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流放寥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94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
    这个不和谐的声音,就出自一个叫寥立的人,
    寥立是荆州常德人,曾被诸葛亮称为“江南一带的优秀人才,可以和庞统齐肩并论,是辅助振兴帝王大业的人物。”
    刘备也很看好寥立,就让他在手下当了一名助理。
    刘备占了荆州后,手中有了三个城市,他任命了三位市长,寥立就是其中一位,被任命为长沙市的市长,当时寥立还不满三十岁。
    二
    刘备占了益州后,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耍赖不还。
    孙权开始武力攻夺,大将吕蒙率人围困了长沙,并给守城的长沙市长寥立写了一封劝降信。
    吕蒙在信中给寥立指明了两条路可选:一是归顺东吴,继续当你的长沙市长;二是顽抗到底拒不投降,那关羽的下场就是你寥立的下场,两条路任你选。
    人才就是人才。
    吕蒙只给了寥立两条路的选择,可寥立竟找到了第三条路:逃跑。
    他丢下了长沙城和几千号守城的弟兄,竟来了个脚底下抹油——溜之乎也。
    三
    寥立一口气逃回了成都,见到刘备后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刘备说:“我身为汉中王的战士,决不能投降东吴。就是死,也要死在汉中王的刀下。”
    “现在我回到了汉中王身边。长沙丢了,我只求死在你汉中王的手中,请您满足了我这份忠心吧!”
    刘备还真被寥立给忽悠住啦!他认为寥立忠心可嘉。
    城池丢了,可以再夺回来,忠诚的将士是不能再丢了。
    四
    刘备赏识寥立的忠心,不但没有杀他,甚至都没有责备他一句,又任命他当上了重庆市长。
    刘备当了皇帝后,提拔寥立当上了蜀国第一位中央内务部部长。
    这可是皇帝身边的一个重要官职,统掌事务较为繁杂,类似于皇帝身边的顾问。
    由于担任此职的官员常伴皇帝左右,对皇帝的行为及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当朝重臣和皇帝最信赖的谋士。
    如果这时诸葛亮好比是刘备的军事顾问,那寥立就是行政顾问。
    五
    在这个世上,有些人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为人谦虚低调,他就会得到重用,才能得以施展,他的人生就会辉煌而伟大。
    而有些人也有很强的才能,同时也做出过很大的成绩,因此得到人们的熟知和敬佩。但他们不会夹着尾巴做人,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样。
    寥立就是这后一种人。
    廖立自从当了内务部长后,开始飘了,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他常常把自己比喻为“诸葛亮第二”。
    真是双手托起屁股一一自己抬自己。
    六
    刘禅当上皇帝后,丞相诸葛亮成了军政一把手,就连比寥立资历㳀许多的降将李严,都成了托孤重臣、军政二把手,寥立只当了一个卫戍区的副司令。
    廖立感到自己被“冷落”了。廖立本来就自恃狂傲,对这安排很是不满意。
    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名气应该仅次于丞相诸葛亮,但没想到比李严等人的地位还低,官不但没上升,反而从皇帝的顾问变成了看家护院的高级保安。
    羡慕、嫉妒,恨。
    七
    廖立耿耿于怀,他变的像一个怨妇,发牢骚,闹情绪。开始到处“吐槽”。
    寥立先是“吐槽”职务安排不公,恬不知耻的扬言:自己才高八斗,不能进常委,最小也应该当个大区的行政长官或大军区司令。
    寥立接着“吐槽”中层干部,这个人“善于和稀泥”、“那个人毫无章法”、“有些人没有主见,不可成就大事”。
    寥立又去“吐槽”关羽。仗恃一点点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主观臆断、顾头不顾腚。不但丢了荆州和丧失了几万军队,最后连自己的脑袋都被人家给削掉啦!
    八
    诸葛亮听到人们反映寥立有不满情绪,大发牢骚。他没有工夫去理会他,就让丞相府人事处长蒋琓去劝说寥立。
    蒋琓对寥立一次又一次的好言好语相劝。谁知寥立是八百年的老树根——油盐不进。
    寥立不但不肯收敛,反而是变本加厉,竟然开始“吐槽”诸葛亮。
    说“诸葛亮用人不当”。
    “丞相办公厅主任王连是流于世俗的人,一旦成了聚敛财物的贪官,老百姓会更加困苦不堪。“
    “新任内务部长郭攸之是个一味附和别人的人,不足承担如此重任。”
    “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
    在他眼里,就是洪洞县里没有好人。
    九
    寥立上上下下“吐槽“了一遍。最后,连他的大恩人、死去的先帝刘备也被他卷了进来。
    “先主治军无方。”
    “先主不占取汉中,而前去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还是把三郡给了吴人,白白地劳累军士,无功而归。”
    “先主失掉汉中以后,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一带,几乎丢失整个州。
    “先主进军汉中,又使关羽战死,部队没有留下一人,白白丢失一方土地。”
    这不成了一条疯狗了吗?
    十
    许多人都知道寥立是先帝重用的老臣,不愿和他一般见识,都纷纷向诸葛亮反映情况。
    诸葛亮听后,摇着头,无奈的说:“寥立的这些话,要是在朝廷上说,可认为是进谏;在平时说是发发牢骚而已;但在当前这种情况,先帝刚死、皇帝新继、政府不稳,急需一个凝集人心,和谐稳定的局面的时候,这样做就有点危言耸听了。”
    诸葛亮身为最高军政督察长,监督和弹劾不法官员是他的职责。他认为不能再让寥立胡闹下去了,于是他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报告,上报给了刘禅。
    丞相诸葛亮报告中写到:“廖立早先驻守长沙,在吴国攻城时却弃城出逃跑;做重庆市长的时候也有不清不白的事情;现在又嫌官职任命不合理;不仅如此,他还太过自大,议论贬低其它政府官员甚至诽谤先主,看轻自己的国家。”
    “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基层民众难免会被他的言论蛊惑。”
    “为防其祸,非常时期应用非常手段,应处于极刑,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十一
    此时蜀国的形势不容乐观。对外面临的曹魏的压力;对内南中地区又爆发叛乱,政权有不稳的趋势。
    面对来自四面的压力,廖立的言论很容易演化成动摇国家根基的力量。
    这时的蜀地要是再发生内乱,恐怕就是灭国之灾。
    诸葛亮在非常时期所用非常手段,也是稳定蜀国内部的形势需要,必须这样做。
    刘禅觉得,先皇尸骨未寒,斩杀重臣,是不是有些过了。
    严厉处置无可非议,但只有杀头一条路可走吗?
    刘禅决定和诸葛亮沟通一下。
    十二
    刘禅见到诸葛亮,没话找话的开口说:“相父还为寥立的事生气呢?”诸葛亮说:“一粒鼠屎坏一锅汤,不严惩后果不堪设想!”
    刘禅婉转地说:“相父不必太动怒,当年苗蛮暴动,舜帝还能宽容处之。廖立的行为还没造成多大后果,大可不必杀他。”
    “况且,相父临危受命,执掌朝纲。在先皇尸骨末寒之时,株杀先皇宠臣,恐为人留下话柄。”
    刘禅看了看诸葛亮没反映,就继续说:“相父是当今德高望重之人,不如法外开恩,留他一条活命吧!”
    诸葛亮听了这话,也不再坚持了。
    十三
    刘禅见诸葛亮默认了他的求情,马上回到办公室,大笔一挥,在诸葛亮的要求斩杀寥立的报告写下了批示:大意是说:
    三苗乱政,禹王尚且欲于宽恕,我也不忍大开杀戒。
    寥立就是个神经病,给他找一个猫不屙屎的地方,养老去吧!
    刘禅的话,引用了古代舜帝时期,三苗部落作乱,派大禹去征讨,打败并平定了叛乱的故事。
    大禹打败了叛军后,采用了宽恕的手段,没有斩尽杀绝,而是将叛乱分子流放到了南方。
    刘禅用这一典故,将诸葛亮比拟为大禹,既给诸葛亮戴了一顶大大的高帽,又隐含自己才是仁德天下的舜帝。
    刘禅的批示,学问和智慧都表现在其中了,对此事件处理的宽严分寸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既为廖立留下一条性命,又让诸葛亮有面子,还显示了自己宽仁大度,争取了人心。
    廖立拿着刘禅的处理决定,老老实实的带着全家人,到汶川的一个偏僻山村刷“存在感”去了。
    寥立作为一个失败的典型,实在是太成功了。
    十四
    转眼到了公元225年的春天。
    蜀国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不但使危机四伏的蜀国政权彻底走出了低谷,反而使国家呈现出一种中兴的气象。
    此时,刘禅开始把平定南中提到了议事日程。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