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入狱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42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雷海清低头忐忑地站在大殿之下,噤若寒蝉。他惶恐地环顾四周,平日里不曾在意的大殿此刻尽显威严,小心翼翼地呼出一口气,默不作声。
    太极殿内金碧辉煌,文武百官手持朝笏静默立着,如同那檐下密布着的蟠龙金柱。
    “大学士即是乱臣邓向山之子,”一人站在殿中央厉声问道,“可曾向皇上如实相告?”
    “邓氏一族谋反一事,大学士……知情?”那人穷追不舍,仿佛已下定决心要置雷海清于死地。
    雷海清瞳孔猛地一缩,却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大殿之上的天子。
    信任!此时此刻,他才懂得信任到底有多重要。
    雷海清残存的一点希望伴随着天子的沉默而破灭,整个太极殿内的文武百官都成了陶制的偶人,连一丝微弱的呼吸声也难以捕捉。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知道眼下的局势——盛宠一时的雷海清怕是要凉了。
    邓氏一族谋反未果,已被满门抄斩,倘若雷海清也是邓氏余孽,必然是在劫难逃。
    谁都不想和这种人扯上关系。
    “微臣……”雷海清沉吟片刻,不得不去面对:“不知情。”
    雷海清的回复,是说给那似乎已经睡着了的天子听。
    “大学士是逆臣邓向山的嫡子,望圣上明鉴!”那人早已预料到了雷海清的反应,索性把一切都丢给拥有决定权的天子。
    一时间,大殿上下只剩下三人。
    天子慵懒地坐在龙椅上,看着殿下两人的争斗。显然,雷海清是那个被掐的无路可退的可怜鬼。
    良久,天子缓缓开口:“爱卿……可如梁将军所言?”
    雷海清一直以为皇上知道他的身世,他虽是邓向山的嫡子,却从小就被邓家当做灾星养在外面,不闻不问。对于邓向山一家,雷海清的印象和当地普通群众一样,只知道他是先朝戍守边关的大将军,立了很多战功,被先皇亲封为晋平王,赐了封地。
    邓向山早年在这块封地上大有作为,整个封地一副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百姓无不称赞,谁知晚年竟因谋反而被满门抄斩。
    人的欲望,到底有多大?
    雷海清此刻并没有什么心情去思考这些人生哲理,他只是担心自己的小命是否能保。担惊受怕之余也感到一丝讽刺——
    凭什么荣华富贵没跟着享用,杀身之祸却要牵连到自己?
    雷海清越想越不是味,却不敢表现出一点可以让别人察觉到的喜怒神色。
    面对天子的质疑,雷海清一时语塞。
    “邓氏谋反一事,大学士必定知情,末将斗胆请求将大学士关入大理寺,严加审问,定能审出一二,其中应该不乏朝中同谋。”梁策像是在审视即将死去的蝼蚁一般瞥了一眼雷海清,正色厉声道。
    雷海清正想着该如何回答皇上的发问,听到梁策这句话,顿时脸色凝重。
    大理寺……那是人去的地方??因为有着变态凶残又花样众多的酷刑而臭名昭著的大理寺,雷海清早有耳闻,只是想不到有一天竟然也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朝中大臣,很少有人被关进过大理寺,进去的也无非只是找个方式落实了罪名,再出来仍然是死路一条,平白多遭了些罪受。
    “梁将军这样,过于草率了吧?”一直如活死人一般的大臣们中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打破了这只有三个人的僵局。
    雷海清循声望去,只见人群中一个体型高挑的少年,无视周围人一副“你不怕死?”的疑问表情,不负众望地加入了这场对于雷海清而言生死攸关的辩论赛。
    少年一身青衣,眉宇之间充斥着英气。
    “大学士从民间被圣上征召入宫时,早已和邓氏一族分居数年。”那少年的声音犹如空谷中的清泉,荡漾在这太极殿内,“梁将军这是借题发挥?”
    雷海清简直要感动哭了!看那少年的衣服颜色,只是个七品小官,在这大堂之上公然与一品大臣作对,实在是勇气可嘉。
    终于有个人站出来替自己说句话了,雷海清甚至觉得这少年的嗓音是他在人间二十五载听过最动听的。
    雷海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再次将破碎一地的希望重新捡起来,寄托于这如人间辉月一般的美少年身上。
    只见那少年从容不迫地从群臣当中走出,一袭青衫的衬托下有如玉树临风。
    “如若真要将大学士关押大理寺,微臣还请圣上三思。”少年义正言辞地说。
    梁策实在是没有料到半道杀出这么一个不要命的,他鄙夷地看着对方,冷冷问道:“林供奉?”
    朝中大臣众多,很多人都只关注这那几个炙手可热的权臣,像林煜辰这样的七品小官,能让他每日来上朝面见圣上已是很大的荣誉了,没人记得他的姓名,再正常不过。
    “正是。”林煜辰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人人都知道你和大学士共事于翰林院,”梁策抿了抿嘴,然后倨傲不逊地说道:“莫不是你有意偏向他?”
    面对这么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他堂堂辅国大将军正一品的级别毫无畏惧。
    “微臣人微言轻,即使向着大学士,”少年微微一笑,“也无济于事。”
    林煜辰听出来了梁策语气里的优越感,索性便顺着这股优越感答道。
    雷海清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切,他一时间竟忘了自己才是这场迫害大战中的主角,主角从他变成了那个从人群中挺身而出的少年,而他却成了一个没心没肺的吃瓜群众。
    少年,我的生死全交给你了,给我挺住!雷海清在心里默默为自己和那少年祈祷。
    “那林供奉也早已知道了大学士是那逆臣的嫡子?”
    梁策是真想不明白,这么卑不足道的小臣,为什么要和自己作对。
    雷海清是邓向山的嫡子,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不过知道的也都装作不知道——雷海清很得皇上器重,谁都不想给自己惹麻烦,去招惹一个正得圣宠的一品大官。况且雷海清平日里为人谦逊儒雅,待人彬彬有礼,只是很少与人交往过于密切。总的来说,雷海清并没有得罪过什么人。
    只是,人红是非多这句话很巧妙的在雷海清身上得到了解释。
    看着雷海清平步青云,自然少不了羡慕嫉妒恨的,但大部分人都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理念,只是在背地里眼红的咬牙切齿,面上并不做出什么出格行为。
    梁策却在众多眼红选手中脱颖而出,身为武官之首,他很是看不惯雷海清一个乡下来的怂包竟然也能和自己平起平坐,从一个山村野夫摇身一变成了翰林院大学士,和他同为一品官。
    “总有一天,我会让他滚回乡下种田。”在雷海清正式封为翰林大学士那一天,梁策暗自思量着,狠狠地朝着册封台上衣着华丽的雷海清猝了一口。
    还没等他找到什么把柄,或者说,他还没想好该怎么栽赃陷害雷海清,战事却先找上他了。
    先朝功臣邓向山不满足先皇赐给他的封地,还觊觎着整个大唐的江山,竟然起兵谋反。
    “奉天承帝,皇帝诏曰,
    “今有邓氏一族,大逆不道,意欲篡位谋权,天地同诛,满门抄斩,
    “今令大将军梁策率十万兵马,前去平反逆臣,
    “钦此。”小太监扯着长腔站在将军府内宣读圣旨,惊起几只停在屋檐上的鸟雀。
    “末将遵旨!”梁策接过圣旨,面无表情的从地上站起来,内心却升起一股微妙的得意——关键时候,还是要武官来镇守江山,而不是那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士。
    小太监又讨好似的看着梁策:“听说这次让大将军出征,是大学士的主意。”
    刚刚升起的一股得意之情瞬间被小太监这句话砸了个稀巴烂。
    那山村野夫还真是看得起自己?自己谄上骄下就算了,如今还想拉扯上他?
    小太监并没有意识到梁策眼底升起的微微怒火,继续奉承道:“大将军,这可是个立大功的好机会。”
    梁策微微阖目,腻味地说道:“有劳公公了。”
    等他率领着十万大军到了邓向山的封国才意识到,这是十万大军是有多么的浪费资源。
    说是谋反,若不是他亲眼所见,根本不会相信这竟然也能称得上谋反。只有不到一万人的队伍死气沉沉地驻扎在封国的入口处,还没等梁策的人马到,就已经全部缴械投降。
    不费一兵一卒,梁策就打了个胜仗。
    这份功劳来的,令梁策羞愧不已。
    等梁策到达邓向山府上时,却发现邓府早已一副衰败残破的迹象,墙上溅着血迹,院内皆是浓重的血腥味……看样子,满门抄斩过了。
    一代功臣就落得了个这样的下场,家中男眷命丧黄泉,运气好的女眷收为官奴。
    梁策在唏嘘邓大将军的悲惨遭遇之余,突然想起来之前听闻雷海清和这邓家有血缘关系。
    于是便在凌州逗留了多天,四处走访,询问着有关雷海清和邓家的关系。终于他打探到了雷海清其实是邓向山的嫡子,不过从小养在外面,血脉上和邓家有着不可否认的关系,但名义上,早已不是邓家的人了。
    天赐良机,梁策带着这令他无比兴奋的结果连夜赶回长安。
    只为此时这一刻,可以在大殿上给雷海清致命一击。
    眼看他就要让雷海清戴上乱臣之子这顶帽子时,却硬生生被人拽了下来,而且还是一个在朝堂之上根本就没有存在感的无名小卒。
    “略有耳闻。”林煜辰没有否认。语毕,他将目光转向龙椅上的天子,九旒冕下,天子面容让人难以捉摸清楚。
    “先打入刑部,待审。”又是一阵静默后,唐钦宗空旷的声音回响在大殿内,稍稍有些气息的大殿又寂寥起来。
    “皇上……”梁策对待这个审判结果显然不是很满意,匆忙喊道。
    未等他说完,唐钦宗便起身离开龙椅,“退朝。”这样的语气,不容任何人置疑。
    梁策见势,只得闭了口。
    雷海清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终于挺过了这千钧一发的境地。
    等等!刚刚皇上说……要把我打入刑部?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