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福寿双全的崇庆皇太后: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母亲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31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作者:史遇春
孝圣宪皇后(公元1692年~公元1777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武职京官,从四品】凌柱之女。
钮祜禄氏在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被指婚给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清世宗雍正皇帝。这一年,钮祜禄氏虚岁13岁,胤禛26岁。
由于父亲凌柱的身份、官位不高,而当时的四皇子胤禛的爵位是贝勒【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封贝勒】,这种身份爵位上的不相称,直接影响了钮祜禄氏进入胤禛府邸后的身份、地位和待遇。
钮祜禄氏在胤禛的府邸中的身份是格格。这里的格格,并非是对皇族女儿的称谓,而是指清皇子位阶较低的妾。
这种身份,使得钮祜禄氏在进入胤禛府邸之后,根本没有机会亲近那位四皇子。
后来,胤禛不慎患上了流行病(有似于瘟疫),病情十分严重,几至丧命。因为这种病会传染,所以,胤禛的其他姬妾和家人都有意无意地躲避他,只派府中的下人近身伺候。唯有钮祜禄氏亲自近前服侍,悉心照料,不离胤禛左右,直到他病体康复。
这一次的病中照顾,让胤禛十分感动,从此以后,他对钮祜禄氏钟爱有加。也是从这个时候起,钮祜禄氏才开始真正地接近胤禛。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19岁的钮祜禄氏为胤禛诞下一子弘历,也就是后来清高宗乾隆皇帝,这也是胤禛的第四个儿子。真是巧啊,雍正帝是康熙帝的四儿子,乾隆也是雍正帝的四儿子。这个时候,胤禛已经是亲王了【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虽然,钮祜禄氏为胤禛生了个儿子,但是,因为家庭因素,身份较低,她在胤禛府邸的身份和地位并没有因儿子的出生而提升,格格的称号一直伴了钮祜禄氏十多年。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弘历十岁,他第一次跟随父亲胤禛伺候67岁的祖父康熙帝。这一次,是清皇室在圆明园牡丹台举行宴会。宴会上,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对他十分喜欢,疼爱异常。宴会毕,康熙帝便命人将弘历接到皇宫读书,并亲自抚养教育他。
据说,在那次宴会上,康熙帝当众赞许弘历说:
“这孩子将来的福气,肯定比我还要大得多!”
夸赞完弘历,康熙帝还连声称赞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
因为圣上的金口玉言,钮枯禄氏更加被胤禛的恩宠。当然,很多人也开始对她投以羡慕的眼光。
胤禛登基【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时年45岁,次年改年号雍正。】后,钮枯禄氏先被封为熹妃,地位次于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出生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雍正帝第一任皇后,其父为内大臣费扬古,生母觉罗氏追封多罗格格(其生母为努尔哈赤玄孙)。】、敦肃皇贵妃年氏【一等公、湖广巡抚年遐龄的女儿,年羹尧的妹妹。康熙年间嫁入雍亲王府,为侧福晋】、齐妃【李氏,知府李文辉的女儿,在藩皇子府邸侍奉胤禛时,是侧福晋】。
后来,随着孝敬宪皇后、年贵妃的逝世,齐妃的儿子弘时又失了雍正帝的欢心,钮枯禄氏地位日渐升高。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钮枯禄氏被晋封为熹贵妃,时年39岁,成为雍正王朝后宫的统摄者。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谕旨,宣布弘历即位。九月初三日,弘历在太和殿即皇帝位,颁布登基诏书,大赦天下,以明年为乾隆元年。这一年,钮枯禄氏44岁。根据雍正帝遗命,母以子为贵,熹贵妃钮枯禄氏被封为皇太后,居住在慈宁宫。十二月,上皇太后的徽号为崇庆皇太后,第二天,因皇后上徽号,清廷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同人等进行了有差别的赏赐。
乾隆帝对自己的母亲非常孝顺,尽自己所能,以天下来供养母亲。但是,这种孝顺,并没有逾越礼制和家法,他非常注重国家的大局和体面。
有一次,崇庆皇太后不经意间对乾隆帝讲,说是顺天府(今北京)东边有一座寺庙老旧废弃,看看能不能派人修缮一番。乾隆帝听从了太后的话,派人重新修葺。
当日太后讲完此话后,乾隆帝随即召集太后身边的宫廷侍从太监人等,训话道:
“你们这些人,也都是宫里的老人,也都曾服侍过圣祖仁皇帝(康熙帝),你们有谁见过昭圣太后(孝庄文皇后,康熙祖母)当日让圣祖修盖过庙宇?以后有这种事,你们要先劝谏太后,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太后身边的宫廷侍从太监曾经引领悟真庵的尼姑偷偷进入宫内,当然,这肯定是太后首肯或者授意的;另外,这些宫监还私下引太后的弟弟到苍震门【为内廷东六宫东大墙的琉璃随墙门,东向。】向太后谢恩,猜想,这也是太后点头了的。乾隆知道这些事后,因为这些做法和宫禁制度有违,所以,他很生气,多次训诫太后身边的那些宫监。
正如上文所讲,乾隆帝对母亲的孝敬是一回事,他对国家制度的遵从、对国家体面的维护是另一回事,并没有混淆,更没有乱作一团。
乾隆帝在位期间,曾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他还拜谒东陵、围猎木兰,每次出行,都奉请太后同行。平日里,乾隆帝也基本不离太后左右。
遇万寿节(太后生日),乾隆帝一定会率领亲王大臣,对太后行礼庆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太后六十寿诞;乾隆二六年(公元1761年),太后七十寿诞,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太后八十寿诞,每一次,乾隆帝都举办庆典,而且,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别是太后八十大寿,当时年已六十一岁的乾隆帝还身穿彩衣,在母亲面前蹈舞,承欢於母亲膝下。
每次,太后的生日还没有到,乾隆帝就开始给太后送寿礼,寿礼的进送,也是有次序先后的:
最先进奉的,是乾隆帝自己写作的诗词文章,手创的书法绘画。
接下来就是如意、佛像、冠服、簪饰、金玉、犀象、玛瑙、水晶、玻璃、珐琅、彝鼎、赩器、书画、绮绣、币帛、花果等。
当然,也有外国进贡的各类奇珍异宝。
总之一句话,什么都有。
太后作为天下之母四十多年,见证了大清王朝的繁荣,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全盛。
当然,太后在世,也亲见了曾孙、玄孙的出生。
真可以说是享尽了人间的福禄与荣贵啊!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正月初八日,乾隆帝奉迎太后到圆明园。
平常,皇太后驻跸圆明园时,几乎都住在长春仙馆。因为这里距乾隆帝处理政务的正大光明殿、乾隆帝的寝宫九洲清宴都很近,便于乾隆帝给太后问安侍膳。
正月初九日,乾隆帝陪着皇太后在九洲清宴一边进膳,一边观看节日的灯火,妃嫔和皇子、皇孙们也都陪侍在旁,史书所谓“五世同堂,同伸欢忭”。乾隆帝见皇太后“慈颜康豫,不减常年”,他非常高兴。这一年,太后86岁,乾隆帝67岁。
乾隆帝还想着,等到太后90大寿时,自己也是71岁的老人了,那时侯,一定要为皇太后更加隆重地庆祝一番。
正月十四日,行完祈谷大祀的典礼之后,乾隆帝闻知太后身体不好,他马上赶到长春仙馆看望太后。当天晚上,乾隆帝还陪着太后在同乐园用了晚膳。太后当时的病情并不重,只是偶尔会有不舒服,精心调治后,病情已有所减轻。可是,没过几天,太后的病情出现了反复,而且较之前加重了许多。太后不想把病情转重的情况让乾隆帝知道,怕引起儿子烦心,影响治国理政。所以,在乾隆帝每次问安时,太后都强打精神,故意谈笑如常。
正月二十二日,太后病情十分严重,这一天,乾隆帝看望了母亲两次。当天深夜,太后已进入弥留状态,乾隆帝守候在侧。
二十三日子刻(凌晨一点前后),太后“痰忽上涌,遂于丑刻(中午一点前后)病逝”,享年86岁。太后的灵柩奉安在慈宁宫正殿。乾隆帝以含清斋为守丧的居处。遂颁大行皇太后的遗诏。举国致哀,朝廷下谕旨,为太后穿孝100日,王大臣官员27日后除孝服。
太后葬在泰陵【清世宗雍正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距易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海拔382米,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清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东北,称为“泰东陵“。最初,尊称为太后,上徽号崇庆皇太后。国家有喜庆的典礼,就多次加上尊号,最后,称作“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嘉庆【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共25年】中,再次加谥,称作“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太后一辈子就生了一个孩子,也就是清高宗,也是这唯一的儿子,让她享尽了人间的福禄荣贵;太后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前列,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极为罕见;真可以说是福寿双全,人间稀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