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三人行,低调的完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27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三人行,低调的完美
——记灵石乐队
文/唐少
记得那晚的月亮,亮而圆的,月光温和地铺满小红楼的外场。坐在小藤椅上,想着刚刚的对话,或短或长,或精或减,时有清风吹过,内场沉稳的钢琴声中漂着优雅的女声,Lily的双手在琴盘上跳舞,Sarah正低低婉转着歌喉,而Bernaid,此刻该又坐在吧台旁,灯光昏暗的一侧,静静地注视着她们俩。我知道,这一切,如此撩动听者心弦。
起初是在内场,《被遗忘的时光》,Sarah柔声唱来,音调低低徘徊,月光般洒满夜场的每个角落——我可以感觉到当时握着相机的手有些颤抖,甚至有闭上眼睛的想法,倘若时间可以定格,那么便要这一刻。
乘着中间休息的当儿,在外场小院落,我们几个坐了下来,围着一个小方桌。
此前我的印象一直是,做音乐的,大都天性敏感,桀骜不驯,且不易沟通。但灵石,他们,却极是谦逊温和,自始至终,我们谈话丝绸般光滑,这让我诧异并惊喜。
Bernaid,这个温和的男生,黑色单衣,白色休闲鞋裤,面上一直挂着笑容,很招牌,偶尔的闲散表情让人感觉亲切,而交流也很顺畅。他微笑说,“灵石”并没有多少深意,只是“一块”灵光闪耀的石头而已。他有意无意地强调了“一块”,似乎在告诉我,是的,这是一个集体,一个。
听Bernaid说,他们仨认识已有七八个年头了,然而真正组乐队,只是在三年前,大家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说到谁是乐队主唱时,Bernaid和Sarah互相谦虚地客气起来,Bernaid清爽地笑:“写Sarah吧,她唱的蛮好的,我们乐队的招牌——”松柏树下,月光轻抚中,看着他们之间互相的打趣说笑,感觉有童年味趣。
灵石组建三年间,风风雨雨他们携手度过,一路平稳走来。早些时候,灵石辗转于杭州、深圳、海南诸地,演出极是辛苦。听我用到“辛苦”这词,很少发言的Lily放下手中的杂志,说:“辛苦是辛苦些,不过每场演出下来,听到那么多的褒扬声时,多少还是感觉有那么些小幸福的。”她说完,露出俏皮的笑。
“我们的重心一直都放在经典的港台和欧美音乐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的港台,群星荟萃,譬如谭咏麟,譬如张国荣,譬如蔡琴……”Bernaid略略顿了会,“如果给灵石演唱的曲风下一个定义,我觉得‘流行的经典’比较恰当些。”因为流行,长盛不衰,所以才能成为经典。
话题不自觉地转到以后,谈到将来的发展一类上,他们仨表现出令人诧异的低调:“我们很喜欢小红楼这样的场地,不仅仅因为这里曾是百代唱片的旧址,重要的是这样的场合,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群,都适合我们,而我们,也适合这样。”Bernaid补充说,“很多时候,得看市场方向,不过前提还是做好本分,这并非敷衍——譬如Sarah和Lily,她们俩,一直都在高校音乐系进修……”
我回味着这样的谈话,独自一人坐在外面。或许,他们仨之所以将乐队的名字命为“灵石”,并非仅仅Bernaid所说的“一块灵光闪耀的石头”那样简单,因为石头给人的印象大抵是固执的坚持,一如“灵石”对经典的迷恋,单纯的固执。
想着这些时,内场Bernaid的一曲《风继续吹》正缓缓传出,一丝一寸,缭绕在上海寂寞而清凉的夜空,迟迟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