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5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宣景帝的诏书发到青阳的第九日,前朝封王于青阳的九王爷宋元礼就带着几个随从抵达京城了。
当正在用午膳的皇帝听到内侍报告说九王爷殿前等候觐见的时候,一口汤没咽下去,呛了半天,脸憋得通红,好容易顺了下去,心里恨道:果然是个灾星,人还没见着,霉运倒先来了;不过青阳地处东南边陲,距离京城甚远,快马加鞭也得要半个月,宋元礼居然来得如此之快,他难道不知此行很可能是有来无回,或者他已有了万全之策?
心里疑惑不定,皇帝盯着碗里的汤半晌,抬头吩咐道:“回九王爷,就说朕体谅王爷旅途劳顿,准请王爷回府休息,明晚给王爷设宴接风。”
宋元礼是前朝皇帝宋元智同父异母的胞弟,宋元礼年龄小,母妃又早逝,因此在哥哥们争夺皇位的过程中被彻底忽略,就成为了是唯一幸存者。彼此年龄相差甚大,孝庆帝对众兄弟虽然心狠手辣、薄情寡义,对这个几乎能做自己儿子的弟弟倒是疼爱有加。
宋元礼四岁的时候宋元智成功登上皇位,当时皇后周淑云刚刚坏了龙胎,双喜临门,孝庆皇帝大肆庆祝,并将还未出世的孩子封为太子。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三个月之后,皇后小产,未出世的太子没了。后来查出是陈贵妃为争宠而做的手脚,虽惩罚了陈贵妃一干人等,皇后却一直郁郁寡欢。不久又逢皇后的母亲张氏老来生子,难产而死,留下个没娘的周仲文,受此打击,皇后忧思过度,竟一病不起。孝庆帝自觉有愧于皇后,就将宋元礼和周仲文一并交予皇后养育,希望皇后照顾孩子能化解忧思。之后,皇后的病果然慢慢好起来,对这两个孩子真是视如己出。
其实周仲文对于宋元礼的记忆并不多,只记得宋元礼从小就不爱读书,喜欢舞枪弄棒,衣服经常弄得又脏又破的。虽然比他还大四岁,但是从来就只有被他欺负的份,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他先挑,宋元礼也好像从来没和他争过,周仲文也觉得理所当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在他六岁,宋元礼十岁的时候,由于宋元礼对于武学的热爱,孝庆帝决定将他送到江湖上一位有名大侠的那里学武。
虽然平时不觉得宋元礼怎么重要,临行前,两人还是抱着哭成了一团,直到宋元礼不见了人影,周仲文还在抽噎着,并且当晚就发起了高热,病好之后就一直恹恹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样子。直到一段时间之后,周仲文忙于欺负那些皇子公主,渐渐地把宋元礼抛置脑后了。
宋元礼倒是不时会寄封书信给他,内容不外乎自己的武学进展以及在外面所见的奇闻趣事,都是周仲文所不知道的,因此他的书信就成为周仲文平日的消遣。周仲文是从来不回信的,因为和他的生活相比,自己简直就乏善可陈,而且即使是想回也回不了,谁知道他和他那大侠师傅今天在这,明天又会去哪呢。
周仲文十三岁时搬出皇宫,因为是皇后亲弟,被封为信文侯,其实只是个虚衔,也是从那时开始和林家慢慢走近的。
十七岁那年刚开春就和林传玉由林家大哥林传庸领着“开阔眼界”去了,两个小的直如脱缰的野马,一路游山玩水,直到冬天才意犹未尽的返回京城。
回府当晚就有侍婢拿了一块玉璧和一封信交予他,说是,九王爷八月回京来府上找他,来了好多次,他一直没回来,临行前留下的。
信上说的无非是很久没见,十分思恋,然后拉拉杂杂地说了自己十年来的生活经历,最后说自己被封于青阳,以后没有诏令不能无故回京,让他回来以后去青阳找他等等。
周仲文记得当时自己是怀着愉悦的心情看完整封信的,当时也确实想着等天暖和以后去青阳看他的。
可是,之后的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远远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让他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件事情。
“皇上,该用晚膳了”
被内侍的声音惊醒,皇帝这才发现天色已经有点暗了,自己竟然神游了一下午,面前的折子一个字也没看。
“该死•••••••”低咒乐声,,慢慢站起,又跌坐下,火大的发现自己腿麻了。
内侍见状赶快伸手来扶,却被他一手推开,然后自己扶着桌子慢慢站起来,一步步向殿外走去。
小太监张秋从宣景帝登基以来一直是皇帝的贴身内侍,但是他这个内侍好像很不尽责,除了梳头加冠,皇帝宽衣、沐浴从来都不让他近身,只能远远伺候。作为一个老实的小太监,张秋并没有因为工作轻松而欣喜,反倒是越来越觉得皇帝很是可怜。他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荒谬,但是有时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想法。比如刚才,当皇帝迈着步子缓慢朝殿门走去的时候,残阳余光照在他的身上,就觉得心里很酸,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