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无逸斋(三)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7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胤祯见过众兄弟后,回身走到了十三阿哥后面的一张书桌前坐下,心想总算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可他屁股还没做热,就看到两位师傅已经并肩进了书斋,其中一个师傅留着山羊胡,年纪在五十岁左右,开口就是之乎者也的。胤祯知道这人定然就是汉文师傅汤斌。另一个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粗膀原肩的汉子人必定是满文师傅达哈塔了,他族姓佟佳。不知道他跟过世了的孝懿仁皇后有着什么关系呢。
众皇子一看师傅来了都放下了手中的课本,纷纷离座请安,师傅们也依礼回礼。
胤祯在跟着他的哥哥们一起给师傅们行礼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座椅上。因为他年纪还没有正式启蒙,所以不和那几位年长的哥哥一起读书,而是和十三阿哥一起跟着顾八代师傅一起练习基本功—描红。所谓描红就是在师傅写好了的字帖上面附上一张米浆纸,然后一笔一划的描下来,最后师傅再把阿哥们写的字帖都拿到自己的书桌上,仔细检查阿哥们写的是否有错字,漏字。
初次接触书法的胤祯感到这个方法实在是太有趣了,他先是歪过头看着邻桌的十三阿哥描了几个字后,随后自己拿起毛笔来也想写个字玩玩。或许是他初次拿毛笔,还不怎么能掌握好稳头,一失手就把墨汁都甩到了刚巧路过此地的师傅顾八代脸上了,顾八代顿时脸色跟白纸一样惨白,他愣在原地好半天没回过神来。而在一旁描千字书的十三阿哥似乎也感到了不对劲,他抬头看到顾八代的脸色后不禁也吓了一跳,连忙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有些惊讶的看着他们。
“哎呀,老顾。你这是怎么了啊?脸上弄得跟花猫似的,哈哈。”旁边在教授其他阿哥古文的汤斌不经意间瞥到顾八代的脸后,虽也大吃一惊,但他不动声色地走到顾八代身边悄声说。
“没什么,我出去一下洗把脸后再进来,劳烦您先替我看着这两位阿哥爷。”顾八代平时为人就极爱素净,他从衣袖里抽出手帕擦拭着脸上的墨汁后低着头向院子里的侧屋走去。
顾八代刚走,胤祯回想着顾师傅刚才的丑态,便忍不住偷着笑了。不巧的竟被眼尖的汤斌看到了,只见汤斌从容不迫的走到了胤祯的面前,含笑着道;“十四阿哥好兴致啊!老臣虽不才,但是却很想给阿哥爷说个故事听。”
胤祯想了想,才说;“讲故事?好啊,那就有请师傅给学生讲个吧。”
汤斌摸了摸他的山羊胡,笑了笑道;“程颢、程颐兄弟俩是赵宋的理学大家。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一日,他和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就站在屋外等候,最后等程颐睁开眼睛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可他二人仍然站在那里不肯离去。说到这里故事就讲完了,老臣想问问十四阿哥,这二人为什么要站在雪地如此之久呢?”
虽然胤祯骨子里就对这些古代谚语故事不了解,但是他能看出汤斌其实已经面露不悦了,不过是碍于儒者的面子,极力忍压肚子里的怒气罢了。胤祯也是个聪明孩子,他知道不能再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做文章了,连忙侧过脸求救似的看了旁边的十三阿哥一眼。
十三阿哥看到他的求救信号后,连忙说;“汤师傅,学生想是不是这二人是非常的敬仰程老先生的学识渊博才不肯离去的呢。”
汤斌听后叹了一口气后,才道;“十三阿哥毕竟比十四阿哥年长了两岁,基本算是答对了。这样吧,我再说一个故事,请十四阿哥自己考虑,不要再问旁人了。古人常常把子贡以太阳、月亮喻孔子,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六年。”
胤祯这才反应过来,心想闹半天这老头一直在围绕着尊师重教上做文章呢,怪不得会主动提出给自己要故事听。敢情是在故事里伏了这么一笔啊,真是又狡猾又可恶的老头啊。
胤祯突然恭敬地站起来,面带愧疚的对汤斌道;“方才是学生唐突了,等顾师傅回来学生就去赔礼道歉。”
汤斌总算是舒了口气,笑着对胤祯说;“孺子可教也,可教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