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84章庙会上游玩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84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宋海川带着哥嫂和两个侄子他们几个人来到了卖泥咕咕的几个摊位附近,两个孩子对色彩艳丽又能吹出响声的泥咕咕很感兴趣,伸着手想要。
    宋海川和宋平川抱着孩子,梁红梅跟在后面,几个人顺着泥咕咕的摊位慢慢走着欣赏着,想给两个孩子买到最好看的泥咕咕。
    在一个摊位前他们看到了做工非常精致外形非常好泥咕咕,宋海川正想拿几个造型别致的泥咕咕欣赏问价钱,突然听到了宋平霞惊喜的声音。
    “大哥大嫂海川,是你们?你们来赶会来啦。”说话的正是站在泥咕咕摊位前卖泥咕咕的宋平霞。
    宋平霞就是嫁到杨玘屯的媳妇,他的丈夫江正宽就是村中泥咕咕大师王宝顺的高徒,江正宽是村中有名的泥塑能手,他们每年庙会上都来卖泥咕咕。
    宋平川宋海川和梁红梅一看站在泥咕咕摊位前说话的是妹妹宋平霞,另外还有妹夫江新盛,很是高兴:“哟,平霞、新盛,你们在这儿卖泥咕咕啊?”
    “是的,我们今年在这个地方卖,每年卖的地点不固定。快!给锦程远程多拿几个泥咕咕玩。”江正宽一边说一边拿了几个不同造型的泥咕咕给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接过泥咕咕便玩了起来。
    “生意不错吧?”宋海川问道。
    “生意还不错,你们别走啦,上午我管你们饭。”宋平霞说。
    “不了,你们做生意吧,海川他管我们吃住呢。”梁红梅说。
    这时又有几个人抱着孩子过来问泥咕咕的价格,宋平川赶紧说:“你们忙吧,我们再去会上转转。”
    梁红梅也说:“你们做生意吧,我们闲时再说话,我们走了,锦程远程,跟你姑姑你姑父再见。”
    孩子光顾着玩泥咕咕,宋平川和宋海川拿着两个孩子的一只手做再见的手势。
    宋平霞和江正宽只好摆手说再见,然后赶紧去照顾顾客。
    宋海川在其他摊位前又给两个侄子买了枪和汽车积木等玩具,然后他们就开始往回走。在回来的路上,宋海川找了个饭馆,早早地吃过晚饭后,宋海川便带着哥嫂来到他说的那个旅馆。旅馆老板见是宋海川很热情,给哥嫂安排好房间后,宋海川嘱托哥嫂早点休息,他付了房款后便回单位去住了。
    第二天,宋海川早早起床便去旅店找哥嫂,到旅店时哥嫂也已经起床,正在给两个孩子穿衣服。
    宋海川一边帮着哥嫂给两个孩子穿衣服,一边拿着玩具逗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对叔叔也很有感情,啊啊地叫着和叔叔打招呼。
    宋平川一家人洗漱过后,宋海川和店老板打过招呼,便带着哥嫂一家人出旅店去吃早饭。
    这个时候才七点多钟,按照往常这个时候大街上是没有多少人的,但今天是正月初九,是正月庙会东山上出社火的日子,而本县的庙会又是华北第一大庙会,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九和正月十六的社火表演,更是吸引着方圆几百里的人前来观赏,所以七点多的县城大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宋海川带着哥嫂一家人走了几个卖早点的地方才找到空位子,几个人赶紧坐下来喝了点稀饭吃了些油条。
    匆忙吃过饭后,宋海川带着哥嫂赶忙向有社火表演的街上走去,宋海川怕哥嫂累,一会儿帮着哥哥抱锦城一会儿又帮着嫂子抱远程。跟着人流走了一会儿,便来到了社火的起点县城北大街,这个时候的北大街已是处处鼓声阵阵、彩旗飘扬。从北大街开始,途经钟鼓楼,沿东大街,过黄河路,再由青坛路直至大伾山,已经被几十个村的社火表演队伍占满。
    高跷、秧歌、花船、竹马、龙灯、狮子、背阁、顶灯、钻火圈、武术、腰鼓……各村的社火表演队纷纷亮出拿手好戏边走边表演,游客们也边走边看边叫好。
    宋海川和宋平川兄弟两个挤在拥挤的人群中,每人脖子上坐一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没看过这么热闹的场面,兴奋地瞪着好奇的双眼看着社火表演。梁红梅则在旁边一边看扶着孩子一边看社火表演。
    “舞起来,舞起来!”每个社火队伍都有手持令字旗的“大会首”,为了让自己村的社火更出彩,他们不时挥舞着令旗,拿着大喇叭大声喊话。
    县城东街村的顶灯表演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围观,只见他头上顶着一个小海碗,碗里放着一截正在燃烧的蜡烛,前倾、后仰、伏地、翻滚、站起……一系列动作过去,小碗仍稳稳地置于头顶上,喝彩声、掌声不断。
    正沉浸在顶灯绝技的表演中,突然听到前方人群高喊:“高跷扑蝶了!”人们忙向前望,只见人群上空,一群踩着高跷的社火演员,抬着另一名踩着高跷的演员,挥舞着手中的扇子,随着空中的“蝴蝶”来回舞动,动作可谓惊险刺激,让观看的人们不禁替他们捏了把汗。
    “东街村舞龙表演真好看!”“南街村的武术表演才精彩,还有钻火圈呢。”“西街村的高跷是门绝活儿,踩着那么高的木棍飞跑着劈叉。”宋海川等五个人跟随着观看社火的人流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着游客们赞叹。
    一边看一边挤着走,宋海川五个人经过三个多小时才随着社火队伍上到了东山吕祖祠前,这些社火队伍要集中在李祖祠前汇演,在此处的表演要比在路上的更精彩,但是人山人海,人太多了,宋海川宋平川脖子里驮着孩子很危险,几个人一商量,便决定不再看社火表演了,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找到上山小路人少处歇了起来。
    歇了一会儿,感觉到饿了。几个人便到山上卖饸络的地摊上吃了几碗饸络。吃过饸络后,宋海川又去买了几个本地特色小吃籽馍,宋海川几个籽馍里的肉都喂了两个侄子,两个侄子吃的是不亦乐乎。
    吃饱喝足后,几个人又歇了一会儿,宋海川便和大哥大嫂商量着去看山上的几处有名的景点。
    县城东山官名大伾山虽无泰山之伟,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但它平地拔起,孤峰凌云,山势奇特,气象峥嵘。山上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夹道,曲径幽回,自古即为”河朔胜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山揽胜者代不乏人。大伾山与浮丘山南山对峙,卫河环城傍绕,”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辉映”,构成风格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伾山著名的景点有“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千年古刹天宁寺,清静幽雅吕祖词、天齐庙、兴国寺、千佛寺、龙洞及王阳明、王铎等历代名家的摩岩题记笔刻等。
    宋海川领着哥嫂首先看的就是山上最有名的景点“八丈石佛七丈楼”,大石佛是一躯善跏趺坐式的大弥勒佛像:头部螺发,面方颊圆,略呈梯形;额间有“白毫相”,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两肩齐挺,脖颈较长,有三道肉纹。左手扶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肱前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坐四周方墩,足踏仰莲。五趾平齐,脚面平直,线条粗略。大石佛倚山凿就,高与崖齐,古称“大佛岩”。大佛楼,原为北魏时期的七层高阁,隋、唐、后周均有重修。元末,毁于兵燹。现今的大佛楼为明代正统十年所建。
    在巍峨庄重的大佛前,人们摩肩接踵,有的烧香,有的跪地祭拜。梁红梅让两个孩子跪在她的两边,本来不迷信的梁红梅此时虔诚地趴在大佛前,心中默默地祷告:慈爱博大的大佛啊,请您保佑我的两个孩子快快学会说话,健康成长……
    接下来,宋海川又领着哥嫂一家人游览了摩崖石刻,龙洞,兴国寺等景点。
    从兴国寺出来后,已是下午三点钟了。考虑到今天下午还要回老家,宋平川和梁红梅便要求下山回家,宋海川想了想说:“好吧,正月十六南山上有社火表演,比今天更热闹更精彩,到时候你们再来到南山看吧。”
    “到时候再说吧,如果能来我们就来。走吧,今天坐公共汽车的肯定人多,我们赶紧到车站去,别到时坐不上车。”宋平川说。
    “走,我们赶紧下山去吧。”梁红梅也说。
    三个人轮流抱着两个孩子就向山下走去。

    作者闲话:

    现实类农村题材小说,情节内容没那么热血玄幻,但它质朴真实,也许有些情节看起来还很平淡,但它情感真挚……朋友们,后面的故事会越来越精彩的,请你耐心地读下去,也了解一下豫北地区农村的一些风俗人情。请朋友们多多指导!求收藏!求推荐!谢谢支持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