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6)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0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杭州巡抚黄宗汉事先了解到,浙江漕粮原本三月运出,如今已是九月还未启运,于是他一到任立刻便把代理巡抚的藩台椿寿招过来,名为了解情况,暗里索要四万两银子。
浙江今年五月开始一滴雨也没有下过,河道淤堵严重,这条运河,南起杭州,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达京城,全程一千多公里,为大清带来一百五十年的昌盛,如今黄河河底淤积,高过屋脊,全靠两岸加固堤防,“春水船如天上行!”就是此时真实写照,受黄河的拖累,运河的淤积几乎成为绝症。
椿寿代理巡抚期间还真是倒霉,又赶上太平军作乱,因此朝廷提出变革,将河运改为海运,江苏的苏州、松江和太湖已经改为海运,浙江则是试点。
漕运已然耽搁,若是上司肯为他说话,陈述是天灾的因素造成的,或许只会小惩大诫罢了,否则延误上供的漕米,将是严重的惩罚。
椿寿也是从三品大员,尤其又是旗人,所以相当傲气,对于黄宗汉的威胁置之不理,于是黄宗汉怀恨在心。
这日黄宗汉再次将他招来,问道,“漕运的事情进展如何?”
椿寿心中一紧道,“回禀大人,今年的漕运无论如何都要担处分了?”
黄宗汉原本长着一副很长的马脸,一对凸起的金鱼眼,双颊塌陷,这时脸色一沉更加吓人,“嗯?”他鼻孔中发出声音,椿寿顿时浑身一抖,心生怯意,“谁担处分啊?”
椿寿胆战心惊道,“当,当然是司里。”
黄宗汉埋下伏笔道,“这也不是担责任的事?”
他话语一转问道,“你倒是说说看,为何延误?”
“不是已经禀报过吗?天旱河道堵塞!”此时椿寿有些理直气壮。
黄宗汉冷笑一声道,“干旱是五月开始的,请问,漕米应何时启运?何时过淮?何时回空?”
一连串的反问把椿寿咽得哑口无言。
漕米启运朝廷是有规定的,每年三月前后发出,四月必定驶出淮河,于下半年返回维修,也就是回空,都有明确规定,这样才不会耽误明年的漕运。
椿寿冷汗直流不再言语。
可是黄宗汉得理不饶人,再次逼问,“你倒是说啊!”
椿寿抹了一把汗水,吞吞吐吐辩解道,“回,回禀大人,一来,受黄河的影响,运河实在是淤积,无法承载过多粮食,二来,改了海运,负责运送的漕丁门百般刁难,致使延误,还有就是洪杨闹事,使征粮困难!”
“噢!那么苏州为何运到了?”黄宗汉斥责道,“漕丁为难哪里没有?海运那是明年的事,与今年有何关系?”
面对黄宗汉振振有词的痛斥,椿寿一时之间难以辩解,只好不再说话。
这时黄宗汉好似忧形于色道,“这该怎么办?总要想办法才是?”
椿寿连忙附和,“是!是!大人说的是,卑职尽力去催,个把月一定会启运。”
“个把月?”黄宗汉冷笑一声,“本官对这些还不太了解,反正这一年都是你在负责,我考虑考虑再说。”
黄宗汉轻松地将全部责任推给椿寿,然后端起茶盏,机灵的小跟班拉长声音道,“送客!”
椿寿回到府衙即可召集督粮道和其他漕运官员,传达巡抚的意思,命大家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启运,由于湖州是浙江漕米大户,椿寿不得不亲自跑一趟。
来到湖州行辕,将有关人员全部召集过来,这些人分为三类人,一种是押运官,文官是地方上后补官员,为了得到这个差事,当的当借的借,全靠发船捞些好处来还债,武官负责船只的安全;第二种是督粮官,他们负责将粮食收上来,因为漕米的成色不同,上缴时要负责与仓场入库的讲价,例如入库官员说漕米成色不足,上缴一石米就要折成一石二上缴,这里的弯弯绕比较多,他们捞的好处也最多,从老百姓那里捞的更多,用同样的借口,说老百姓上缴的米色不好,就要多交。总之在质与量之间捞好处。第三种就是开船的漕丁,他们地位最低下,但是能否开船,他们才是关键。
平时他们无论如何是见不到藩台大人的,此时椿寿可顾不得这些,将他们也召集过来。
“各位,今天无论如何要拿出个办法来?否则会掉脑袋的。”椿寿上来就说的很严重,原本大家准备一言不发,这时可沉不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