那高高在上的佛像,笑而不语。
——我来此,只是想向世人一样祈祷自己内心所想成真,以此来聊以慰藉罢了。
“公子若是无事,不妨同老衲一起走走。”他们二人相识已有些年头,两人之间虽算不上知己,却也是半个忘年之交。毕竟、能够与衣蠡柳成为知心的人寂泊还从未听说。
衣蠡柳起身离开了蒲团,尾随着寂泊绕过人群走出大雄宝殿。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只是那么一小会儿,天上便飘起了小雪。
“在如此盛典之时下起瑞雪、怕是要福降人间了!”来来往往的信徒大声呼唤着。兴奋、喜悦,不言而喻。
衣蠡柳仰首看着那与以往不一样的蓝天,眉目淡淡、浅笑着小声低喃:人生早已叹倦!
两人一路来到佛寺后山的小亭之中,和每一次一样,两人席地而坐。衣蠡柳抚琴、寂泊则在一旁闭目倾听丝竹之乐。
他知道他不通丝弦之理,却也十分乐意为他奏响指下弦音;他不懂音律,却也能从他的乐曲深处听出伤情悲凉之感,就算弹奏得再悠扬动听也掩抑不住。
寂泊睁开眼,默默的扫视着天地间地一切:还是一样的雪景,一样的凉亭,一样的两人。不一样的却是那人眉宇间更深的哀怨和不安的倔强。
心下一叹:时间如此流逝,却依旧不能埋葬你心中那段曾经的过往。
“这场景,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你我呢。”人们都说人老了就总爱回想过去。寂泊呵呵一笑:真是这样的呢。如今他也年近花甲了。
衣蠡柳闻言,抬头淡然一笑。依稀想起三年前的那时。
三年前,衣蠡柳刚刚出道,无论武功还是心智,都远远不及现在。当时,他被仇家追杀,身受重伤,性命垂危。
不知是不是上天已经知道他日后必定叱咤风云,忌惮他的惊世才华,在他重伤之际,又雪上加霜,让他身陷绝境。
明明只是秋末,天空却纷纷扬扬地下起大雪。雪下得真的很大、不一会儿,大雪便漫过了膝盖。衣蠡柳艰难的在雪地中缓慢潜行。身上的伤口还在不住的向外淌血,一场大雪让人间眨眼成为白茫茫的一片。刺眼的血红无疑使得他无法藏身,再加上天寒地冻,衣蠡柳很快就支撑不住倒在地上。
仰躺在雪地之中,眯起眼睛,盯着那晴朗的天空,深深叹息:看来、老天注定要灭我啊!
大雪过后,天地间总是安谧不已,纯洁的一切让人不忍心去打扰。只是一片苍茫之间,却有一片令人刻骨铭心的红镶嵌其中,刺伤了人的眼!
当温暖再次回归到衣蠡柳的身上时,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全身的疼痛更是让他无法挣扎着离开,耳边也只能够听到隐约的念经声。四周都是黑暗,无奈只好闭上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自己的衣衫正在被人解落。忽的睁开眼睛,却看到一个老和尚正在为自己前胸上的伤口上涂抹药酒。微微松了口气,还是躺着不动,任由他摆布。不知不觉那个老和尚帮他翻过身子,衣蠡柳猛然一惊,心中暗道糟糕,但是依旧安静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老和尚平淡的擦抹着药酒,似乎对自己那个“特殊”的印记并不意外。这无疑让他松了口气,暗自安慰:毕竟是出家人,四大皆空……
衣蠡柳偏侧着头收回思绪,看着凉亭外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不禁莞尔一笑:“当日大师救我一命,我也曾向您许诺要尽毕生精力为您实现一个心愿。”
“公子记得就好。”寂泊顿时喜笑颜开,抬手优雅的轻捋他那还没头发多的胡须。
看着他那得意洋洋的神情,衣蠡柳嘴角斜着撇了撇,感觉自己好像被算计了!
“大师,衣某说过只要在下力所能及,定为大师完成心愿。所以,您有话但说无妨。”
“切莫心急,且先听老衲说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