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后圆梦西泰山 三、华东五市结伴游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94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3、中山陵园缅伟人
吃过午饭,不等到达素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首先来到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中山陵。真是应了那句话:如果没去中山陵,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
说起中山陵,马上会想到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因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主、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经历了“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的确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人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于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据说,早在1912年孙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灵谷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荐过这块“前临平川,后拥青嶂”的风水宝地。当年3月31日,中山先生为求南北和平统一,毅然辞去总统之职。4月初的一天,他与胡汉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带打猎,来到现陵墓所在地休息。他环顾四周,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当然,紫金山的气势风水还不是孙先生作此决定的根本原因。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尽管孙先生在南京停留时间并不长,但南京对于孙先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为墓址,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
为尊重孙先生的遗愿,宋庆龄、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实地察看,选好陵址,划地2000亩修墓,又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应征者中,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1926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了奠基典礼。历时3年多,耗资150万银元,中山陵终于在1929年春竣工。令人惋惜的是,留学美国、才华横溢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在主持建陵过程中,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不幸与孙先生一样身患肝癌,在工程临近尾声时病逝,年仅35岁。
中山陵的建造可以说是南京城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年为了迎接孙先生灵枢,南京修筑了第一条柏油马路—中山路。该路西起中山码头,东至中山门,长达12公里。直到今天,中山路依然是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同时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门朝阳门,并改名为中山门。在中山门到中山陵之间还修筑了一条陵园路。
出中山门,沿陵园路行驶,终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广场正南是一座八角形石台。台上那尊双耳三足的紫铜宝鼎,重5000公斤,高4。25米,腹径1。23米,是中山陵纪念性装饰之一。此鼎铸于1933年秋,由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戴季陶捐赠。鼎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
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楹三阙门的冲天式石牌坊。这座牌坊建于1931—1933年,高12米,宽17。3米。建坊用的都是大块福建花岗岩,但采用的却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形式。坊额正中是金光闪闪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孙先生的手迹,原出自唐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一语。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字送人。孙先生毕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民主革命,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
由博爱坊向前走,是一段长480米,宽十多米的墓道。中山陵的整体设计,突出中国的传统风格,庄严肃穆,独具特色。为了体现孙先生的崇高伟大,中山陵沿用了古代依山为陵的惯例,将墓室筑于海拔约160米的全陵最高处。此外,整个陵区的建筑植被中轴对称,更给人以法度庄严之感。朝北顺坡而上,依次有陵门、碑亭、祭堂和祭堂后的墓室等建筑。而墓道两边的雪松、桧柏、银杏、红枫两两相对,代替了古代惯用的石人石兽,象征着孙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
墓道尽头是平台。整个陵墓平面为“木铎”形。铎,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大铃挡。在古代它是用来宣布政教法令和战争令的。铎的声音宏亮,而且传得很远,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喻义。陵墓选用这样一个图式,让人不禁想起孙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后人。
陵区的正式开端是座宏伟的三拱门。它高16米,宽27米,进深8。8米,也是用福建花岗岩筑成的。中门横额上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说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这是孙先生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
过了陵门便是碑亭。亭正中9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元老谭延闿手书的“中国**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馏金颜体大字。当初讨论立碑时,计划由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分别撰写铭文、墓志铭等。可花了两年时间也没写出来。大家都认为先生的思想功绩是文字所无法概括的。于是索性不写铭文,即成现在的无铭文碑。
出碑亭,迎面石阶层层叠叠。南京人常说中山陵的台阶像是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所以来这儿游览的客人常常要问:中山陵究竟有多少级台阶呢?
拾级而上,终于登上顶台—祭堂。由此既可鸟瞰,更宜远眺。置身此间,背倚巍巍钟山,耳听阵阵松涛,更觉伟人的浩然正气与大自然同存。祭堂处在钟山半山腰,从博爱坊到祭堂总共有392级台阶,高差约70米,平面距离700米。如从碑亭数起则有290级台阶。建筑师为避单调,将这392级台阶分作10段,每段1个平台,总计有大小10个平台。更妙的是,从下向上看时一望到顶,石阶连绵不断,不见平台;而朝下看时,却反而不见台阶,只见平台了。这392级的数字并非巧合,而是暗喻了当时全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中山先生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孙先生的遗体究竟是否还在中山陵,这是每一位来这里的游客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自孙先生逝世后,他的遗体的确是历经磨难。1925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时,他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暂时被安置在北京香山碧云寺。1926年,被北伐军打败逃到北京的军阀张宗昌,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为孙先生的遗体压住了他的风水。于是他打算要焚化遗体。后经爱国将领张学良派兵保护,遗体才得以保存,但已受到空气侵蚀。1929年5月28日灵柩由津浦铁路从北京运抵浦口,6月1日运达中山陵。奉安大典仪式完毕后,即用水泥将灵柩浇入圹中。墓穴用花岗岩垫底,四周建隔墙,紫铜棺下有一特制楠木垫,棺上有一层密封着的水晶透明板。当年公祭时,站在石圹边,扶栏即可瞻仰中山先生遗容。抗战爆发后,**政府曾准备将遗体运往重庆。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又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因而受到工程界爱国人士和**左派的极力劝阻,终于使遗体得以安然保存至今。
4、秦淮河畔有故事
离开中山陵,我们来到秦淮河畔的南京老街,品读一下这里曾发生的故事。
秦淮河沿岸酒家林立,大都是仿古的明清建筑。雕栏玉砌,亭台楼阁,竞显奢华气派。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写过“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里的淮水就是秦淮河,女墙就是城墙的意思。可见,它自古以来就是南京的护城河,本名叫“龙藏浦”。那么它是何时变成秦淮河的呢?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其实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当时这条古老的河流确实是从方山经过,而且河道宽绰。自五代吴王杨行密在长干桥一带筑石头城以后,河道才开始变窄,并被分隔成内外“秦淮”,河流全长10公里。成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它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桃花扇》中描写的不畏权贵的名妓李香君,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桥畔。提起文德桥,也有一段美妙的故事:
文德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历代均有修葺,相传为李白醉酒捞月之地,为此后人在桥旁辟建了得月台。
文德二字取文德以昭天下之意,但南京民间有“君子不过文德桥”一说。旧时南京夫子庙一带为科举重地,每有赶考学子聚集苦读;对岸则是名冠江南的酒肆妓馆之地。文以载德、厚德载物的儒家正统,与及时行乐、纸醉金迷的金粉之地,隔河相守,相安无事。分隔它们的,就是这座文德桥。
历史上文德桥由于特定的位置和结构,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午夜前后,在该桥东、西侧的秦淮河上,可见水中左右各半边月亮,此即“文德桥上半边月”的出处。这一自然奇观,曾吸引无数游人前来揽月。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当年寓居南京时,曾于此夜漫步文德桥,见此奇观,激情如喷,不禁咏诗一首:“天涯羁旅客,此夜共婵娟,底事秦淮水,不为人月圆”。
李白酷爱明月。有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夜晚,他来文德桥附近酒楼饮酒赋诗,只见皓月当空,银辉泻地,便趁着酒兴上文德桥观景。突然,他发现月亮掉在水里,便醉意朦胧地跳下桥去,欣然张开双臂捞月,水中月亮被剖成了两半。从此,每年那天的夜晚,人们都争相来文德桥观赏半边月。这个故事在人间广为流传,很多文人墨客和学士名流也因文德桥畔的半边月慕名而来,曾为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著名诗人闻一多的长篇叙事诗《李白之死》,对李白投水捉月和明月的迷人景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诗中写道:“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象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于今却已姗姗移步出来,来到池西,池波一皱,又惹动了娴静的微笑。
在秦淮河岸边,占据很大面积的还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位于南京夫子庙学宫东侧,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组成部分,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江南贡院始建于1168年(宋乾道四年),清同治年间,江南贡院达到鼎盛。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从贡院落成到晚清废除科举,江南贡院为国家输送了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时期全国半数以上官员都出自江南贡院,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不过,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已为数不多,贡院内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刘禹锡的这首诗,许多人到南京的夫子庙,一定要去乌衣巷,看王谢故居。
乌衣巷内,王谢故居围墙高耸,明显经过现代人的修饰,崭新明亮,然朱门紧闭,昔日的王者之气犹存,只是那些堂前燕已不知飞去何家,曾经的繁华早已随雨打风吹去,只剩下游人们的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发出空旷的回响。关于乌衣巷的得名,还有一个与王谢有关的爱情故事:
金陵人王谢,出生航海世家。一次海上遇难,他抱一木头漂浮到“乌衣国”,救他的老夫妇将女儿许配给他。天长日久,思乡心切,王谢悄悄返回故乡。回家后,王谢见有两只燕子栖于房梁,招手引下,书一诗笺系于燕尾放飞,诗曰:“误到华胥国里来,玉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出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第二年春天,燕子从“乌衣国”返回,尾系回诗:“昔日相逢冥数合,如今暌违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
后来,燕子不再往返传递消息了,一段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流传了。王谢居住的巷子就被人们称之为“乌衣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