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上下求索 第二章 用自己脑袋做试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8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华汉针神”自1988诞生以来,已经历了近20年的风风雨雨。它曾经不止一次地陷入绝境,又一次一次地绝处逢生,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磨砺,能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作为“华汉针神”的发明人,郑明德总是希望把产品做得更好,能为更多的人解除痛苦。为此,多年来他从未停止过对“华汉针神”的探索,一直在寻找着一条有益于患者的最佳途径。
比如,为了让“华汉针神”的频率与电极获得最佳,郑明德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一直进行着不懈地探索。有针灸常识的人都知道,针感越强越好,频率越丰富越好,但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证实这些频率和电极确实对人体有益无害,而后才能投入使用。对一个研制者来说,这个过程却是漫长而艰辛的。
郑明德和他的团队为了探索一个新频率,往往是七八个高级工程师在一起,经过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反复试验,才可能得到一个新的频率。但经常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刚刚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新频率,很快又被否定了,也就是说,一年多的辛苦努力,在瞬间就会全部付之东流。甚至,为了研究头部的治疗,郑明德还曾经险些送了性命。
人体有几个部位是全穴:耳朵、手掌、脚以及头部。手,郑明德发明了电子针灸手套;脚,郑明德发明了针灸拖鞋;耳,郑明德发明了耳模。但头部,郑明德却一直没有发明出东西来。
于是,郑明德就想,能不能做一个头套之类的东西,戴在头部,这样就能治疗不少疾病。
这个想法一旦冒出来后,郑明德立就开始实施。
众所周知,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绝非儿戏,如果真要发明这么个头套的话,必须经过反复实验,证明对人体有益无害之后,方可使用。
可谁愿意拿自己的脑袋做实验呢?
郑明德第一个想到了自己。
为此,郑明德专程来到云南一家工厂,找他们订做了一个导电帽。导电帽做好以后,郑明德决定开始实验。为了便于实验,郑明德找人先把自己剃了个光头。
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很冷,由于没有头发,郑明德更感到冷。一切准备就绪后,郑明德在自己办公室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把导电帽戴在自己的头上,再插上电源,然后慢慢增加电量。电流迅速流动起来,流遍他的全身,渗透他的每个细胞,渐渐地,他感到浑身麻木起来。在通电的过程中,郑明德细心地体验着导电帽带来的变化——哪怕是再细微的一个变化,他也不放过。刚开始是微麻,渐渐地,麻得程度就就越来越严重了。不一会,他的汗水把衣服都打湿了。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坚持着……突然,他眼前闪过一道金花,天地顿时旋转不停,头部马上也失去控制地颤动起来。他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一下拔掉电源……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慢慢睁开眼睛。回想起刚才的情景,真是太危险了!如果他动作稍稍迟缓一点,回国不堪设想。
还有一次险情,也被郑明德遇上了。
郑明德听国内很多病人反映,说“华汉针神”可以治老年斑、蝴蝶斑。一天晚上,已是深更半夜了,他突发奇想,能不能能让“华汉针神”的美容效果更好呢?除了耳模,能不能在脸上用贴片?
一想到这个问题,郑明德便翻身起床,再一次拿自己做开了实验。年轻时,郑明德脸上就长有一块像老年斑一样的东西,平时他从未注意过它,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于是,他将贴片贴在自己脸上长斑的地方,因为他知道,脸部也是人体中非常敏感的部位,所以他把开关键开得很轻。
没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他刚一打开开关,只听啪地一声响,脸部全都麻木了!他突然大叫一声,嘴巴下意识地一咬,这一咬,差点把他的舌头给咬了下来。等他清醒过来一看,脚下吐了一地的血!
虽然这两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郑明德却通过自己身体的亲身试验,换来了宝贵的的经验与教训。后来,他在“华汉针神”的产品说明书上特意注明:患者头部、脸部,务必慎用!
总之,历经多年挫折与风雨的“华汉针神”,面对品种繁多的同类产品,不仅没有被淹没,反而脱颖而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它的发明人郑明德,也因“华汉针神”而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和越来越多的患者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