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满清最高统治者出行是怎样的场面?慈禧太后率光绪帝祭扫东陵纪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63  更新时间:20-01-05 12:0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二
    既然是祭扫东陵,那么,需要先简单说一下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今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入关以后,满清所营建的陵寝,基本都因袭了明陵的规制。
    清东陵各座陵寝的序列组织都严格地遵照“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既“遵照典礼之规制”,又“配合山川之胜势”。
    清东陵于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计161人。
    皇家讲究,事事精细,孝钦太后率领光绪帝及皇室眷属往东陵祭扫,还有专门的名号,称之为“打围”。
    众所周知,所谓“打围”,原本是指打猎。
    去东陵祭扫,怀念先皇,不忘先人,被清廷称作“打围”,似乎有些不妥。
    其实不然,因为满清是靠骑射取得天下的,祭奠先人时,之所以号称为“打围”,原因就是,统治者在向世人宣示,满清不能忘记用武。
    这次东陵祭扫,按照朝廷以往的惯例,吏部必须扈从随行。
    恰巧,这个时候,笔记作者何刚德在吏部任职,所以,他就有了随从前往东陵祭扫的机会。
    京师距离东陵二百四十里(这与现在惯用的125公里基本一致),太后带领皇帝祭扫,行经之路,要修成御道。为此,京师至东陵御道沿途民众的田地要被铲平,遇到有水的地方,还要设桥。这御道,平整如磨刀石一般。当然,这御道的修筑也可以看作是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最高统治者出行方便。
    猜想,御道修筑过程,需要占用民田、民产等,大概只要一声命令就可以了吧。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有点好奇的是,清廷占用民田、民产时,会不会有朝廷与民众之间的尖锐冲突?会不会有超出想象空间的强制措施?不知道,清廷会不会向其所占用民田、民产的人家进行补偿?如果补偿,补偿的标准又是什么?
    喜欢历史的读者,可以思考并研究一下以上问题。
    修筑御道之外,还要配备便道便桥。
    便道便桥主要是供扈从随行人员来往方便之用的。
    最高统治者出行,大费周章的样子,从古至今,从内到外,在这个国度之中,似乎就没有过大的改变。有些时候,仔细想一想,在这一点上,后来的社会似乎并没有以前的社会进步多少,高明多少。
    太后携皇帝出行,每天的日程也是井井有条。每天行多少路程,经多少站点,都是精心安排,有计划进行的。
    孝钦太后东陵祭扫时,从京城出发,每天行走两个尖站、一个宿站。
    所谓尖站,是指旅途中可以暂时休息或进饮食之处,与”正站”相对而言。
    所谓宿站,是指可供宿夜的驿站。
    这一路之上,所到之处,都有以往旧存的行宫。
    这些行宫,规模不小,起居日用之物一应俱全,可供太后、皇帝及随行扈从人员歇住。
    銮舆行进过程中,随扈人员必须先行,以备站班接驾。
    请注意了:清廷太后出行时候,似乎并没有做到方圆几里之内寸草不生,并没有清空御道周边的民众。这样看来,慈禧太后虽为人所诟病,但是,清廷似乎还是有些气度和自信的。这不是刻意谄谀清廷,只是和古往今来的最高统治者出行相比,略有所感而已。
    按照何刚德的记述,孝钦太后行径沿途,百姓遮道,跪迎銮驾。
    不知道,这样的状况之下,清廷的安保工作是怎么开展的?
    銮驾过处,百姓官员跪迎,但是,站班的人员,则是不需要下跪的。这个细节,也需要清楚。
    銮驾快要到达之前,肯定会有一骑行者口中呼叫到:
    “二里!”
    所谓“二里”,是指銮驾距离此处站点只有二里地了。这应该是在提醒大家做好接驾的准备。
    “二里”呼叫完毕之后,迎驾的人员必须在临时帐篷里面如鹄一般,延颈而立,静候恭迎。
    銮驾经过之后,随扈人员必须马上拔掉帐篷,先行赶路,并需要在下一站继续迎接銮驾,其具体情形,仍旧如前所述。
    在太后携皇帝谒陵的一路行进途中,随扈人员只能住临时帐篷。随扈人员休息的时候,也都是在麦田中简单铺设后,席地而卧,修整歇脚。到达东陵之后,这些随扈人员,也只能找寻周边的土屋歇息住宿。如果找不土屋的话,他们就只能和在路上一样,住在临时帐篷里面。
    (未完待续)
2022,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