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感 随议中国古代帝王的分类状况及其爱情归属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80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皇帝们了解不多,除了实在太有名的那几位之外,知之甚少,也没什么兴趣。但我对中国的皇帝们兴趣很大,看了很多正史野史情史乱史,也总想发些个人观点。
在我的定义中,中国古代强势男人的典型就是皇帝。
首先从审美上来说,皇帝们的基因肯定是好的,这很好理解,想想古往今来的美女们多数集中于宫廷之中这一点,外加福儿多似母的古话,就自然能想得通了。其次是皇帝们的气质都是好的,站在那个至高之位,想气质不好恐怕都很难吧。当然,气质不等于霸气,所以猥琐的皇帝还是有的,比如隋炀帝,造的那个什么“迷楼”,真是猥琐之极啊;同时,有气质也不等于谦谦君子,否则怎么会有“道貌岸然”、“衣冠禽兽”这样的词语出现呢?气质只是指他们第一次给人的感觉,肯定是好的。礼数方面,相信也都会做的不错。
而关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实权和实力,便作为我今日划分皇帝的两个标准。因此,中国古代的君者的早期生活状态,按这两个标准和排列组合思想,可以划为四种类型:有实权也有实力、有实权但没实力、没实权却有实力和既没实权又没实力。注意,是早期!之所以只从早期来划分,是因为这段时期是最能培养这个帝王今后执政的个性的。
当然,关于帝王们的爱情归属,前提是那些女子都要够漂亮,即使不是超凡脱俗的惊艳,也要耐看,否则恐怕都难以入帝王们的眼,更别提有机会让他们爱上了。不要说我俗,古往今来,什么都会变,只有男人和女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好,言归正传。下面来就帝王类型来逐个分析一下。
第一种皇帝:有实权,有实力
自即位之初便是个实权与实力兼具的君王,这在中国历史上其实并不多。李隆基和皇太极是其中的典范。
李隆基是武则天之后的一任皇帝,可说是众望所归的唐李后人,故自始便握着实权。而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他的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皇太极,本就是极有实力的一位,在玩尽心机弄死阿巴亥,弄僵多尔衮之后,总算是在继位时掌控了实权。
这类帝王喜爱的女子,家庭实力、贤惠程度都是次要的,他们最在乎的是平等的相互的独一无二的一颗真心。高处不胜寒的人,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平等以待的人,所有人都是仰视他们,所有人都是任其所为,没有人敢对他们任性。他们见过太多了因为钱或者权而奉承自己的人,于是更渴望仅仅只是因为爱而爱的情人。
杨贵妃之于唐明皇,宸妃之于皇太极,便是如此。论才情,玉环远不如梅妃;论美貌,海兰珠也不如她那位“满蒙第一美女”的妹妹庄妃,头脑远见更是不及孝庄的十分之一。但对于帝王而言,她们却是独一无二的,只因那份平等的夫妻之意,是帝王们向往而难以得到的珍贵。
第二种皇帝:有实权,没实力
这类帝王以汉成帝刘鹜、唐高宗李治和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为代表。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太相信身边的女人。因为汉成帝在这三者中又属特殊,我稍后再议,先来说说李治和咸丰帝。
这两个男人算是极品了,不是因为他们个人,而是因为他们的皇后,一个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另一个则是掌权几十年并饱受争议的慈禧。可以说,这两个懦弱无能的男人成就了两个中国历史上的奇女子,也算间接成就了自己的声名。
从感情上来说,李治绝对是深爱媚娘的,所以宠她惯她满足她;咸丰是不是真爱杏贞(慈禧闺名),我还不能很肯定地回答,但他依赖他的兰贵妃,却是毋庸置疑的。
掌握了实权的男人,缺少运筹帷幄的能力、决策决议的果断,势必要依靠一些其他力量。相对于被朝堂上的大臣或者虎视眈眈的兄弟们控制,他们显然更容易信任自己身边的女人。女人看似柔弱的天性、温言软语的枕边风,对男人的影响向来不可小觑,而武则天和慈禧这种聪明至极的女子,当然更懂得把握机会。
于是,李治间接把自己的老婆带上了帝位,咸丰更是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任有实权的皇帝。可悲?可笑?非矣非矣,乃可叹也。
再来说说汉成帝。首先他的老妈王政君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过王政君不像武则天那样野心勃勃,汉成帝也不像同治帝那样短命无福,所以即位后他还是顺利的掌控了实权。
本来即使先天才能不足,他还是有机会成为一个略有作为的皇帝的,因为他的身边有个班婕妤,那是他最初的情之所钟。可惜,这段情的结局,却是令人唏嘘的。
大部分人把班婕妤的悲剧归因于赵飞燕的出现和赵合德的狠辣,更有纳兰容若为其作了首著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人诗歌。
但我总觉得,班婕妤有后来的下场,根本就是自找的。好好的宠妃不做,却把改造男人当成是终身的职业,我看她的脑子不是被石头砸过了就是被门板夹过了。
那个男人是她的丈夫,又不是她的弟弟她的儿子。作为一个妻子,偶尔提醒一下就够了,谁像她那样,把老公的宠爱拒于脚下,还搬出什么不得奢华不可越矩之类的废话,白白把老公对自己的一片爱意置于世俗礼节之后,不是傻是什么?亏她还是聪慧过人的才女,EQ竟如此之低,令人汗颜到无语。没有美到极致的面容,又如此不懂变通,不善体悟男人的心,班婕妤会败给飞燕合德姐妹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提赵氏姐妹。赵飞燕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个擅长舞蹈和房中术的绝色美女,能博帝王一时之欢,但终究是无法长久的。
所以有了她的妹妹赵合德。这个女人是个角色,容貌身段媚术都不输于自己的姐姐,但可贵的是,她还有脑子。她绝对是聪明绝顶的那种女人,只不过她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讨男人欢心而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她没有班婕妤的满腹诗书。然而,就像现在那些成绩很好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最聪明的人一样,没喝过几口墨水的合德,其大脑的天赋却是远在才女班婕妤之上的。
第三种皇帝:没实权,有实力
最初受到多方制压,有实力却只能缩手缩脚无法展露的帝王,其实还挺多。汉武帝、唐太宗、清圣祖(康熙)都是这类人。这类帝王对爱情本身其实看得挺透彻,追求也没那么执着,他们更在乎的是一种平衡,能够制约各方力量又能适度带给他们安宁的女子,都会分得他们的真心。
刘彻继位时受到窦太后的全面压制,一腔雄心无法实现。这时候的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有权有势,能够助他铲除异己的女人,于是,陈阿娇顺利做了皇后。不能说刘彻完全不爱她,但绝不会只爱她。所以他掌握了实权之后就连续带了N多女人进宫,这时候依然坚持一心一意的陈皇后,会被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的卫子夫所取代,便也是正常的了。
唐太宗娶长孙皇后,是爱死她吃死她的原因更多些,还是看中长孙无忌的支持以对抗实力强大的太子李建成的目的更多些,实在是不难分辨的。只是李世民没有刘彻那么张扬,即使得了实权也不会公然得罪长孙家,长孙皇后因此能得以完满。可她一死,太宗娶了多少女人,不用我来说数吧?大家心知肚明。
而论老婆的数量,康熙在世界范围内,恐怕没有前五也有前十。老婆太多导致儿子太多,儿子太多导致夺嫡太复杂……这一切,不知康熙自己是否有料到。他到底爱过多少人,真爱多少人,恐怕会是永远陪着他躺在棺材里的谜了。
没实权有实力的皇帝们,在转为第一种类型之前,处处艰难、步步为营、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在转型之后,则多是盛世明君的爱民表现,外加风度翩翩的君子之态。但事实上,朝堂这种地方,是一个玩政治的场所,而政治这东西,绝对不是那些人民公仆、谦谦君子玩得转的。否则,为何包拯、海瑞没有成为一朝宰相而明珠却可以?为何才绝天下的纳兰容若只能成为御前侍卫而司马相如却能够步步高升?
而站在朝堂顶端的皇帝们,无论是多么令人敬仰的千古明君,也不会是一个谦谦君子。文韬武略的刘彻不是,盛世清明的康熙也不是,一手策划实施“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更不是。
第四种皇帝:没实权,没实力
这种皇帝不是一般的郁闷啊,没有实权,也没有争夺实权的头脑和手腕,如果还不能褪下被架空的皇帝身份,那简直就是生不如死了。晋惠帝、顺治、光绪是最好的反面例子。
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又有个聪明狠辣的丑老婆贾南风,没什么好多说的。他懂不懂什么是爱情,还是个问号呢。
顺治和光绪这两个皇帝,一个身处满汉统一的开端,另一个接近大清倒塌的结尾,算是两个可怜人。
顺治在位没多久,一会受多尔衮的钳制,一会又被孝庄指手画脚,实在没握过几天实权。光绪更可怜了,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傀儡,曾经没有任何技术可言的反抗,更是换来了终身的监禁。
但这两个可谓大清史上最窝囊的皇帝,却同时也是最痴情的帝王。福临对董鄂妃的不悔深情,载湉对珍妃的倾心相恋,都是令无数少女艳羡不已的爱情。
这种类型的皇帝,因为自身心里的压抑,能令他们付出真心实意的女子,必然需要有开朗活泼的个性,善解人意的温柔,同时还要能满足他们作为男人的一种被需要被依赖的虚荣心。不谙世事的董鄂妃,真纯热情的珍妃,仿佛一道阳光,射进了皇帝的心中,唤出一道彩虹。
另外,其实还有一种皇帝,不能说完全没有实权,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实力,只是他们真的不适合做皇帝,不仅仅是客观的环境因素,也不全是主观的才能因素,更多的是一种心性使然。比如以神奇的瘦金体和惊世的绘画才能流芳百世的宋徽宗,以及有着“词帝”之称的南唐后主李煜,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实权是有的,脑子也是聪明的,心思又够细密,但就是打心眼里不想做皇帝,令人无奈。
这类帝王对爱情的要求是很高的,漂亮有才华不够,还要心意相通、琴瑟相和,并且要具有较高的生活情趣,懂得享受生活。难,很难,相当难。所以说,李煜能遇到大小周后,从爱情这一点上来看,算是运气极好的了。宋徽宗就没那么好运了,所以就只能随便娶几个女人,然后学习“梅妻鹤子”的林逋,来个“画妻墨子”也挺享受的。(至于那个李师师的轶事是真是假,我不好说,我也不知道,你如果知道,记得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