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看张·爱玲画语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15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临江仙·爱玲
    朱门华贵诞奇女,难得心性如玉。自是追梦傲天下,飘然若仙芝,俯瞰人间事。
    千秋不抵万年才,胡卿惊起寻待。半生甜蜜一世殇,霎那醉成沙,葬情尘埃花。
    ====
    关于张爱玲,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对她陌生,却也没有多少人对她熟悉。要了解一位清高孤僻的旷世才女,不是看看她的文字就可以的。文字可以窥视其人,文字也可以欺骗俗眼。
    按年份来说,爱玲是1995年9月8日才去世的。距今不过14年,而我总感觉她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离我们很远的女子。
    我一直觉得三毛是快乐地绝望着的现代精灵,而爱玲是华丽的老上海里一场寂寞的烟花秀,可她死得比三毛晚了近50年……
    正如安意如所言:“虽然《对照记》中我见过她出国后的照片,但我对她容貌的想象却永远停留在四十年代上海那个衣着绚丽、正大仙容的女子。”
    这点我也深有同感。提起张爱玲,浮现脑海中的便是一个穿着红绸黑镶的旗袍短袄,一手插腰,微微颔首,嘴角带着一抹笑意,冷冷地睨视世界的高傲才女。
    其实我对她没什么研究,看过一些代表作,仅限于《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诸如此类的名篇。也是弥漫在文字里浓郁的那个时代的气息,让我觉得琐碎而糜烂。写字为生的女子难免带有这样的气息。
    喜欢三毛,因为她将人的积极发挥到了极致,却依然悲凉,这样的反差让我觉得很过瘾。而爱玲,从一开始就是俯瞰人间冷眼旁观,她的态度我学不来,尽管很喜欢。三毛的人生观是可以学来的。
    写着写着自己都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要拿三毛和她比呢?也许从才华上来说,三毛是不及爱玲的,但寂寞女子总有一种共通的美,让人留连。
    有些人甘于寂寞的,像爱玲,要干净的生活,华丽的精神。这样的女子似乎拒绝着常人的亲近,亦难理解。通常骄傲优秀的人只有遇上比自己更骄傲优秀的人才会献出最真的感情,比如她对胡兰成。
    在爱情的世界里,一切都没有公理,只要投入了,就没有谁不是受伤者。那段恋情如他们各自的才情一般旷世难寻,所以显得那样突兀而决绝,尘埃里开出美丽异常的情感之花,凋零时随风而散,徒留了痕迹让人们唏嘘。爱玲是凛然的,丢了就是丢了,心再碎也不去缅怀。
    我一向欣赏傲然的性格,尽管自己一般不轻易去接近这样的人,做得不好容易自讨苦吃,可心里也还是止不住喜欢。
    性格决定宿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于是宿命便也不那么容易摆脱。孤独就是一种宿命,才高所以心气高,心气高所以眼界高,眼界高所以难入世,难入世所以易孤独。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文字也是一种宿命,人走了,文永恒。活着时不明白永远有多远,死去后即使被证明了,自己也不会知道。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可以永存,但载体已然变了。这样的永恒对于那个创造了它,而自己本身已经脱离肉体的灵魂来说,是荒谬的,无用的。凡高就是最好的例子。
    爱玲在安静地离开后,她的精神嵌在文字里代代相传时,也早已与她无关。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