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天柱 第7章秦岭探险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6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在卢叔叔家吃过晚餐,林正清早早的爬到了床上,一是白天坐飞机有些累了,二是和卢叔叔也实在没有什么话讲,坐一起就是彼此寒暄,一个不方便多问,一个不方便多说,那气氛别提多尴尬,不如睡觉来的自在。
林正清躺下不一会儿便来了睡意,他睡着了,只是陌生的环境加上连日来的奔波,他根本睡不踏实。迷糊之间,他又一次梦到了那道五彩光柱,看到了父母向他挥着手渐渐模糊的身影,奇怪的是,这次他分明看到了母亲的手里握着一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发出黯淡的褐色的光芒。他想努力去看的清楚一点,他急切的呼喊,但光柱却越转越快,父母便越来越远,直到最后光柱也彻底消失了。他被惊醒了,出了满身的汗,自此便再也没有了睡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了。
他翻身起床,从包里拿出那个紫檀的罗盘,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东西很神秘,但他又不知道神秘在哪里。他不懂罗盘,但他知道他的母亲是个中高手,地质学院里流传着他母亲严若清很多的传说。在那个没有导航没有GPS的时代,她凭着一个罗盘,在四川、山西、青海等地发现了数个矿藏和古墓,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矿藏和古墓中的大多数,凭借当时的探测仪器根本探不出来。
坊间流传着一个典故,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严若清和林廷正两人结伴远赴秦岭,到深山老林中勘探地质,寻找矿藏。在山中穿行了半个月后,补给用尽却一无所获,当两人打算无功而返时,却在一个溪流的源头发现了几条洄游的小黑鱼,这种黑鱼本没有洄游的习性,所以引起了两人的注意。他们用动探仪、钻机等各种专业勘探设备都探不到地下有任何的矿藏信号,林廷正想放弃,但严若清不同意,她觉得黑鱼洄游必要蹊跷,不外乎就是地下磁场或者水温异常的原因,而能导致这两个原因的大概率是附近地下有某种矿石或者其它的异常,她坚持再努力一下。林廷正不同意,吃的用的都已经所剩无几,勉强能维持下山的消耗,况且现在手中的专业设备已经全部用上了也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坚持下去只会弹尽粮绝,把两人置于险地。
严若清环顾四周观察良久,若有所思的说道:“廷正,你看那溪流源头,两棵参天大树后面的巨石像不像一个龙头,水从巨石的凹陷处流出,风水学上叫巨龙吸水,水所溢流之处,必是福气氤张。另外你看这地方环山面水,开口向东,山泽相依,符合八卦中的”艮兑相合“,是典型的福地,依我看来,既然这里有异象,我们就应该探究清楚,给我半天的时间,如果不行我就答应你回去。
林廷正无奈,只得随她,他知道她的倔劲上来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
严若清从挎包里取出一个乌木的盒子,打开,小心翼翼的取出了里面的罗盘。这个罗盘是她的祖父留给她的,紫檀木的,正是现在林正清手里破损的那个。她的祖父是宣统年间生人,少年时机缘巧合学会风水之法,是两广地区鼎鼎大名的风水师,新中国成立前期跟随**跑去了台湾,最后客死他乡,一代风水大师自己都没得善终,实在悲哉。
她端起罗盘拾级而上,向着源头的泉眼走去,每走几步她都要停下来顿上一下,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心灵感应似的,每次停顿,罗盘那海底的指针便微微跳动,而内盘随之也自动转动,仿佛在自动校准。走走停停了大概四五次,指针已经从最开始的正南正北变成了东西方向,及至走到泉眼跟前,已经变成浮针之相。
”廷正,此地显示为浮针,为善阴之地,是一个小龙脉,我觉得此地应该有陵寝。天心针东偏上,开口应在”艮”位。“
”若清,如果真是如此,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范围,我觉得我们写个勘探说明交给学校,剩下的由他们来处理吧?“
”好吧,也只能如此了。“
回到学校后,他们撰写了此次的秦岭勘探报告,交到了学校。学校经过研究后,把信息提供给了国家文物局。后来,文物局派专家去勘探一无所获,于是否定了严若清的报告,此事便暂时搁置了。再后来,直到2000年左右,距离严若清林廷正夫妇已经遇难将近10年之后,这个武侯陵寝因为开山铺路才被发现,严若清的传说便自此流传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