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小露锋芒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31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
汉嘉地区,就是现在的四川芦山县。辖区相当现在的四川名山以西,宝兴以南,泸定以东,九龙、汉源以北地区。
汉嘉市是蜀国建立后设立的。
这一带,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主要有古羌和汉两个民族。这两个民族自古纷争不断,搞得这一带很不太平。
刘备为任命这里的行政长官也很是动了一番脑筋,最终选中了深得器重,而且是跟随他多年征战的黄元为首任汉嘉市长。
黄元人高马大,是个穷凶极恶的主。双手像俩把钢钳,如果被他抓住,不折也要掉层皮;双臂又粗又长,举起一个活人,能扔出一丈多远。他即便是赤手空拳,几十个人也休想靠近。
黄元也算的上一员虎将。除了皇帝以外,他觉的张飞的脾气、性格和自己最投缘,所以,在蜀国他只佩服张飞一人,其余的人都不能入他的法眼,就连诸葛亮,他也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黄元有他自己的处世原则。
他认为对的,恨不能把心都掏给你;他认为不对的,说打就是皮开肉绽,想杀,那被杀的人都来不及喊一声冤,人头已滚出去多远了。
人们在背后都叫他“傻炮仗!”意思是说他心里存不住二两油,遇到事,点炮就炸。即不考虑时机,也不掂量斤两。两句话说的不对他的心思,就会弄的鸡飞狗跳,而且是动静越大越好,不管它结果是什么,只图一时痛快一时爽。
流氓会武术——比别人多一手。因此黄元凶狠火暴的名声很大,也形成了一种震慑,在他当汉嘉市长期间,汉嘉一带也算是风平浪静。
二
自从刘备率兵讨伐东吴,战局一时对蜀国不利。诸葛亮曾向中南各地区下达了出兵增援的命令。
黄元只认刘备的命令,根本不把诸葛亮的命令当回事,就是迟迟不出兵。
结果,刘备兵败夷陵,又在永安城一病不起,并把诸葛亮召进永安城。这时黄元才感到有点大事不好。心中像十五个木桶打水——七上八下。
三
黄元在自己的府里,走过来走过去,心神不宁。
他认为,刘备急召诸葛亮去永安城,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因为刘备出征,后方的事情,非诸葛亮坐镇不可。而现在把诸葛亮调出京城,那一定发生了天大的事情。
什么事比天还大呢?黄元有些蒙圈了。
“刘备病重了?可能活不长了?”黄元一闪念的想法,像触电似的,让他浑身一颤,打了个激灵。
刘备这是要料理后事呀!
想到这里,黄元确定:自己今后的日子不会好过啦!
如果刘备死了,刘禅继位皇帝。刘禅是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伙子,他哪能撑起这么大的家业啊?不用说,执掌大权的一定是诸葛亮。
这可毁咾!
过去自己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诸葛亮肯定是恨的咬牙切齿。
诸葛亮曾下令调兵,自己拒不听命,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罪名吗?用脚指头也能想到,诸葛亮上任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来呀,将黄元推出大堂,斩首示众!”
想到这些,黄元的“傻炮仗”脾气又来了,他下令:“汉嘉独立旅全体做好准备,三天后出发!违令者,杀!”
黄元这是要造反吗?
你太高看这位“傻炮仗”啦!
他要干什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现在想得是:我不能在这里坐着等死!
四
三天后,黄元带着仅有的三千多人的独立旅倾巢出动了。
目标:东北方向。
他这是要上哪?不知道。反正成都,永安城,大致都在东北方向。
黄元带队来到了临邛县。
临邛县归成都市管辖,黄元的队伍来到临邛城下,城门紧闭,不让他进城。
城门的守卫人员说:“县长传下话来:我们没接到上边的指令,城门不能开,路也不让过。”
这下,点响了这个“傻炮仗”。黄元一怒之下,让他的人马攻城。
临邛县是个小县城,根本无力抵抗,很快被攻破了城门。
黄元余怒未消,咬着牙、跺着脚的大声吼着:“把城给我烧了,凡有拦路者,给我杀!”
五
黄元火烧临邛县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成都。
它就像晴天打了个霹雳,弄的人心惶惶。
成都目前是皇帝不在、丞相不在、军队都调往前线、武将们都随军出征,只有京城卫队和一帮文官,非常空虚。
更要命的是,临邛县离成都很近,只有区区百十里地,黄元的叛军一半天即可杀到。
尽管诸葛亮临走之前作了一番布置,但依然显得底气不足。
黑云压城城欲摧!
六
刘禅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一帮大臣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了起来。
有认为叛军必将进攻成都,应当赶紧加强成都守备的;
有建议星夜去外地搬兵的;
有的认为,黄元不一定来成都,可能会南下进入南中;
更有人干脆让刘禅到重庆去躲一躲。
刘禅这个十七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他没有慌乱。可头一次代理当家,就遇到这种情况,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但他不愧为受过高人指点,他不慌不忙地听着人们的议论,一直端坐着,表现的镇定自若,但脑瓜中飞快地对每一个人的发言做着判断。
这时,身为成都卫戍区司令的吴懿说:“不管如何,都不能任由黄元胡作非违。我请求率人前去临邛县,平息叛乱,捉拿黄元!”
刘禅认为,成都本就空虚,身为卫戍区司令的吴懿是不易离开京城,这个方案不太稳妥,他没有表态。
七
这时,省办公室主任杨洪说:“大家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大家太不了解这个黄元了。
“黄元虽然性情凶暴,却有勇无谋。人品孤傲,且没有一个真正的知心朋友。”
“黄元孤立无援,即没有攻打成都的能力,也没有这个实力,更没有这个胆量。”
“他要转道去南中的可能性也不大。从目前看,南中即没有他的同盟者,也没有他的朋友,背个叛匪之名,没人敢收留他,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他去南中不是自取灭亡吗?”
“不打成都,又不去南中,那黄元这是要干什么呢?结合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们再捋一捋:先是丞相调兵,他抗令不遵。他自认为皇帝对他十分器重,所以有恃无恐。”
“目前皇帝病危,他怕丞相一旦得闲时,他吃罪不起,才匆忙有所行动。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黄元是要逃,而不是反。”
八
杨洪的分析丝丝入扣,有理有据,人们觉的有道理,纷纷点头称赞。
杨洪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黄元要逃,他往哪逃呢?”
“汉嘉市靠近大青河,顺流直下直接去投靠东吴,东吴刚和我们打了一仗,现在正是仇敌,投靠东吴有可能捞到更多的好处。”
“黄元要跑,就无心恋战。南安峡口是他逃跑的必经之地,那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我请求太子下一命令,由我出京,就近调用犍为地区的守备军,在南安峡口,埋伏下一支精兵,打他个措手不及。”
九
这个杨洪,可不是个简单人物。
大家有去过四川成都武侯祠吧!武侯祠里有个刘备殿。
刘备殿中东西各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纪念蜀汉一朝的有功之臣。
东边排列是十四个武将,西边的是十四个文臣。
文臣的塑像排名依次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
杨洪塑像在其中排第十一,且排在了马良的前面,可见杨洪在蜀汉的地位那还是很高的。
十
在刘备进益州前,杨洪就曾当过几个市的一把手。
刘备夺取益州后,先是让他给李严当副手,又接替法正任成都市长,后来又调任广汉市长。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调他入京城,任省政府办公室主任,做为丞相的特别助理,协助诸葛亮处理一些行政事务。
诸葛亮曾对刘禅说,杨洪是个有名的孝子,不喜欢舞文弄墨,是个干事的人,而且很有战略眼光。
当初刘备攻打汉中战局不利,急令诸葛亮发兵援救。诸葛亮拿着刘备的命令给杨洪看。问杨洪:“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洪不加思索的回答说:“汉中是进出益州的咽喉,是我国存亡的要害所在。如果没有汉中则没有蜀国。这是家门口的祸患,国家当头,匹夫有责。”
“是男人理所当然的要往前冲,就是女子也该出些力,帮助后勤搞搞运输,支援前线。”
“此时,发兵救援那更不该有什么疑虑!”
诸葛亮听了杨洪的一番话,更认准了杨洪是位人才。
所以,把杨洪调进京城,成了诸葛亮的一个好帮手。
这次诸葛亮离京,吴懿和杨洪就是诸葛亮为刘禅选定的左膀右臂。
十一
刘禅听完杨洪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
但他认为,此时去调动地方军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刘禅又从头到尾捋了捋头绪,开口说道:“杨主任的分析很有道理。”
“但是,现在不宜调动地方军队,应防止有人借调动之机,再生出其它事情来。应严命各部人马,原地待命,不经允许,禁止调动。”
“吴懿司令带卫戍区人马做好京城的保护工作,以防万一。”
“杨洪主任带我的警卫团,让团长陈曶(音呼)和副团长郑绰听你的指挥,前去南峡口设下伏兵,将黄元绳之以法。”
“其它人员,都回到自己的岗位,该干啥干啥去吧!”
十二
刘禅果断的一番话,让局面一下好转了许多,人人都对刘禅投来了赞同的目光。
刘禅的命令一出,大家都分工执行去了。
吴懿调动部队,开始部署京城的防卫。杨洪带着太子府警卫团赶往南安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