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第六节 相煎何太急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512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6、相煎何太急
    接着回主线。
    自从大家结盟之后,燕王旦数十次派人给桑弘羊和长公主以及上官桀父子送来金银财宝,一方面是联络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谋反活动的政治献金。
    兄派和姊派开始行动了。上官桀找人伪造了一份燕王的的奏折,向昭帝狠狠地告了霍光一状。
    上官桀罗列的霍光罪名有二:
    一曰霍光出外校阅郎官及羽林军时,排场堪比皇上出巡,命人清道,驱赶行人,派太官为其预先安排饮食;
    二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二十年而不肯投降,回朝后只不过给了个典属国的官职;而大将军长史杨敞(大家记住他,这个人戏份比较多)并无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另外,霍光还擅自增选大将军府的校尉。霍光独揽大权,为所欲为,不得不令人怀疑是否会做出不利于朝廷的非常之举。因此,为了大汉江山,我愿意交还燕王的印玺,到长安侍卫在皇上左右,可以监督奸臣的行动,以防有变。
    以上两天都是大罪,第一条是为人臣子僭越天子;第二条就更不用说了,就是谋反。这两天随便那条扣到霍光头上,他都受不了。
    然后上官桀挑了个霍光休假的日子,把奏章递了上去。
    够阴险,否则霍光如果在上班,这奏折皇上是看不到的。
    递完奏折,上官桀和桑弘羊就开始张罗着安排人准备去抓霍光并顺便撤了他的职了。
    谁知道这奏折投上去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第二天霍光修完假上朝,当然早就有人把上官桀等人参奏他的事情告诉他了。
    霍光的应对很有:
    他自己猫在武帝赐《周公负成王》图的画室里面,不去正殿见皇上。
    昭帝上了朝,看了一圈,寻思:“大将军哪里去了,今天不是休假完了吗?这是要旷工啊?”
    就问:“大将军哪里去了”
    上官桀得意洋洋地答道:“因为燕王控告大将军,他不敢入殿觐见。”
    昭帝说:“赶紧把他给我弄进来。”
    霍光进了大殿,二话没说,摘了帽子就磕头谢罪。
    昭帝说:“大将军把帽子带上吧,朕知道你是冤枉的。”
    这下不止是霍光奇怪了,恐怕连上官桀等人也要惊出一身冷汗了。
    霍光于是惊奇(可能惊喜更贴切些)地问道:“陛下是怎么知道的呢?”
    昭帝说:“将军去广明校阅郎官,是最近两天的的事。选调校尉以来,也还不到十天,燕王怎么可能这么快知道这些事呢!况且将军如要谋反,也用不着选调什么校尉。”
    这下可是满朝皆惊了,要知道这时候昭帝刚刚十四岁(还是虚岁),就对事情有如此的判断力和解读能力,的确令人惊叹。
    难怪司马光老先生引用了唐代汉史专家李德裕论的评论:“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
    这个评价可是相当之高!
    然后事情对造反派越来越不利了,上奏折的人听说昭帝看出来这个假的。当然二话没说就闪人。昭帝下令严加追捕。
    上官桀心虚了,劝昭帝说:“不过是区区小事,不用穷追不舍地通缉他了吧?”
    昭帝不理视他的建议,继续追捕。
    要说那时候当逃犯是比现在容易,追捕未果。
    估计丫是逃到匈奴那边去了。
    告状不行,上官桀又发动他的党羽在朝中散布不利于霍光的言论。
    这下可把昭帝惹恼了:“大将军是忠臣,受先帝之托辅佐朕。以后有谁诋毁霍光的,一律问罪!”
    经过这几件事情以后,昭帝渐渐对上官家产生了戒备之心。开始和上官桀等人保持距离,而更加亲信霍光。
    很明显,借刀杀人的路子被汉昭帝堵死了。
    所谓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上官桀等人又密谋要以长公主的名义宴请霍光,弄个鸿门宴给霍光下酒。等杀了霍光,再废了昭帝,迎立燕王。
    这么重要的计划,一定要和自己的盟友刘旦通气。刘旦当然很喜欢这个计划,并且许诺事成之后要给上官桀封王。
    刘旦这一计划告诉燕国丞相平(只知道名字,不知道姓),要征求他的意见。
    要说燕国相也算有个明白人,丞相说:“大王以前与刘泽合谋,事情还没开始呢消息就被泄露了。主要是因为刘泽是个好吹牛、好欺凌下属的人。听说左将军上官桀办事一向毛手毛脚,而他儿子车骑将军上官安是年轻骄横,我担心他们与刘泽一样成不了事。退一步说,即使成了,也担心他们事成之后跟咱们玩什么猫腻。”
    刘旦当时已经沉浸在要当皇上的喜悦当中了,哪里还能听得进去不同意见。
    他回应说:“前些日子,有一疑似太子的男子到皇宫门前,自称是前太子,长安城中的百姓就已经闹哄哄的不安定了。霍光那家伙怕出乱子,把军队都调过来保护自己。我可是先帝的长子(刘旦每次都不加定语“活着的里面最大的”),天下人自然是信任我的,到时候肯定没有人反对我!”
    然后刘旦又给自己的大臣们打气:“长公主说了,要成事咱们只需要担心两个人:一个是大将军霍光,另一个就是右将军王莽(就是前面那个王忽他爹)。右将军王莽前一段刚挂,丞相田千秋又有病,也不怎么管事,就剩下霍光一个。我们此次大事必成。你们等着瞧吧,我的话马上就会应验!”
    末了让大臣们收拾好行李,随时准备去长安。
    要说老天爷这次对刘旦还是眷顾了一把---别误会,不是帮他造访成功,而是明白地告诉他造反没戏。
    就在刘旦收拾完行李没多久,他的王宫里面就开始不安生了。
    先是老天开始不停的下雨,长虹垂入王宫院内,把王宫水井里的水给吸干了。
    动物们对灾难的总是有预感的,这次也不例外。
    王宫猪圈里面的猪成群往外拱,把厨房的大灶台都给拱坏了(猪也要造反?先把煮了很多猪同胞的罪恶大灶给毁了);乌鸦和喜鹊在王宫内的树上群殴致死;老鼠们在宫殿门上开party(按照《汉书。五行志》的说法,黄老鼠在端门上咬着自己的尾巴跳舞,刘旦很有保护动物的爱心,让人给老鼠放点酒肉慰劳一下,结果老鼠也不理,跳了一天一夜给累死了……
    其他诸如宫殿门自个关上就打不开了;南城门莫名其妙就着了(怀疑是天火);大风吹坏了城楼拔起了大树……
    更火的是,连陨石都落到了燕国境内。
    你说这么多事,要是搁在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估计就直接上中央十台百科探秘了。搁在科技不怎么发达又有点迷信的汉朝人面前,那个震撼力可想而知。
    于是乎,后宫里面的人个个心惊胆战,燕王刘旦病倒了。
    那会的人比较迷信所以养的门客里都有几个半仙。一个叫吕广的半仙就预言说:“九、十月份的时候燕国可能有兵临城下之灾。朝中有大臣怕是要掉脑袋。”
    刘旦这下更加慌神了,对吕广等半仙说:“谋事不成,现在到处都是不好的兆头,马上又有兵戎之灾,这可如何是好啊?”
    半仙们估计这会都在琢磨该怎么逃跑保命呢,哪有心思管你刘旦的难题啊。
    再说姊派那边,娄子就捅得更大了。
    不幸被燕国丞相言中。上官安可没有打算老老实实地迎立燕王做皇帝,他计划着将燕王刘旦引诱到长安后就做了燕王,然后再废掉汉昭帝,拥立他爹上官桀为皇帝。
    人胆子大是优点,但是胆大无脑绝对是灾难。
    手下人有人问他:“那上官皇后(也就是上官安的闺女)怎么办?”
    上官安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一群猎狗在抓鹿的时候,哪里还有功夫顾及一只小白兔!况且我们现在是因为有皇后而获得今天的地位!将来要是皇后失宠,咱们的好日子怕是就到头了。到那时候的话,就是想做平头老百姓恐怕都不行。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能错过!”
    在下就纳闷了,不知道他那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没成想,上官家准备鸿门宴招待霍光的事情,被长公主的一个家人的父亲名叫燕仓的人知道了。
    燕仓是时任稻田使者(这个官名挺逗吧,大司农的属官,掌管稻田租税),他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顶头上司,时任大司农杨敞。
    杨敞(呵呵,还记得他吧,这时候已经升到大司农了)是个典型的胆小怕事的主,听到这个消息吓得不知所措,也不敢向朝廷奏报。就请病假自己在家休息,想要避开祸事。
    还算他良知未泯,记得自己多少还是位列九卿的两千石高官,临休假前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
    杜延年立刻将此事上报朝廷,要不说昭帝是明君的苗子呢,收到奏报后马上命令丞相田千秋逮捕上官桀父子、丁外人、刘旦在长安的亲信寿西长、孙纵之等人。
    对造反派的扫荡如秋风扫落叶般展开。
    丞相田千秋的属官丞相征事任宫亲手捕杀了上官桀;丞相少史王寿则将上官按骗到丞相府后逮捕归案;其他各相关造反人员也相继伏诛并被灭族。
    长公主自杀。
    四个逮捕反叛者有功的人,稻田使者燕仓、谏大夫杜延年、丞相征事任宫和丞相少史王寿四人位列封侯。
    想想李广打了一辈子仗,到死也没有弄个侯爷当当。这几位的爵位来得这个容易啊。
    真是点背不能怨社会啊。
    消息传到燕国。已江河日下的刘旦这时候完全没有了想法,他想到了曾经劝阻他的燕国丞相平。于是他又招来这位丞相询问意见:“造反的事情已经败漏了,现在还能发兵吗?”
    丞相还是一如既往地明白:“上官桀等人都已经死了,普天之下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不会有人支持我们了,发兵是找死。”当然,他还有后半句话没有说出来:“咱们只能在这等死了。”
    燕王刘旦这个时候的感觉应该是万念俱灰,他在宫中把门客、群臣和妃子通通请来举办告别晚宴。
    宴会中间,刘旦凄惨地唱到:“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言下之意,老子空有造反的抱负,无奈没有人才辅佐啊!
    刘旦的妃子华容夫人为她的夫君伴舞并伴唱:“发纷纷兮窴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
    晚宴气氛的悲凉可想而知,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吃了这顿有没有下顿还真不好说。于是哭泣声此起彼伏。
    而此时,身在长安的霍光和汉昭帝,也再为如何处置刘旦做着最后的权衡。
    刘旦,我们已经给过你一次机会了,这次,不能怪我们。霍光和昭帝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该来的总会来。
    虽然有点迟,但是两道诏书还是送抵燕王刘旦手中,第一道诏书赦免燕国官民以及刘旦的子女(废为庶人);第二道诏书对刘旦勾结外姓意图谋反的大逆不道的行为进行了谴责(潜台词:念在你是皇上至亲,给你留点面子,自己解决吧。)
    于是刘旦用燕王的绶带自缢,刘旦的夫人和手下二十余人追随他而死。
    元凤元年(前80年),汉昭帝下诏:燕王刘旦谥曰刺王,燕国国除。
    到此为止,兄派和姊派两股势力烟消云散。
    霍光在汉朝政坛上的政敌也全部被铲除。而上官皇后则因为是霍光的外孙女且没有参与谋反,不但保全姓名,还保住了皇后的宝座。
    霍光这下子才真正进入到了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的地步。
    燕王长公主之乱后。上官家垮了,桑弘羊死了,又空出了一批官职。于是霍光又提拔了一批人上来。
    右扶风王訢定了桑弘羊的缺,为御史大夫。
    光禄勋张安世(小的时候审老鼠的武帝时著名的酷吏张汤的儿子)提拔为右将军兼光禄勋,作为霍光的副手。
    平叛中立功的杜延年被提升为太仆、右曹、给事中。
    霍光为了进一步保持霍家和皇族的亲密关系,急于想让他的外孙女给昭帝生个儿子。
    以霍光的地位,他的心意不用明说,那些大臣御医们就已经明白霍老大要什么了。
    恰好赶上昭帝身体有些不适,这帮御医大臣们就尚书说:“为了皇上的龙体健康,建议除了皇后外,皇上就不要和后宫别的女人有亲密接触了云云。”
    结果昭帝事实上维持相对于当时很进步的一夫一妻制。但是,可能是由于皇上官后当时年龄太小,因此她还是没有能够为昭帝生下一个儿子。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昭帝进行了加冠仪式,并拜谒汉高祖庙。这标志着昭帝正式成人,准备接受他祖辈传递下来的大汉江山。为了庆贺他的成人礼,汉昭帝下诏免除全国元凤四年和元凤五年的口赋。
    之后的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再次减免当年的口赋30%。
    以昭帝之前表现出的才干和能力,假以时日,相信他必然能够成为一个有为明君。然而很可惜,天不假年。
    也就在元平元年,汉昭帝突然在未央宫驾崩。由于汉昭帝的去世没有任何前兆,因此对于他的死因有三种推测:a、得了急病(病死的);b、因为霍光专权,昭帝一直很抑郁,因此而病死(郁闷死的);c、霍光因为看到昭帝太能干,担心以后控制不住他,所以下黑手把他害死了(被害死的)。这个排名顺序代表同时代表可能行。
    个人认为,推测三是可以排除的。因为从霍光一生的作为来看,他绝对不会是弑君之人。
    况且,如果他真的这么有野心,估计要篡汉也没有什么难度。毕竟以霍光的权势,比之后来篡汉的王莽也是毫不逊色。
    至于昭帝到底是病死的还是郁闷死的,那实在是没法考证了。
    终其一朝,昭帝都在霍光的辅佐下奉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下面是昭帝在位的13年中相关的赈济百姓、减免税赋的政策,共有8次。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要记在霍光的头上,但是昭帝毕竟是最高统治者,也不能完全抹杀他(特别是前77年之后的)在出台这些善政中的作用。
    公元前85年4月,遣使者赈贫民无种、食者。9月,天子诏曰:“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赈贷种食无收责,无令民出今年田租。”
    公元前81年8月,罢椎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减漕三百万石。
    公元前79年7月,令郡国无收敛马口钱,三辅、太常得以菽粟当赋。
    公元前78年2月,罢中牟苑赋贫民赈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
    公元前77年2月,止无漕。无收口赋,三年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
    公元前76年,勿收口赋。
    公元前75年2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令民以菽粟当今年赋。
    公元前74年3月,减口赋钱什三。
    天妒英才啊!
    本节完。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