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乞擢用林豫札子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09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乞擢用林豫札子
元祐七年十月十四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苏轼札子奏。臣窃谓才难之病,古今所通。朝廷每欲治财赋,除盗贼,干边鄙,兴利除害,常有临事乏人之叹。古人有言:“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用非所养,所养非所用。此古今之通患也。臣伏见承议郎监东排岸司林豫,自为布衣,已有奇节,及其从事,所至有声。其在涟水,屏除群盗,尤著方略。其人勇于立事,常有为国捐躯之意。试之盘错之地,必显利器。伏望圣慈特与量材擢用。若后不如所举,臣等甘伏朝典。取进止。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十月十四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苏轼上奏哲宗皇帝陛下。我私下里以为现在朝廷仍然犯有抵御外寇的人才稀缺弊病,从古到今兵法都是相通的。朝廷每次想整治财政赋税,境内平息盗贼,边关收拾外寇的时候,也经常会一遇到瓶颈就感叹缺乏干练之才。韩非子说过:局势宽松就会宠信沽名钓誉的小人,局势紧急就会使用不怕牺牲的君子。培养出来的人不一定能用上,并且能用得上的人不一定就是在当朝里蓄养的。这是古今相通的隐患。我一直在考察承议郎监东排岸司林豫,亲眼见证了他的事迹,他在还没有当官的时候,节操就已经很奇特了。等到他就职做事的时候,在治理的地方名声远扬。他在涟水担任军使的时候,将当地的盗贼一网打尽,精通兵书战册,更擅长制定作战方略,实战运用。他勇武且行事果断,经常抱有为国捐躯的意愿。如果试着用他镇守内忧外患的边境地带,一定会使他发光发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希望陛下的仁慈能特许他,估量他的才干提拔重用他。如果他日后的行为与我描述的不符合,就按照朝廷的法度来惩治我。当然了,用或者不用都由陛下您说了算。
林豫,字顺之,文韬武略,爱国奇士,北宋名将。顺之是老夫的好朋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六月二十四日,老夫在太湖与他第一次见面,当时老夫在湖州任太守。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八日老夫就职定州知州,十月十七日,老夫锦帽貂裘,与他一起在定州郊外狩猎。老夫与顺之志趣相投,惺惺相惜。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六月四日老夫接到贬书流放惠州。六月六日,顺之不逃避被株连的嫌疑,慷慨愤然的为老夫摆酒送别,还写了一首风格似岳鹏举的词赠与老夫。老夫与顺之痛饮大醉,相互枕在对方的胳膊上睡着了。
章惇非常生气,他心想,这苏轼失势被贬千里之外,惶惶如丧家之犬,怎么还是有人围着他转?
章子厚此时已被恶恨蒙蔽了心智,真是太可惜了。他所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友谊从来都不与利益相关,而是发自内心的心心相惜。
顺之受到了老夫的牵连,六月十六日,章惇向哲宗皇帝进谗言,顺之因为一纸贬书降职内藏副使。他一点也不抱怨后悔,他是位高尚志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