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汉皇重色思倾国 第一节 外甥舅舅一家亲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39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元帝竟宁元年六月,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尊皇太后邛成太后王氏为太皇太后,尊皇后王政君为皇太后。
坚决拥立太子刘骜的史丹升迁为右将军长乐卫尉,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而另外一位太子的主要靠山他大舅舅侍中、卫尉、阳平侯王凤正如起名。老公鸡变凤凰,一举成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请注意,这是我们的霍光大佬死后,汉朝再一次有人拥有了大司马大将军的头衔。
王凤的尊崇可见一斑。
凡事总有例外,还有一位坚定的保太子派重要人物却没有落得什么好果子吃。就是我们的中书令宦官石显大人。
石显虽然名义上被升为长信中太仆,但是由于元帝的去世,他被调离了中书,被一脚提出了权力核心。
时任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王谭为首的监察部门突然良心发现,本着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开始上书猛批石显过往的罪恶。
结果导致石显和家人被发配回原籍。
彻底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石显,这个元帝朝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受不了前后的落差,愤懑成疾,病死在回乡的路上。
可见,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一个人的健康多么重要。
树倒猢狲散,以五鹿充宗为代表的石显派别核心人物一律被踢出京城,到犄角旮旯的边地当地方官去了。不过,能留着吃饭的家伙在,他们就应该烧高香了。
虽说石显已经挂了,但是围绕这位公公的是非却远没有结束。
司隶校尉王尊上书弹劾宰相匡衡和张谭,理由如下:石显在位时,匡衡和张谭尸位素餐,对于石显的所作所为充耳不闻,反而对石显百般谄媚;等石显下台了之后,两人才上来补上一脚,上书猛烈弹劾石显;总体看来,不但无能,而且无耻。
王尊的奏章递上去后,不少大臣都钦佩他的仗义执言,也颇赞成王尊的意见。但是成帝由于初即位,不好立刻就将他爹的宰相和御史大夫这样的大员。
也许您要说了,他王尊自己就干净啊?石显当政的时候他干嘛去了?
您还别说,在这件事情上,王尊还真就挺干净。
什么?您不信?有王尊同志的履历为证。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王尊同学幼年丧父,跟着叔叔们生活。叔叔们很懂得教育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就让王尊从事了一项他力所能及的劳动:放羊。
不过小王尊是个求知欲望很强的孩子,在工作(放羊)之余,偷偷地学习,基础知识学得还算扎实。
在王尊13岁的时候,经过毛遂自荐他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在监狱里做个文书。
虽说职位低了点,但好歹成了公家人,吃上了皇粮。
而且,是金子总会发光。后来王尊因为工作能力出众,在元帝继位的初元年间,已经升为辽西盐官长。
之后王尊当过虢令(宝鸡县长)、护羌将军手下当过校尉,当过益州刺史,最后升为东平国国相。
值得一提的是,王尊在元帝朝是三免三起,在东平国相任上时,直接被面为庶民。
所以从王尊的履历看来,他和石显的确没有什么瓜葛。
至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王尊是个清廉自律而且对国家无限忠诚的同志。
另一方面其实更有说明力:王尊在元帝朝基本上都在当地方官,还不怎么能入我们石显大人的法眼。
成帝即位后,经过王凤的推荐,王尊才担任了司隶校尉,真正进入了中央政府。
王尊当了司隶校尉后,第一件事就是刚才提到的弹劾匡衡等人的奏章。
要说王尊的奏章那是句句在理,可惜时机不对。
匡衡等人见了王尊的奏章,很自觉地一个个主动要求辞职。
可惜成帝不准。
因为成帝刚继位,怎么好立马就对前朝重臣下手?所以成帝反倒以不敬罪(即不尊重前朝老人)将王尊降为高陵令。
估计是因为太郁闷,王尊不久后因病被免职。王尊同志后面戏份还有,暂时按下不表。
处理完了石显,安抚了匡衡等人,成帝开始尽自己作为外甥的义务:封舅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成侯;赐舅谭、商、立、根、逢时爵关内侯。
加上已经被封为阳平侯的王凤,王家总共有了七个侯爷。不知道诸位是否还记得,成帝他外公共有八个儿子,除了早死的次子王曼,都已经当了侯爷。
成帝这外甥当得,绝对没话说!
当然,王氏这样凭借裙带关系鸡犬升天,对汉朝政局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有谏大夫和博士借着点反常的气象状况上书弹劾王家。
是什么气象状况呢?史书记载“夏,四月,黄雾四塞。”
也就是说黄色的大雾四处弥漫,遮天蔽日。
区区在下揣测了一下,估计可能就是一沙尘暴。
当然,弹劾的理由老套:高祖皇帝说了,无功不能封侯,王家这群人寸功皆无,却满门封侯,老天都看不过去了,所以警示陛下。
初掌大权的王凤脸皮还比较薄胆子比较小,给这帮人一吓,立马上书成帝要求辞职。
这是王凤政治生涯第一次遭遇弹劾,请诸君记得他的反应,和以后王凤遭遇弹劾时的反应做一对比。
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人的脾气和胆子,随着权力的增加,那必然是增加的。
不过,我们的成帝一心要当模范外甥,不但没有同意王凤的辞职要求,还下诏安抚王凤。
这外甥和舅舅还真是亲啊!!
这还没完。
在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车骑将军许嘉的女儿被立为后。
需要说明,这个皇后是元帝钦点的。主要是为了悼念他苦命的娘恭哀皇后许平君。
可惜,女儿贵为皇后并不能保住许嘉的地位。
在建始三年,成帝打算把国事全部托付给王凤,于是干脆免了许嘉的车骑将军。
但是允许许嘉特进侯的身份朝见。简言之,许嘉退居二线了,您作为元老有知情权,可以提意见,但是意见别人听不听,就不好说了。
还有就是我们的张谭和匡衡两位老兄,成帝随便找了点理由让他二位回家养老去了。
放眼朝廷,王凤基本上已经是一家独大。
但是,当时朝廷上还有一个姓王的人地位也不可小觑,他姓王名商,时任右将军,与王凤的一个弟弟同名。
由于后面王凤的弟弟王商还有戏份,所以请大家记得此王商非彼王商。
右将军王商其实也是外戚出身,他的爹就是宣帝的舅舅王武。诸位看官要是想不出起来了,可以参见宣帝那章。
王商年少时为太子中庶子,就因为为人肃敬敦厚而被人称道。他爹王武死后,王商以长子身份袭爵。
继承爵位后,王商将家产全部分给了其异母兄弟,并且居丧期间哀伤不已。这一孝行再加上王商一贯的口碑,于是很多朝臣,一致认为王商是个有品有行的的好青年,应当得到重任。
到元帝末年,王商已经位列右将军、光禄大夫。并为刘骜保住太子地位颇为有功。
因此,王商在成帝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低。并且在成帝即位之初,就将王商升为左将军。
王商对王凤把持朝政相当不慢,因此经常向成帝进谏。可惜,疏不间亲,王商的进谏并不能阻止王凤的权柄日益扩大,反倒使得王凤对他日渐不满。
不过不满归不满,一来是建始年间王凤的还没有到看谁不顺眼就灭谁的地步,而来时王商个人威信很高,要动王商也不是易于之事。
这一点,从建始三年的一个突发事件中可见一斑。
那一年,长安城中突然兴起了一个传言:大水将至,长安城即将变成一个水泽之国。
这个传言流传得很快,很广,影响很大。
怎么个大法呢,就是百姓奔走呼告,争着抢着往城外涌,踩踏事件自然再所难免,长安城内一时间老幼呼号,乱作一团。相像不出来的诸君可以参详下时下流行的灾难片里面的场景。
由于事情闹得实在太大,政府就不得不出面了。而且规格很高,我们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汉成帝刘骜同志召集文武百官开始商议对策应对这一百年不遇的大水灾。
身为朝廷领袖的王凤自然是率先发言,王大将军的对策如下:皇帝和太后可以乘坐御船避水,而百姓们,可以让他们登上长安的城墙以暂避洪水。
朝中大臣闻言,个个点头称是,大赞大将军英明。
可惜王商并不买账,虽说王商的看法有点迷信成分,但是面对王凤的权势,能够不盲从,不妥协,却也是难能可贵。
王商的看法如下:自古以来,就是无道之国发大水,也很少有水能漫上城墙的,何况现在是承平盛世?哪里会有什么大水?必然是谣言。如果现在下令让百姓到城头上,纯粹是使百姓白白受到惊吓,徒劳无益!
成帝做皇帝虽然差点,但是脑袋瓜并不笨,听王商说得头头是道,便采纳了王商的建议。并未轻举妄动。
过了一段时间,等事态平息了,大家恍然大悟:果然是谣言。
成帝因为此事对王商更加器重,数次对王商的上书大为赞赏。王凤因为此事在百官面前大失颜面,却也因此更加嫉恨上了王商。
可惜此时的王商处于事业的上升期,王凤的不爽并没有阻碍王商的仕途。在建始四年,匡衡这个老腐儒回家之后,王商继任丞相。
随着王商地位的上升,王凤和他的矛盾也不断升级。
在建始四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考虑到石显大人在元帝朝起到的作用,成帝废除了中书宦官,将尚书定员置为五人,分别是侍曹尚书(主管丞相、御史事务);二千石曹尚书(主官刺史、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管民上书事);客曹尚书(主管外国四夷事)和新加的三公曹尚书(主管刑狱)。
尚书作为帝国核心权力机构的地位愈加稳固。
而太后王政君的王家作为帝国最有权势家族的路程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