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第九十二章二次伐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27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
    经过一番构思,蒋琓又拿出了一个《北伐战略大纲》上报成都。
    蒋琓先对东伐计划检讨了一番,说:“北定中原,消灭曹魏,平息国难,是先帝和丞相负于我们不可懈怠的职责。”
    “我奉命屯守汉中,已过六年。由于本人蠢愚不明,又身患多病,昼夜担心忧虑不安。所以。对北战略规划有些失当之处。”
    “经过大家的提醒,和与众人慎重的探讨,新拟《北伐战略大纲》,请中央审查并定夺。”
    “遵循以攻代守,攻守并重为原则;为即保障防守,又为重点突破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拟以广武战区为出征基地,汉中战区以防守为主,以涪城为指挥中枢,各驻屯一个兵团。”
    “以姜维为先锋,统领出征基地,随时出兵雍凉。”
    “以王平为主,负责汉中各城关的防务,固守汉中。”
    “最高长官部迁入涪城,涪地水陆俱通,可以应急。北伐出兵雍凉可为后援;汉中如有险情奔赴救援不难;涪城与京城近在咫尺,可以朝发夕至保证中央的安全。”
    二
    蒋琓写完《北伐战略大纲》,又另外给刘禅写了一封推荐,说:“姜维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姜家又是雍凉一代的大姓,人脉很广,姜维又自小在陇右长大,对那一带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占领雍州,继而夺取凉州,姜维是理想地挂帅之备选。”
    “前些日子,我曾派他深入雍凉的羌人之中,那里的人对他还是认可的。用他来团结、说服和动员羌人、胡人的部落为羽翼,对我们的北伐雍、凉及在雍、凉站稳脚跟有百益而无一害。”
    三
    刘禅批准了蒋琓的《北伐战略大纲》,并按大纲的思路,进行了人事安排。
    此时,一级上将吴班因病去逝了,刘禅任命句扶晋升三级上将,封宕渠侯。接替吴班为中央军第四兵团司令,并率部屯兵武都;
    张翼进封为都亭侯,率中央军第一兵团屯兵涪城;
    王平的第二兵团分守汉中的各城关。晋升王平为三级上将。
    任命姜维为凉州省名誉省长兼北伐总参谋长,晋升为三级上将。
    晋升重庆战区司令邓芝为二级上将。
    刘禅考虑到蒋琓的身体状况,任命费祎为蜀军副总司令兼中央办公厅副厅长,晋升为大将军衔,辅助蒋琓外理北伐工作。
    董允任中央办公厅秘书长兼内务部部长。
    新一轮的人事安排就绪,这将预示着北伐又将展开另一个高潮,刘禅心中十分高兴,他又下达了一个指令:全国大赦。
    这是刘禅自诸葛亮死后的第三次大赦。
    四
    蒋琓的这次战略调整,基本上回到了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方向,但刘禅还是觉地有些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究竟哪不对,他也一时找不出来。
    当局者迷,可旁观者清。
    刘禅找不出问题,让敌人却发现了一个机会。魏国托孤大臣曹爽就是发现这一契机之人。
    曹爽兴奋的说到:“蜀军主力南撤,汉中兵力仅两万余人,又分散在数百里范围内的多处据点之中,呈现出相对薄弱的态势。”
    “若是大举进攻,蜀国后方援军来不及救援,便可一举拿下汉中。”
    五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要认真算起来,应该算是曹操的孙子,因为曹真是曹操的养子。
    曹爽从小在丞相府和魏国第二任皇帝曹睿一起长大,二人的关系就像是亲兄弟。
    曹睿当上皇帝后,封曹爽为卫戍区司令,与曹睿形影不离。
    五年前,曹睿病入膏肓。因为太子刚八岁,就委任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助。
    曹爽在魏国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战功,和司马懿比资历,那就是晾衣竿勾月亮——差得太远。
    魏国第一个皇帝曹丕死时,就委托司马懿扶佐二帝曹睿。曹睿死时,又任命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扶佐三帝曹芳。这是司马懿的资历。
    多次击败过吴国和蜀国的进攻,战功赫赫,司马懿从战绩上又比曹爽高一头。
    司马懿就像一块大石头,始终压在曹爽的心头。曹爽昼思夜想要找机会压倒司马懿。
    他要立功,找机会干一票大的。
    六
    不怕贼偷,就怕贼踮记,机会终于让曹爽找到了。
    司马懿被派到宛城前线去打吴国了,蜀国的汉中又进行了战略调整,触动了曹爽立功的神经。
    曹爽认为这是建功立业,树立威望的大好时机。
    现在出兵,司马懿在前线难于抽身,挂帅出征非他莫属。
    如果攻下汉中,甚至消灭了蜀国,那他的权势和地位铁定超过司马懿,独掌朝政也将变得顺理成章了。
    七
    立功心切让曹爽血液沸腾。
    他不顾众人反对,从小皇帝那里拿到了出兵的命令,率五万人马赶往西安,命令关中兵团司令夏侯玄又集结了五万大军,和他一起兵出傥骆道,开始了第二次伐蜀战役。
    夏侯玄是曹爽姑姑的儿子,是曹爽的表弟。司马懿调回京城后,他接替上任关中兵团司令。
    曹爽心血来潮,突然要出兵伐蜀,夏侯玄准备并不充分。但为了帮助自己的表兄,他任命郭淮为先锋,匆忙率军随曹爽出兵。
    八
    从关中前往汉中较为近捷的是穿越秦岭山脉的三条通道,即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
    子午道在东边,全长600多里,道路崎岖而危险,子午道南口,是几条通道中距离汉中最远的,兵家向汉中进兵,一般都不走此道,曹爽没选。
    褒斜道在西边,以南沿褒谷、北走斜水而得名。谷道的北口即是渭水之滨大名鼎鼎的五丈原。
    这条道路在秦岭诸道中相对省时省力的,汉代关中通往巴蜀的驿路就设在这条道上。道路比较平坦,全程五百余里,曹爽嫌路远,没选。
    傥骆道据中,全长4OO多里,这条道,路况最差,路上还没有水源。曹爽却选择了这条路,因为这条路距离最短。
    曹爽立功心切,选中了这条进攻蜀国最短的路线。
    他急于求成,只想速战速决,路程少二百里就少五、六天的行军时间。他没有考虑山路险峻会给粮草运输带来的困难。
    事实证明,曹爽是挖坑埋黄莲药丸子——为自己种下了苦果。
    九
    这时的汉中,只有汉中战区司令王平的不足三万人马,分别据守四座城池,从东到西分别为黄金城、汉城、乐城和阳平关,全长二百多里。
    王平听说曹爽十万人马进犯汉中,一面火速向成都求救,一面召集汉中各部将领,商讨对敌策略。
    面对敌我悬殊的局面,汉中的将领们都十分担心。
    所以,对如何应战,大家提出了两种意见:一是主动阻击,不让魏军进入汉中;另一种是固守各城,等待援军。
    汉城守卫旅长姓刘名敏,坚决反对固守待援,他情绪激动的说:“现在汉中的老百姓,正忙于春耕劳作。假如放敌人进来,那老百姓就会遭殃,我们身为军人,却躲进城堡之中,致老百姓生死不顾,这怎么对得起供我们吃穿的父老乡亲。”
    乐城守卫旅长杜祺支持刘扬威的主张,他说:“万万不可固守。如果让魏军绕开我们四座关城,就等于打开了蜀国的北大门,我们就会变为亡国的千古罪人。因此,我们一定要把魏军挡在峡谷以内。”
    王平认为刘扬威和杜祺的意见是对的,他对大家说:“从表面看,魏军多我三倍,但魏军也有弱点。”
    “第一,魏军长途奔袭,疲惫不堪,战斗力一定不如我们;
    第二,魏军身居峡谷,不易展开作战。所以,只要我们把住傥骆谷口,延迟敌人出谷的时间,我们的援军一到,打退魏军的进攻,是完全有可能的。”
    十
    王平是一个少有的战神,由于家境贫寒,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十几个。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王平虽然不识字,但却有一颗绝顶的聪明的头脑。
    他能口述让别人代写,但说出的东西,条理分明,逻辑性极强。
    他经常让人为他读一些书籍传记,还能对书中的人和事件进行点评,论点论据分折的透彻全面,完全不像是一个没文化的大老粗。
    他作战勇猛,思维却十分谨慎。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
    和他交往过的人对他即敬畏又佩服。
    所以王平一发话,让各位将领一下有了主心骨,顿时摩拳擦掌,准备听候王平的军令。
    十一
    王平开始排兵布阵。他让汉城、乐城、阳平关各留一千人;柳隐率全旅坚守黄金城,那里是是子午道口,魏军冲不出傥骆道,有可能要从那里绕出来,这是重点,防守也不能放松。
    其余兵力分能三部分:刘扬威率一万人马据守兴势山,正面挡住傥骆道口,不让魏军出谷。
    杜祺带一千人马,沿兴势山从东到西百余里,遍布旗帜和疑兵,虚张声势,用于迷惑魏军。
    王平自带五千飞当军,作为机动,如果魏军分兵从别的谷口进攻,飞当军则立刻前往阻截。如果魏军不分兵,飞当军则以游击的形式,随时袭扰魏军。
    十二
    汉中的排兵布阵刚完成,曹爽的大军就来到了傥骆道口。
    兴势山就在傥骆道口的一侧,坡高山陡,刘扬威的守军据高临下,一阵滚木垒石,砸向刚出傥骆道口的魏军。
    魏军措不及防,死伤一片,不得已又退回了傥骆道。
    曹爽一连几天组织了几十回的突击,全都死伤于滚木垒石之下,魏国大军在傥骆道中,成了一字长蛇阵,兵力上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曹爽见冲不出谷口,果然命令郭淮带一部分人马,绕道改走不远处的子午道。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