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东江 第二十三章 义州(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9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戚辽在后金大军到来之前把义州的粮草运到了镇江城。义州粮草的到来大大激励了守城东江军的士气,毛文龙甚至亲自前往南门迎接。此时的镇江城已是全城戒严,一队队全副披挂的东江军士兵神情紧张的在城墙上下巡视,城中所有的民夫和壮丁都被发动起来,那些来不及离开的商人也被扣下——他们的物资被充公,他们的商船也是宝贵的战略物资。大敌当前,毛文龙也顾不上所谓的道义,只要能用上的东西,他统统不会放过。
戚辽把义州军民起事的经过简单扼要的讲了一遍,毛文龙听完后,觉得跟一个哗变的军官合作要比跟那些不知好歹的文官合作好得多,起码他们知道什么是当务之急,什么是唇亡齿寒,于是让戚辽再回义州,务必把持住朴淳风这条线,好让他与东江军通力合作。
戚辽拿着铁矛,扫了眼四下里的东江军士兵们,低声道:“毛军门,鞑子这次来势汹汹,镇江城若是守不住,可以暂投义州,我会在那里接应。必要的时候,我会敦促朴将军出兵。”
“求人不如求己啊!”毛文龙道,“就凭义州城里那一两千朝鲜兵,还有那群拿着木棍就上阵的老百姓,能顶什么用?镇江城守不住,义州也守不住。但你务必稳住朴淳风,义州好歹也是一条退路。”
戚辽从毛文龙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更多的则是决然。是啊,如果毛文龙手上有更多人马,如果能多给他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守住镇江城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可现在,据斥候回报,后金军就快到汤站堡,再过一天就能杀到镇江城下。
“你去吧,能跟鞑子好好干上一场,我毛文龙也不枉此生了!”毛文龙面朝北方,想了想,还是没把登莱援兵的事告诉戚辽。他是江湖算命的出生,知道很多事情一旦说出来就会不灵,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找王一宁帮忙,原本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另外,眼下东江军的士气尚高,登莱援兵的消息是他留着的后手,只有在后金攻城最为猛烈,士兵精神行将崩溃之时,他才会把这个消息放出去激励全军。
“毛军门,保重!”戚辽一拱手,转身就走。
“戚辽!”毛文龙喊住了他。
“在!”
“去军需官那儿,多拿些干粮,路上小心。”
戚辽心头泛起一丝暖意,道:“知道了,军门,后会有期!”
险山堡内。
李永芳提着马鞭,面色阴沉的在城墙上踱步,马鞭随着他的步子轻轻摇摆,上面依稀带着暗红的血迹。
“人都去哪里了呢?”李永芳自言自语道。
身后一名魁梧的女真军官大声道:“一定是看额附大军来到,提前跑了!汉人别的不会,就会跑,打了那么多年仗,每次不都是这样!”
“不应该啊不应该,照理险山堡易守难攻,山城中粮草也能支持一阵,就这么跑了,不对啊……”李永芳双眉紧锁,得到游骑急报后,他就觉得偷袭险山堡的绝非一般山贼,山贼是绝对没有这个胆子公然与后金为敌的。难道是辽东明军残部?可根据游骑的报告,奇袭山城的那伙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军容整齐士气高昂,不像是那些士气低落流窜到辽南的散兵游勇。如果放任这样一支队伍在大军背后捣乱,无疑是很危险的。
“一定要把他们找出来!”李永芳望着空荡荡的山城,这些该死的“山贼”,临走还不忘刮一层皮。
“大人,凤凰堡一带并没有发现敌军,他们应该是在我们到来之前就到了东边。”李永芳身后,一位年轻的汉族将领站了出来。东边,就是指从摩天岭连山关南下镇江城大道的东侧。
“你觉得他们是从南边来?”李永芳反问道。
“正是。”
“大军南下在即,他们不集中兵力死守镇江城,反而派兵北上?”
“标下以为,这就是毛文龙高明的地方。”那年轻将领道。
“细细说来。”
那年轻将领侃侃道:“毛文龙派出来的军队不过一二百人,放在我大军面前自然不堪一击,用来守城也是作用有限,但是放出来,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我军主力集结南下,同时还征调了大批汉军民夫随行,这就使千山一带的城堡守备空虚——如果把一二百人集中起来一个堡一个堡的打,他们的机会还是很大的!险山堡就是例子。他们打下城堡后掠夺一空,也不死守,为的就是要流窜作战,不停的骚扰我军后方!”
“好毒的计策!”李永芳一掌拍在城墙上,此次南征,主将是二贝勒阿敏,中军谋划是四贝勒皇太极,努尔哈赤给自己的命令,就是带着汉军和民夫协助作战,一边征集粮草,一边扫荡镇江城外围的明军据点,如果让这一小股流寇继续为祸,那就是自己的失职!
“孙尽忠。”李永芳唤道。
“标下在!”那年轻将领踏前一步。
“你觉得流寇会往哪里去?”
孙尽忠道:“凤凰堡南北南北大道是我军的补给线,有重兵把守,流寇不会对此下手。标下以为,流寇可能会往东去。”
“往东?”
“宽甸六堡!”孙尽忠吐出四个字。
李永芳的眉毛拧得更紧了。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上城头,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大人,南边林子里发现流寇踪迹,我军两支游骑都被消灭,所有的装备马匹都被抢了!”
“南边?”李永芳难以置信的望向孙尽忠。
孙尽忠也是一愣,难道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