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李元秀馆驿拜师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6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十三回李元秀馆驿拜师
康王爷笑道:“既然如此,先生之策出言太早了。”
梁世群:“不然。行之虽在十年以后,则定之当在十年以前。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人之初就学,必定要定将来欲执何业,然后一切学识,一切材料,皆为此业作打算。或从医或经商等等,皆是此理。欲国家立宪,也必须未雨绸缪,方可成就大业。”
康王爷:“如果决定立宪,有什么步骤、顺序呢?”
梁世群:“宪法者,万世不易者也,一切法度之根源也,故当其初立时,不可不精详审慎,而且务止于至善。我已历经十年,慎之又慎,制定一法,惟须待国家人人论之,辩之,难之,责之,然后而昭告天下,共遵此法。当今之计,可分为三大步骤:一是觉民,开明智,二是新民,兴民权,三是民有民治民享……”
康王爷一边听一边沉思。渐渐地,他听不下去了。他需要的是速霸之术,需要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也需要千秋万世的统治。想到这儿,他不禁言道:“先生,当今之世,几国行此制度?”。
梁世群:“普天之下,未尝有也。唯如此,能成不世之功!”
康王爷面带笑意:“既然如此,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不必行之?”
梁世群:“未来之天下,必然是专制之国与立宪之国逐鹿天下。立宪者必胜,专制者必亡。将来之世,大约有四种情况:其一,君主顺时势而立宪法者,则其君安荣,其国宁息。其二,君主不肯立宪,民迫而自立,遂变为民主立宪者,则帝王将沦为百姓。其三,民思立宪,君主不许,而民间又无力革命,乃日以谋刺君相为事者,从此改朝换代。其四,则君民皆不知立宪之美,举国昏蒙,百政废弛,遂为他族夷而灭之者。四者之中,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不待智者而决矣。”
康王爷的心中不禁一凛。但是,他的心中已经对这种立宪兴邦有了一种抵触情绪。他觉得这种制度无法实现他一统天下的梦想,相反会使君权旁落,甚至形同虚设。打天下,就是为了主宰万民,如果变成了虚君,处处受制,还有什么意思呢?就算能够千秋万世,又有什么用呢?……
正在这时,屋外传来了更夫敲打梆子声。四更天。康王爷趁机说道:“梁先生,时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梁世群听罢,点了点头。他知道,立宪制虽新虽科学虽完美,但是对于一个受了专制教育毒害的人来说,对于一个有了深入骨髓的专制文化的君王来说,这个制度无异于天外文章。只有循序渐进,只有锲而不舍,只有机缘巧合,才可能行之以道。
李元秀见状,赶紧起身告辞。康王爷以礼相送,并吩咐人将他二人安置在金亭馆驿。
一路之上,李元秀向梁世群不断地说出心中疑难,梁世群以求教的态度,不耐其烦的一一探讨。
当时的馆驿,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李元秀、梁世群所下榻的为最高级的一种。视其所居与其凡所资用,一如数世富人之宅,繁华至极。
二人刚进入到安排好的房间之内,李元秀忽然说道:“老夫自幼读书,初以为读破万卷书,即能得天下大同之术。孰料,愈读愈糊涂,愈读愈吓人。读到后来,居然发现,字里行间隐藏的大多是吃人之法,愚民之策,篡权之谋,互杀之计。但是,我乃区区布衣,束手无策,思前想后,唯有焚书以救百姓。然而,书岂能尽焚?人又岂能焚之?今日得遇先生,片言数语,令我别开天地。从此后,我愿拜您为师,生死以之。”
说到这儿,李元秀欲跪倒在地,拜梁世群为师。
梁世群赶紧双手相搀:“老先生,您言重了。我不过是读了几天死书,了解些新奇的道理。至于如何将这些道理与这个世界相结合,还需要您多多指教呢!”
李元秀站起身来,眼中闪着泪光:“虽不拜师,但我愿跟随你一起共辅明主,同治国家,成就一番前无古人的大事业!还请您不弃老朽!”
梁世群赶紧说道:“李老先生,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什么遇明君,做贤相,而是将本应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还给人民,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享有上天赋予的某些不可以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真理告诉人民,将时时处处做合格的公民观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听到这儿,李元秀脸不禁一红,自我解嘲地长叹一声:“中毒易,去毒难。看来,真的是任重道远。”
梁世群坚定地说:“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两人又不知不觉地聊了起来。一个是求学若渴,一个是知无不言,不觉东方之既白,雄鸡啼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