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笔记中的人物印象:清末四公子丁惠康、陈三立、谭嗣同、吴保初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6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二
    二、陈三立
    (一)先简要介绍一下陈三立其人。
    陈三立(公元1853年~公元1937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出身名门世家,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与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
    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
    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十八年壬午(公元1892年)乡试中举。
    历任吏部行走、主事。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纳,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二)再说笔记中的陈三立印象。
    陈伯严工诗。他的诗,刊落浮词,不事奢华,谨守宋人家法,自成一体。
    在秦淮(南京)寓居较久。
    改朝革新之后,陈伯严已经老了,但是,其文词与影响力仍剧,被目为江南文坛盟主一流人物。
    (未完待续)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