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漫漫南下路 056 赈灾(中)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5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很快,城门口就多了几张桌椅,城里的医匠们都被请来坐镇,然后有羽林军骑马在灾民中大喊:“想入城者到城门口排队,需由医匠检查身体,身体无恙方可入城。”
话一传开,灾民们纷纷动了起来,往城门口跑去,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进城,只知道在城外没有吃没有穿,甚至连片遮风挡雨的瓦片都没有,要是这么过一夜,人非得冻死饿死不可。
有羽林军手持刀枪维持秩序,倒是没有灾民敢无视秩序,偶尔有人想插队,也被眼尖的羽林军揪了出来。
“再有下次,就别想踏入这道城门!”这威胁还是很有效的,之后无一人敢藐视规则。
李煦在城墙上吹了半个时辰的风才等来了余杭的官员,这些官员昨日被吓得不轻,本来听说顺王离开了,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里休养,结果就被人从床上挖起来了,传的还是顺王的命令。
来的路上,他们还以为是顺王变卦了,准备拿他们开刀,一路心惊胆战地走过来,见到城门口的热闹情景反而呆住了。
“这是……”
李煦让他们上来,一群穿着官服的官员出现在城墙上,立即被底下的灾民发现了,有人立即下跪叩拜,大声喊:“青天老爷啊……”
李煦幽幽地问道:“不知众位大人此时有何感想,又有何对策来安置这些灾民?”
有人小心翼翼地回答:“秉王爷,余杭今年遭了洪灾,收获不丰,粮仓存粮并不多,怕是……”
“哦?今年遭了灾啊,那去年呢?”李煦好笑地看着那名官员,他摆摆手,指了指那个年轻的县丞,“本王记得你,你来说。”
那年轻县丞诧异地看过来,然后上前一步,说:“回王爷,去年风调雨顺,但……一大半的粮食都被郡守府征收上去了,余杭并无多少存粮。”
李煦气笑了:“风调雨顺时征收一大半?那不知今年又征收了多少?往年这可有定例?”
“并无。”一句话,全凭郡守大人高兴,他想要粮的时候,你们就得给,否则别怪他动手抢。
“好的很,那不知扬州府的粮仓里有多少粮,本王手书一份,你派几个骑兵速速送去扬州府,找万郡守要粮。”
那年轻县丞抬头看了李煦一眼,目光复杂,带着一丝嘲弄,显然不看好李煦的所作所为。
李煦靠近他,问:“你是觉得本王疯了,还是觉得万郡守会抗命?”
“微臣不敢。”
“呵,不急,事情要一步一步做,先把底下的灾民安置好了再说。”
“可是……粮食……如此多灾民,余杭供养不起。”
“那就先找本地乡绅富豪借一些。”
年轻县丞又看了李煦一眼,神色一如既往的嘲弄,“怕是有些困难。”
李煦却觉得是他傻,“你觉得本王出马,会有人不肯借粮?”
年轻县丞保守地回答:“王爷身份贵重是不假,但乡绅们也许各有拒绝的理由。”
“那就试试看吧。”
李煦见其他官员一个个无动于衷地站在城墙上,仿佛底下聚拢的灾民都是一群蝼蚁,于是给他们都分派了活计。
“分出两个人去登记灾民信息,籍贯、年龄、家中人口、以何为生、有何特长,都登记清楚给本王过目。”
“分两个人去督促城外搭建的大棚,还有灾民入城后的管理、他们的吃穿,善后的一切事宜都自个领一块任务去做,不用本王一一点名指派吧?”
李煦目光一扫,根本不用多说话,官员们立即点头应承下来,见识过顺王杀人的本领,他们觉得,做点事情也没什么好怕的,而且赈灾嘛,哪一年不在做,这些手续也都是做熟了的。
等那些人都下去了,李煦问年轻县丞:“你的姓名。”
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回答:“下官乔安。”
李煦诧异地看向他,“乔安啊,那乔县令可是你本家?”
年轻人脸上露出几分鄙夷来,“只是巧合罢了,下官与乔县令并无任何关系。”
李煦是不太信的,不过暂时不打算追究这个,“本王也给你个任务,去写一份灾后赈灾的策论来,要有理有据,不要华而不实的东西。”
乔安不太服气,“任何官员都知道赈灾的法子,可要落实就得有钱有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官写的再好,无钱无粮也是空话。”
“所以本王的意思是让你写有用的东西,听不懂吗?”这书呆子怕是走后门才上任的吧?
乔安愤怒地看着他,却没跟李煦顶嘴,施施然地行了礼然后甩袖走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听话的孩子。
等乔安离开,李煦也下了城墙,迎面见刘树快马赶来,怀抱期望地问:“如何,乔瑞家中抄出了多少东西?”
刘树跳下马,从怀里掏出一份清单递给李煦,气呼呼地说:“这乔瑞真是贪官污吏,家中金银成箱,粮食满仓,比咱们的日子好过多了。”
老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乔瑞不知道当了几年的官,而且一看就不是清官,累积下来的财富确实比较惊人。
这么一想,李煦突然就想知道,南越寇家世代为官,家里是不是也金山银山地堆着呢?
“阿嚏!”南越的某个山林里,一个身着软甲的年轻人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小声骂道:“他娘的,这种日子没法过了,冻死个人了,快让人去前头探探路,本将军这次一定要灭了这群蛮夷!”
李煦大致算了算从乔家抄出来的粮食和金银能用几天,越算越心惊,这么庞大的财产竟然只能让这些灾民安热度过半个月,而且这还是算上金银能够买到粮食的情况。
李煦以前当老总,知道每个月的员工工资福利支出是多少,但却不知道他名下的员工一天要吃多少米,要喝多少水,要穿几件衣服,真正落实到细节上,他发现自己对民生的了解还不够。
眼下涌进城的灾民有上千人,这些人目前最缺的就是粮食和保暖的衣裳,还有可供他们取暖的木柴,上千人一天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字。
“先把乔家所有的粮食都归入粮仓,再让管理粮仓的小吏算个数字给我,每人每天该吃多少粮食由他掌握,告诉他,只要灾民中无一人饿死,本王重重有赏。”
一个管着粮仓的小吏哪里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承担如此重任,吓得六神无主,好在粮食是他精通的东西,只要静下心来算一算,也不是很难,难的是,他要如何安排这每日出仓的粮食,多了粮仓供应不上,少了势必有人挨饿。
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李煦深知这一点,他一个人不可能包揽所有的活,一个完整的企业要运作起来肯定需要不同岗位的人,余杭县如今也是这样,任何一个小人物都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见灾民被安置妥当,李煦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粮食的后续供应,借粮势在必行。
“林统领在城中维持秩序,余杭所有衙门的衙役都归你调遣,所有羽林军随本王去借粮。”
浩浩荡荡的队伍驶出城门,一部分见到这阵势还以为是顺王要丢下这个摊子跑路了,等听说他是去借粮,也露出同乔安一样的表情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想:王爷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是不理解这民间的弯弯道道,只当自己亮出身份就能千呼百应,可惜啊,谁会在乎一个落魄王爷的脸面呢?
这话没人敢对李煦说,李煦心里却门儿清,他没有自信到以为自己凭一张脸一个名字就能要到粮食,他靠的是身后的羽林军,以及他们手中的兵器,当然,能用钱解决他肯定不动用武力。
敲开一名富户的门,李煦说明了来意,又拿出一部分从乔家抄来的金银,只说要购粮。
家有存粮的商户都知道,遇到天灾,粮食短缺,他们更不会轻易卖粮,一来自己家需要多屯些,二来,这粮食的价格一天天地涨,傻瓜才会卖。
当一尊大佛杵在他们家里,说要用市价买他们家的粮食时,是点头还是摇头呢?
张家大郎碍于李煦的身份,没有立即拒绝,只是说自己家中也缺粮,今年雨水太多,粮食减产,他又有一家老小要养,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来。
李煦漫不经心地喝着茶,听他说完才开口:“这世道艰难啊,本王也是看不过眼才接了这么个烂摊子,但本王无钱无粮,好在从乔家抄出了些金银,这才厚着脸皮来买粮,既然张兄不想卖,那本王去下一家得了。”
听他提起乔家,张大郎心虚了下,他每年都给乔县令送一大笔钱,说不定顺王查抄出来的金银里就有他家的,而且他记得,他当初送了一座玉石摆件给乔瑞,底下刻了他的姓氏,这要是被发现,自己难保不被牵连。
而且他一早接到消息,那乔县令昨夜被顺王砍了脑袋,其中细节他不得而知,但敢出手杀人,这位顺王的胆量就不会是个小的。
作者闲话:
求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