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花絮:我心中的花蕊夫人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8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一首《丑奴儿》随口吟来,虽然只有半阙,却淋漓尽致,直抒胸臆,可谓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乃多少男儿不如也。这是公元964年,宋灭后蜀,国破家亡之日,军骑催行,花蕊夫人只得含泪踏上了去汴梁的路。
才女倾情,红颜血泪,一个享尽荣宠的帝妃,无奈何沦落为亡国奴,并成为赵氏兄弟争抢的对象。奈何,无奈何?她的杰作《亡国诗》就是在这种沉痛的心情下写出的:“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两个反问句,写出了花蕊夫人的无奈和心酸。难道女子就不爱国?她曾协助后主孟昶写下了“朕念赤子,吁食宵农,托之令长,抚养安绥”“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尔俸而禄,民膏民脂”让官员不要忘了自己是百姓的父母官。她曾要求后主孟昶节缩宫例,也曾要求捐赠首饰给前线的将士。她曾协助孟昶修明法治,颁刻“官箴”,刻列“石经”,刻印经史,设置“匦箱”(类似今日的检举箱),广开言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画院,编成中国第一部词选《花间集》,在成都围城四十里城墙上种植芙蓉花,让锦城大放异彩。应该说,她是那个女人不能参政的时代的一个有思想的女人。
赵匡胤兄弟制定“先南后北”的战略,恐怕谋取的不仅是钱财和权利,还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吧。花蕊夫人的夫君孟昶用下跪称臣的屈辱都没有换来几天活命,难道赵匡胤只有他的政治目的?天知道!赵匡胤兄弟为了她,也曾出现隔阂。一说是花蕊夫人参与了政治,涉及到赵氏兄弟的“金匮之盟”,说了不该说的话,所以让赵光义怀恨在心,欲杀之而后快;一说是赵光义因得不到花蕊夫人,因爱成恨,所以一只冷箭要了她的命。我宁可相信后者,因为这样的女子值得去爱。
作为封建女子,花蕊夫人的荣耀是是千万女子梦寐以求的。成为亡国之妃,又被新的统治者占为己有,可是她仍然得到了爱。我说过了,这样的女子,让男人没有办法不去爱她。可是她便成了别人口中的红颜祸水,不知羞耻的女人了。可是,这是她一个弱女子的错误吗?有人说:“这是为婊子立贞洁牌坊。”我不屑,不理这样的攻击。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说话了。自古一来,从孔圣人说起,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没有瑕疵?站在道德的观点上说,他们有时也是无法通过悠悠之口的,又何必去苛求一个女子?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岂是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可以担负的了的?
一个有着花蕊般美貌的帝妃,一个有着超人才华的女诗人,一个被三个皇帝爱着的女人,在刀光剑影,战火纷飞的乱世中,如盛开的牡丹花,绽放出灿烂夺目的光彩。她超人的才情,花蕊般的美貌,是上天的恩赐。她诗词歌赋样样皆通,尤擅于宫词,《全唐诗》收录了她的一百五十多首词,她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学家。才貌双全对她来说到底是福气还是隐患?是红颜祸水误了国家吗?亦还是历史的必然呢?
五代十国是大唐的衰败史。不折不扣的乱世,政权频繁交替,直到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实现了他的宏伟目标。读读白居易的《长恨歌》,为杨贵妃的命运感慨万分。如果在现代,杨贵妃会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照样会有众多的粉丝追随,照样会迎来大捧的鲜花和掌声。杨贵妃要的只是君王的专情,而无心于国家的安危,放任自己的兄弟姐妹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让自己连带背让了祸国的骂名。花蕊夫人虽然也有和杨贵妃一样的浪漫情怀,但是一般说来,作为一个善于文字的女人会比精于艺术的女人更多一份敏锐,多迸射出一些思想的火花,而不可避免地多了些忧国之思。
可是这诗句仿佛也是花蕊夫人的写照。“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她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国家,相信爱情的永恒,无奈何生在乱世,她一个柔弱的身躯,却无力改变历史的变迁。
花蕊夫人抛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亲手画了他的像,背着人私自祭拜,不料被太祖撞见,只得谎称是张仙。宫里的妃嫔,听说供奉张仙可以得子,便都到夫人宫中照样画一幅,供奉起来,希望生个皇子,从此富贵。后来,这张仙送子的画像,竟从宫中传到民间,连民间妇女要想生儿抱子的,也画一轴张仙,香花顶礼膜拜,至今不衰。如此,孟昶九泉有知,死也瞑目了。后人有人咏此事:“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谁说花蕊夫人不念旧,她忘不了和孟昶花前月下,吟诗弄月,志同道合的日子。
她预感到,自己离去见孟昶的日子必不远矣,所以一切都那么坦然,超脱。死时虽梨花似带雨,血溅如桃花,却从容,却无撼。一代才女香消玉殒了,让爱她的人为之心痛!
在巴山蜀水中,她的名字刻在历史的痕迹中,她的诗和她的名字一样留在历史的青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