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过俸禄、受过优遇、曾被召见,这位清廷官员如何评价慈禧太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40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二
    根据何刚德的记述,说是咸丰帝驾崩之后,端华、肃顺图谋不轨,醇亲王奕譞奉了太后的懿旨,在客邸之中逮捕了肃顺。
    端华,即爱新觉罗·端华,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26年)袭爵郑亲王。咸丰帝死后,与怡亲王载垣、其弟肃顺等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顾命八大臣)。
    肃顺,即爱新觉罗·肃顺,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前,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
    奕譞,即爱新觉罗·奕譞,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咸丰帝即位后,封为醇郡王。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被加封亲王衔。
    醇亲王奕譞奉了太后的懿旨之后,那一天,天色极早,肃顺所住客邸的屋门还没开,醇亲王领人,捶门大声传话说:
    “有旨意!”
    客邸里面回应到:
    “如果是后宫旨意,我不接!”
    听里面这么说,没有办法,醇亲王遂领人,破门而入,当场拿下肃顺,法办治罪。
    进行了这样的处理之后,太后一方已经掌握了朝廷的局势,随后,才安排咸丰帝的梓宫(指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返回京师。
    此时,新的君主也已确定,由同治帝继承大统,成为清朝的第十位皇帝,是为清穆宗。
    在新旧交替的政治斗争中,太后一方取胜,于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自此成型。
    这一次两宫的成功掌权,虽然说是恭亲王奕訢与各位王大臣翊赞,但是,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碰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们都不敢自专,都是要奉请懿旨之后,才根据旨意进退、开展工作的。所以,不能说,这次权力交替的整个斗争过程中,两宫皇太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奕訢,即爱新觉罗·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
    掌权之后,就两宫皇太后论,虽说孝钦太后比孝贞太后(慈安)精明很多,但是,刚开始垂帘听政的时候,朝廷的各种事体,她毕竟没有亲自治理过,所以,处理起来,并不娴熟。
    关于垂帘听政初期,孝钦太后不熟悉政务的事实,当时,曾文正(国藩)被召见后,他曾在日记中有所记录,说是:
    “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默,亦无从测之。时局尽在军机恭邸、文、宝数人,权过人主。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文柏川正派,而规模狭隘,亦不知求人自辅;宝佩蘅则不满人口;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然才薄识短;馀更碌碌,甚可忧耳。”
    也就是说,就曾文正慧眼看,两宫皇太后的才能平常,见面问询,一句切中肯綮的话都没有。
    想来,作为朝廷的臣子,在曾国藩的日记中,他这样评价“至高无上”的主政者两宫皇太后,如若被发现,一定会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幸好!
    幸好!
    不信,可以想想满清治下的诸多文字狱。
    其实,猜想曾文正通俗的说法,应该是这样才是:
    两宫皇太后才具平庸,见面说话,半句话都说不到点子上,尽是些不关痛痒的闲言碎语。
    其实,两宫接见曾文正的时候,她们才执掌政权三年。猜想,一来呢,她们的确对政务还不熟练;二来呢,那些拥戴她们上位的大臣,都替她们处理了很多事务(当然肯定也有不愿意她们插手枢机事务的心思)。基于此,我在引用曾文正的日记时,特别加长引用了他对当时朝臣中手握重权的几位人物(恭亲王奕訢、文祥、宝鋆、倭仁)的评鉴。
    关于曾文正对两宫皇太后的评定,笔记作者何刚德的说法相对中允。
    后来那些评论慈禧太后的人,每每引用曾文正的日记作为资料,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日记的时间和相关背景。
    何刚德对于曾文正的日记表示肯定,认为曾文正的记述,的确是真是可信的。
    (未完待续)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