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蒙蒙雨,淡淡风,岸横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0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四章
隐隐头痛,江域皱着眉醒来,又为眼前所见惊到。
上好的梨木桌椅,檀木床板,精致的茶具摆饰,不算豪华,却极致精雅,早晨阳光透入,金晃晃的耀眼。
但问题不在这儿,几乎所有的饰物都是白色,包括床单枕被,皱着眉打开雕花精美的梨木衣柜,白晃晃的颜色差点让江域骂出来。赵昶,你太欺人。
正好哑儿走入,江域皱眉道,“咱们的衣物都没有了吧?”
“啊?我没注意。”哑儿愣了一下,虽说他是童儿,但其实这些事都是江域管的。
叹息一声,随便拿了一件披上,接过哑儿手中脸盆,“收拾一下,待会儿我上昌王府一趟。”
“你要找赵昶?”哑儿惊了一下。
“是,还是快点交接政务的好。”赵昶不是易与之辈,见他满脸的笑就不由戒备,昨天又发生那事……早点交接政务,不见面的好。
结果等他们有过早餐,李旭已在门口等候,“王爷在府衙等着呢。”
暗握一下拳,江域笑道,“我随后就到。”
赵昶在大堂的躺椅上笑眯眯的看江域走入。
江域对不合时宜的斜塌与赵昶身后的美人视而不见,是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功能,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规规矩矩的行礼,“王爷早安。”
“不用多礼。”哈哈一笑,赵昶扶他起来,江域退后一步避开也不在意,又回到躺椅上,笑道,“素闻江域勤于政务,本王也不能落后,早早赶了来。不过这政事还是李旭经手多一些,有事你问他便好。”
李旭早报了一大摞簿子在案前等候。
江域到案前坐下,赵昶笑眯眯的半躺在躺椅上看他。
江域有些尴尬,“王爷有事尽管去忙,不必在此耗费时间。”
“哈,我哪有什么事。不必管我,你忙你的便好。”
江域叹息一声,随了他去。
低头听李旭有条不紊的讲述,不多时竟也忘了赵昶的存在。
赵昶却是看得津津有味。
从没有想过主宰另一个人的衣服打扮是这么令人愉悦的一件事。
也从没有见过一个人如此的适合白色,仅仅是一件衣服,就完全改变了一个人的气质。
现在的江域看起来温润如玉,就算严肃的坐在案前俯案疾书,或皱眉或点头,都有一股挥不去的儒雅,偶尔其钰添茶倒水送笔研磨,友善的一笑,更觉温暖如阳,再加上那么专心专注的神情,竟然有几分圣洁不可侵。
这么看着,想着,笑着,若不是其钰皱着眉推他,他还回不了神。
看一眼窗外,日已正中,李旭早已离开,江域面前摆了三大本记录,正皱眉一一分析。那么认真,赵昶部又起了戏谑心理,放轻脚步走到江域身后,凑到他耳边轻声吐吸,“江域……”
江域一瞬间的的僵硬,直觉往后避去,刚好撞入赵昶怀中,又是好一番惊吓。连连手足无措的退了好几步,江域才连忙道歉,“抱歉抱歉,我,我没有留神。”
留神了我怎么吓你?赵昶回想起胸前的余温,十分满意。“本王在‘醉烟雨’订了酒席,现在也该出发了。江域块整理一下,咱们一炷香后走。”
“王爷,这,这不可。”江域张大了嘴,还没回神。
“当然,你若不想出门,我吩咐人把菜送过来也可。”
“不,不是,王爷……”
赵昶挑起眉,以有些怒了,“怎么?本王请客,知府大人还不愿光临?”
“下官不敢。”唉……
赵昶眉开眼笑的离开,不多时李旭进来,连车轿都备好。
赵昶赵昶,我与你和仇何怨,竟如此逼人?
醉烟雨是西湖边上的一处酒楼,酒楼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湖中,柳丝细细,烟雨蒙蒙,古风古韵的建筑似乎已经有些年代,精雅的摆设,幽雅的环境,虽处闹市,却自有一番桃源风味。
江域到时钟人已落座,今日没有闲杂人,赵昶江域李旭其钰,哑儿也已经落座。江域的座位还在赵昶旁边,另一侧是哑儿,暗自皱眉,仍是告罪坐下。好歹今日已有思想准备,赵昶再如昨天般羞辱也应该能忍的下,不会像昨天一样失态。
看他表情满是戒备,赵昶也不点破,一边吩咐,“上菜。”
桌上已经有几道点心,做工精细,对此没什么研究,也叫不上来名字,但就色香味已够吸引人。
赵昶一边笑道,“杭州一绝便是小吃,无论是蒸的煮的煎的炸的,都很有特色,江域初来乍到,我这东道主可是要一样一样叫你尝过的。”
确实听过杭州名吃,什么糖醋鱼,东坡肉的,但是……江域相信自己笑的难看,“不必劳烦王爷。”
赵昶哈哈一笑,“那里劳烦,我乐意之至。”
菜一道道的上了,十分喜人的各样扮相,赵昶还真的在一旁介绍。
“龙井虾仁,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
“清汤鱼圆,烹调时,将鲢鱼去皮刮肉斩排成茸,加适量盐和水搅匀,再加荤油、姜水再搅打,用瓢羹一次次舀到冷水锅里,加热即成鱼圆;和火腿片、冬菇等配料一起烧熟,火腿如玛瑙,鱼圆似白玉,滑嫩鲜美。”
“西湖醋鱼,又称“叔嫂传珍”,传说是古时嫂嫂给小叔烧过一碗加糖加醋的鱼而来。选用体态适中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将鱼劈成雌雄两爿洗净,烹时用沸水氽熟,掌握好火候,装盘后淋上糖醋芡汁。肉质鲜嫩,酸甜可口,略带醋味。”
“火踵神仙鸭,烹调时,将火腿踵儿和麻婆鸭置于大砂锅内,再放入调料,密封锅盖,用文火炖烧而成。”
“叫化童子鸡,相传,古代有一个流落到江南的叫化子,一天由于饥寒交迫而昏倒,难友为他偷来一只小母鸡却又苦于缺锅少灶,就用泥把鸡饲包起来放入火堆中煨烤,剥开食时,竟意外地发现此鸡香气四溢,味道极好。后来这一方法传到酒楼,经厨师的不断改进,终于成了一道传统名菜。烹调时,将肥嫩越鸡宰杀去净内脏,在鸡身上擦上多种调味品,把用多种佐料烹制的肉丝填满鸡腹,再用鲜荷叶、竹箬壳包扎好,最外层包上酒坛泥,要为上煨烤三四小时即成。”
“东坡肉,选用细皮薄膘五花条肉,用冰糖、酱油作佐料,以绍酒代水,将切成块状的肉置入小葱填底的沙锅,密封上蒸,不走原味,有酥而不碎,肥而不腻。相传,东坡入农家视察,百姓招待他,问他肉是蒸是煮,当时东坡正在作诗,口中念道,‘禾草珍珠透心香’,那农妇却听成‘和草整煮透心香’,便自作聪明的做了,谁之味道竟出奇的好,东坡问了做法,后来浚湖筑堤,杭州百姓为感谢他“抬猪挑酒”,他嘱家人按他的烧肉方法烹制而成并犒劳民工,他们食用了这香酥味美的肉后称它为“东坡肉”。”
赵昶忽然笑了一下,道,“江域克曾听过这道菜的后续?”
江域愣了一下,他不宜人说的欢吗?“没,不曾。”
“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朝廷中的那班奸臣本来就很恨他。这时见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心里更不舒服。其中有一个御史,乔装打扮,到杭州来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苏东坡。那御史到杭州的头一天,在一家馆里吃午饭。堂倌递上菜单,请他点菜。他接到菜单一看,头一样就是‘东坡肉’。他皱起眉头,想了一想,不觉高兴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这头一道菜!’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倒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是同行公认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馆的菜单都收集起来,兴冲冲地回京去了。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他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贪赃枉法,恶事做绝,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皇帝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圣旨,将苏东坡掉职,远远地发配去潭州。”
江域猛地停下筷子,赵昶笑眯眯的看着他,不再说话。
良久,江域才为哑儿夹了一筷子菜,笑道,“王爷不必再介绍,听了许多,江域以有些了解,对王爷感激不尽。”
赵昶顿了顿,感觉有些不舒服,如一拳头打在棉花上,虽然江域的脸仍有变色。转而笑道,“怎么看你一直为哑儿布菜,莫非他才是公子?”
他不说,众人还没注意,只因江域做的太自然,哑儿接受的太理所当然,十分和谐的画面。
江域只是淡笑,“哑儿还是个孩子。”
哑儿抬头瞪了赵昶一眼,继续吃。
赵昶无语。
他虽说了要照顾哑儿,最多不过保证其衣食无缺,而江域照顾的如此周到,他很是欣慰,也便开始认真吃些东西,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