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系列之凌灵 第6章:百花节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750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凌王府内……
“小姐,你看这些花好看吧。”锦儿和袖儿拿着各种各样花给凌灵和依人看。
“挺好看的。”依人看了一眼那些花,想着下一步棋怎样下才好。
“那当然了,今天是百花节嘛!也就是花最盛开的时候,今天外面一定很热闹。”袖儿开心的说。
“百花节?”一听到热闹凌灵就特别有精神。
“对啊,一年一度的百花节,街上一定很热闹。”锦儿解释给凌灵听
“走,我们去看看。”凌灵和依人略有所同的交换眼神,拉着凌灵往外走。
“小姐,要出去的话带上面纱啊。”锦儿和袖儿着急的追着了她们。
街上……
“姐姐你快看,这个好漂亮哦。”凌灵拿着一个画着牡丹的灯笼给依人看。
“姐姐,这个好好吃哦。”凌灵拿着冰糖葫芦开心的说。
“凌灵,你走慢一点。”依人被这个妹妹弄得头昏脑胀的。
“姐姐,你快看,那儿在干什么啊。”凌灵指着一个搭成的舞台,上面写着以诗会友。
“去看看。”依人拉着凌灵往里面挤。
“小姐,等等我们。”锦儿和袖儿着急的追上她们。
“啊……。”凌灵不小心撞上一个人的怀里。
“你没事吧?”南宫天骏好笑的看着眼前这个带着面纱的女孩。
“谢谢你啊。”凌灵友好的向眼前这个帅气的男人道谢。
“凌灵,你没事吧。”依人紧张的看着凌灵。
“我没事,姐姐。”凌灵笑着看着依人紧张的样子。
“你呀,我说了,欲速则不达,老是莽莽撞撞的,现在好了,真撞了。”依人无奈地说。
“姐姐,别气了,气坏了多不值啊。”凌灵撒娇的说。
“是啊,为了你被气坏了,多划不来啊。”依人头疼的说。
“什么嘛?”凌灵噘着嘴说。
“呵呵……。”天骏觉得面纱下的凌灵一定比自己的想象中更惊人,而一旁的南宫天骐,紧盯着依人看。
“各位,今天是我们朱雀国一年一度的赛诗会,今天我们家老爷以十万两黄金作为今天胜出者的奖励。”一个中年男人在舞台上面唠唠叨叨的,接着说些有的没的:“一、前言
花,和宇宙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各种花的绽放,紫嫣红、芬香馥郁,而妆点成缤纷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的生活里,花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春佳节、开会宴客,摆上一盆花,顿觉满室芬芳、生气盎然;开幕祝贺、生日送礼、迎接亲友、探望病患等各种场合,花也是最能表达情意的馈赠礼物。
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花以它的娇丽、芬芳、清净,丰富了大自然与人类的精神生命。
除了花本身的美与香之外,许多文人雅士更将花人格化、神格化,如把高洁的玉兰花称为花之伯夷;把倾心向日的向日葵称为花之伊尹;把污泥不染的莲花称为花之柳下惠;把色泽艳丽无比的牡丹称为人间富贵花。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净、海棠令人艳、杜鹃令人媚、牡丹令人豪、竹令人直、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思;这都是人类依花的气质而付予不同的情感与赞美。
佛教和花也有很深的因缘。佛门称花为「华」,花华不二,献于佛菩萨前的称为「献花」,散布坛场四周的称「散华」。佛教的十供养像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中又以香和花最为普遍。在坛场的供桌上,花更是重要的供品之一。
花是大自然最美的生命,是我们居家最好的装饰,也是人生最佳的点缀。佛经里有许多与花相关的典故和用语,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开见佛、舌灿莲花、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百鸟衔花、梦幻空华、镜花水月、一花一世界、一花开五叶、莲华藏世界等,都使花的精神更加提升。
本篇论文分别从花与佛、花与法、花与人、花与喻、花与境、花与诗、花与医、花与艺八个面向来论述佛教与花的关系。
二、花与佛
佛陀一生,从出生、成道到涅盘,都与花有密切的关系。《释迦如来成道记》里记载,佛陀诞生前,摩耶夫人曾作了一个奇特的梦,她梦见一只雪白的大象衔着一朵白莲花,进入宫殿,在她卧榻周围右绕三匝后,再从她右钻进胎中安住,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接近产期时,摩耶夫人依照印度的习俗,回娘家拘利城待产,途中经过蓝毗尼园,看到无忧树上绽开美丽的花朵,她情不自禁伸手摘取,于是太子就诞生了。
太子诞生时,百花盛开,他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皆生莲花。成道、说法时,常有诸天从空中散下缤纷的天花赞叹、供养,有时候天人也会自身化成天花或花座来供养。涅盘时,天人更以曼陀罗等种种珍贵的花来供养佛陀。
在《大乘宝要义论》中说:
无热恼大池北面有山名五峰,而彼山上有优昙华林。若佛世尊从兜率天宫降生人间入母胎时,彼优昙华而方含蕊。若佛世尊出母胎时,是华增长有开敷相。若佛世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时,彼优昙华开敷茂盛。若佛世尊弃舍寿命及缘行时,是华萎瘁。若佛世尊入涅盘时,是华枝叶及以华果,皆悉雕落。其华分量大若车轮。
这里以优昙华来比喻佛陀出世的稀有难得,也更说明了佛陀应化世间的生命与花的关系。
甚至佛陀此生成佛,也是缘由于他前世以华供佛。根据《佛本行集经》卷三的记载,佛陀前生为一婆罗门弟子,名叫云童,有一次他参访至莲花城,听说燃灯佛将来此说法。云童希望能以鲜花供养燃灯佛,但全城的鲜花已被国王收购一空,云童寻遍全城都找不到一朵花。后来他在井边遇见一位婢女,双手捧着瓶子,瓶中藏着七茎优钵罗花,云童恳切的向她求花,婢女为其至诚感动,答应给他五茎,另留两茎请云童代为献佛,以积自己的功德。不过她提出一个条件,要云童和她共同发愿,两人生生世世有良好的因缘,云童求花心切,便答应她的请求。
云童拿着花赶至城门献花许愿,燃灯佛为他授记无量劫后必可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而此婢女就是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的王妃耶输陀罗之前身;此即是「借花献佛」典故的由来。
另外,在《五灯会元》里,记述佛陀在灵山会上,拿起梵王所献的金色波罗花示众,当时大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于是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是有名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后人也以此作为禅宗传法的开始。
除了佛陀,诸佛菩萨说法时,也常有来自四方的妙华供养,如《无量寿经》所言:
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披览经典,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佛是以花为名,如杂宝华严佛、金华佛、华生佛、华盖佛……在佛国世界里,佛与佛之间也常以花供养馈赠,彼此以花相互问好。
花是佛门最受欢迎的物品;供花象征着信仰的虔敬,具有无比殊胜的功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到香花供佛,能得十种功德:
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遍诸方所。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盘。
《撰集百缘经》记载有位采花人以所采之花,作成花?供佛供塔,死后得生天。《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里,为国王采花的仆役,甘冒被诛杀的危险,诚心以花供佛,而蒙佛授记未来成佛。《贤愚经》中说一男子以花供僧,感得来世出生时,家中满布天华。《释氏六帖》也有「花能续寿」的记载。凡此以花供佛而得妙果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花的清净、柔软、美丽,最能代表虔诚恭敬的心,因此,花不但可作为佛菩萨圣洁的象征,也是佛教徒与诸佛菩萨之间沟通的桥梁。
三、花与法
花与佛有许多因缘,花与法的关系更是密切。大乘佛教重要的经典《妙法莲华经》,其经名即是以莲花的洁白完美,来比喻教法的微妙无上。本经的梵语原名是「萨昙芬陀利修多罗」(saddharma-pundarika-sutra),「萨昙」(saddharma)中文意思是妙法,「芬陀利」(pundarika)是白莲花,将妙法与莲华结合,意味妙法本来清净,如同莲花入污泥而不染。一般的植物都是先开花,花落之后才会结成果实,莲花却是花果同时,也是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
另外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之「华严」含有以「华」作「庄严」之意,在此,「华严」是「因」,「佛」为「果」,意思是菩萨修行四摄、六度等功德之因,最后必能成就佛果。他面壁坐禅九年之后,传法给慧可,告诉他「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并念了一首偈: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此传法偈被称为「花偈」。接下来的传法偈就让各位来说吧。”终于这个欠扁的家伙说完了。
“你会吗?”凌灵问天骏。
“你呢?”天骏反问凌灵。
“当然。”凌灵骄傲地说。
“二祖慧可: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
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三祖僧璨: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
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四祖道信: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信合,当生生不生。
五祖弘忍: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六祖慧能: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这里的每首传法偈,都是以花果的无常空性,作为契证的法印。”凌灵站在最前面说。
“好,说的好。”一个老年人拍掌叫好。
“好样的,凌灵。”依人也不禁为凌灵的记忆里感到佩服。
“不错,姑娘好文采。”天骏也拍手叫好。
“《阿毗昙毗婆沙论》里也以树的枝干、根、花来说明十二因缘法:
如树有根有体有花有果。无明行是其根,识名色六入触受是其体,爱取有是其花,生老死是其果。此十二支缘,或有花有果或无花无果。有花有果者,谓凡夫学人;无花无果者,谓阿罗汉。
艳丽娇美的花朵惹人怜爱,甚至摘取以便时时欣赏。在三世两重的十二缘起论中,以花朵来比喻有情众生对各种境界的贪爱、染着、执取,实是非常贴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比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花开花谢,瞬息生灭,不也是如此吗?
《杂阿含经》说「凡盛必有衰,以衰为究竟……如树无花实,颜貌转枯尽,色力亦复然,如花转萎悴,我今亦复尔。」也是以花来诠释世事的无常。
在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法门中,六度波罗蜜是重要的修行方法。从一朵中也可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一)布施?花开展现美丽的姿容,令人一见心生愉悦,带给人欢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二)持戒:花总在一定的时节、范围绽放,不像葛藤会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不侵犯别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三)忍辱?花开须经种子深埋土里,一段时日的蕴育,其间必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而后抽芽。甚至开花后,还要耐得住风霜雨雪,乃至蜂蝶采蜜时的伤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四)精进?一朵花,不管花期长短、久暂,总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美味,展现它最美的一面。即使谢了,仍旧化作泥土、肥料,为来年的成长做准备,甚至留下种子,为继起的生命而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进的精神。
(五)禅定?花,静静地开放,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六)般若?花有各种颜色、大小、香味,千变万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蕴含无限的智慧。
《维摩经‧;佛道品》中,描述维摩居士在他广植花卉、清净妙丽的花园里,有「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更有「七净华」遍熏其身,这里以华比喻七种净德,即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分别道净、行断知见净、涅盘净。
另外,《华严经》里的华藏世界,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着微尘数的世界,所以又称莲华藏世界。作为华藏世界的中心,莲华便具有特殊的意涵。《华严经探玄记》中记载:
华有十义,所表亦尔,一微妙义,以微妙作为花义,表示佛行佛德离于粗相,故说华为严。二开敷义,表示开放殊荣,令人进入觉性故。三端正义,表示圆满德相具足故。四芬馥义,表示德香普熏益自他故。五适悦义,表示德乐欢喜不会厌离故。六巧成义,表示所修的德相善巧皆能成就故。七光净义,表示永断灾障极其清净故。八庄饰义,表示依胜因庄严本性故。九引果义,表示此因能结成佛果故。十不染义,表示处世不染如莲华故。
而《大日经疏》说的「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此净心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又是将花向上提升至另一层次的精神意义了。
禅林用语中,有以「白马入芦花」说明超越彼此分别思量的境界。当白马走入芦花丛里,视觉上两种白色浑然合一,因此转指泯除人我、大小、高低、美丑等种种分别见解的境界。
唐代的大珠慧海说:「青青翠竹,尽是妙谛;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乘佛教里也有「无情有性」、「草木成佛」的看法。何况花本身具有千变万化、引人瞑想思惟的特质,可以说花不只庄严世界,更具体而微地展现了佛陀的教法。
四、花与人
大部分的人都喜欢花,不过,不同国家的人,对花所爱也不同,如义大利人忌用菊花为商标,因为每当菊花盛开,正是人们扫墓的时节;日本人忌荷花爱樱花、荷兰人爱郁金香、泰国人爱睡莲等。
花常用来形容女人的美貌,如花容月貌、闭月羞花、芙蓉如面……,因此中国女人的名字中也常带有花名,如樊梨花、穆桂英、花木兰等。
佛陀时代著名的末利夫人,即是和末利花有密切的关系。她原名黄头,是摩诃男的婢女,由于她以饭食供养佛陀的功德,而脱离婢女身,成为波斯匿王的夫人。因为她曾看守末利(摩利迦)园,被称为末利夫人。其他还有藏密始祖莲花生大士、貌美如花的莲华色比丘尼、佛陀前生的莲华王太子等,他们也是以花为名。
花不但美丽,令人赏心悦目,也常是祈福消灾时的用品。《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叙述南齐武帝之子晋安王萧子懋,从小即非常孝顺。他曾因母亲病重,请僧人为其母祈福。当他看到供在佛前的莲花经过三天仍然鲜丽不萎,便涕泣礼佛祈愿:「如果我母亲能痊愈,请佛力加持,让此莲花至法会结束都不雕谢。」果然七天法会圆满后,莲花不但如盛开般鲜红,茎部还冒出一些根须,他母亲也很快就复原了。
《那先比丘经》也记载有位四肢全无的小孩,费力取得一枝莲花献给佛陀,佛陀便告诉他的弟子:「这位没有手脚的孩子,经过九十一劫的轮回之后,再也不会堕入地狱道或畜生道、饿鬼道,他将生于天上。天上的寿命结束后,还会重新做人。」这也是因花而祈得福报的感应。
除了心花一瓣,代表无限诚意之外。人类更依花的生长环境及特质,给予不同的诠释,甚至拟人化。宋朝诗人林逋喜爱梅花的孤傲清高、不同流俗,而「以梅为妻」,偕之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宋儒周敦颐的〈爱莲说〉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中说明他喜欢莲花的原因,并以菊花比喻隐士,牡丹如同富贵之人,莲花代表君子。陶渊明将花与人的性格、身份作了巧妙的结合。
佛教里也有不少和花相关的事例。《撰集百缘经》记载,有位卖花人有一次将花送到波斯匿王的王宫之后,自己留了一朵想拿到市场卖。路上遇见一位外道要跟他买这朵花,外道才掏出钱,须达长者也出现在他面前,抢着买这朵花,于是两人竞标出价到百千两金子,仍不罢休。卖花人觉得很疑惑,问他们为何要买花。外道说:「为了供养那罗延天,以求福佑。」须达长者说:「为了供养众人敬仰、三界之尊的佛陀。」卖花人一听,便说:「花不卖了,我要自己去供养佛陀!」这位卖花人因花而能见佛供佛,并发愿以此散花的善根功德,来世能为盲冥众生作眼目。
佛陀制定比丘不应着花?璎珞,不过,花在僧人的修行生活中也占有不少份量。须菩提尊者有次在岩中禅坐,正入空三昧时,从天上降下雨花。须菩提问道:「空中雨花赞叹,是什么人?」天人说:「我是天帝释。」尊者说:「你为何赞叹?」天人回答:「我敬重尊者善说般若波罗蜜多。」尊者说:「我于般若,未尝说一字,你为何赞叹?」天帝释说:「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般若。」
这里即是用花来表示对僧人修行境界的赞叹。
《维摩经‧;观众生品》也记载,有一次维摩居士说法,天女「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在场的小乘弟子们费了九牛二虎的神力,仍不能挥去身上的花。天女于是借机告诉他们,花本身无如法或不如法,花的有着不着,有坠不坠,都是他们自己的妄心分别所致。在这个故事中,以花来象征修行者生命觉悟的层次。
《碧岩录》第三十六则叙述长沙景岑禅师与首座的机缘对话:
长沙一日游山,归至门首,首座问:「和尚什么处去来?」沙云:「游山来。」首座云:「到什么处来?」沙云:「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云:「大似春意。」沙云:「也胜秋露滴芙蕖。」
此公案中,藉游山之态度来隐喻生活态度。随芳草以去,显示天地的自然悠哉,无丝毫计较;逐落花而回,显示住于无所住处,去来任运。又首座以「大似春意」一语,认为景岑只是追随春意而已;景岑答以「也胜秋露滴芙蕖」,则说自己已超越秋露滴芙蕖之枯淡,而领受洋溢春风。
无论是欣赏、供奉、祈福、赞颂或当作说法悟道的因缘,花和人们的生活可说是息息相关。拿破仑曾说:「不生花的地方,人类无法生活。」花本身具有真善美的特性,不管我们在意与否,它总是如如自在地为人间带来色彩和香味,更引发许多人对生命的体悟及开启心田的智慧。
五、花与喻
花既然是大自然送给人类最丰富、最美丽的礼物,人类也凭智慧将其淋漓尽致、尽情地运用。凡人物情境、言行举止,乃至交际往来、待人处事、赞誉诋毁等等,都能以花为喻作贴切的形容。
如比喻朋友交情的契合为「金兰之交」;比喻优秀子弟为「芝兰玉树」;说明一个人只要诚信,自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用不着多说话为「桃李不言」;比喻在困境中忽逢生机是「柳暗花明」、「枯树生花」;水性柔而随处流动,杨花轻而到处飘浮,人们就以「水性杨花」形容荡妇没有贞节;形容文人才思横溢为「梦笔生花」;说话华而不实为「花言巧语」;事物短暂或不常见为「昙花一现」……,有人以十种花比喻十种朋友。”那个中年男人又在长篇大论。
“兰花-芳友梅花-清友
瑞香-殊友莲花-净友
桃花-禅友蜡梅-奇友
菊花-佳友桂花-仙友
海棠-名友荼蘼-韵友”天骏一下就说出了答案。看向凌灵,凌灵正开心的拽着他的衣服。
“你好厉害哦。”凌灵开心的笑着说。
诗会结束后,那十万两黄金当然是落到凌灵的口袋中咯,在这当中,依人也出了一半的力气,天骐对依人的好感也倍加了。
“姐姐,这些钱我们要来干嘛?”凌灵看着被袖儿拿走的钱不解的说。
“不知道,但可以买很多东西。”依人肯定地说。
“依人姑娘的文采真是让人惊讶啊。”天骐赞赏的说。
“谢谢。”依人也对天骐有少许的好感。
“哎,你干嘛拉我啊。”凌灵不解的看着拉着自己走的天骏。
“你没看到我弟弟和你姐姐吗?”天骏不仅为凌灵的不识务感到无奈。
“你是说你弟弟喜欢我姐姐,呵呵……,姐姐好像也对他有意思耶,那我大发慈悲不打扰他们了,呵呵……。”凌灵笑着说。
“你啊。”天骏笑着摇头。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凌灵忽然想起来说。
“南宫天骏,我弟弟叫南宫天骐,你叫凌灵。”天骏认真地说。
“哦,嗯,那我们现在继续去逛逛吧。”凌灵不等天骏说完就拉着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