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5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溱阳汇集天下名厨名菜名酒,理所应当以宫廷御膳最为集大成,但另有几座官营的酒楼茶坊,也是享誉盛名。
这之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位于高官遍地走贵胄毗邻居,寸土寸金宫城内的四时楼。
菜品自不必说,甚至无需入内,观赏那出自连皇亲国戚都将其言奉为圭臬的风水大家手笔的精妙布局,来客只消驻足楼外,听从里飘出的悦耳声,就足以心旷神怡。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且楼内每个雅间各有自立为营互不干扰的琴瑟声,落棋声,松林飒飒声,溪涧淙淙声等,风雅十足。
高僧结庐而居,图的就是个清净,以求茶禅一味,品茗悟道。
如今四时楼将天地之音引入庭院,也能博得意境,为为赋新词的文人骚客提供灵光一闪的契机,也为看多了宦海沉浮,人面兽心的官吏于物欲横流中开辟一处自然风光。
名气一出来,立刻有附庸风雅的纨绔趋之若鹜,呼朋引伴,嚣闹喧哗,但四时楼并未因此折损了清誉,而是再次请风水大家出山重新布置,将酒楼分为内外两院,内院接待雅客,外院接待俗客。
是雅是俗,都由四时楼定,有异议的,去问四时楼常驻客卿手中刀枪,想闹事的,有首席客卿在内院吹箫,隔山打牛,小惩大诫。
至于自恃滔天权柄想仗势欺人的,反倒不用劳师动众,自有楼里端茶递水的小丫鬟阴阳怪气问一句,哎哟,比官儿大啊,敢问这位客官姓什么,不会那么巧和我们老板一样,姓刘吧?
被当面给颜色的来客多半灰溜溜打道回府,偶尔死脑筋几个转不过弯来的,也会被随行同伴满头冷汗的拦下。
如今君临天下那一位,可不就姓刘。
后汉定都溱阳后充分利用了八水绕城的天然优势,如为源自城北蟒山的泾水开三渠,其中漕渠为接纳诸州漕船,泄城渠南入邻近城池,以防暴雨洪涝时泾水暴涨,沉船溺城,写口渠则与皇城中渠相通,用于推动官硙。
长久的国泰民安,溱阳日渐人烟辐辏,便又将潦水分支通济渠,从外郭西南隅入城,东北向曲折流经坊市,以补充百姓生活用水。
横穿北狩苑的渭水亦有人工开凿的水渠,但不像潦水的通济渠粗枝大叶,而是能工巧匠琢磨玉器般细细分作或宽阔如河,如蜿蜒如溪,或停泊如湖的数支,以供皇城和宫城用度。
四时楼便背靠着其中一条分支,内院墙头往外看,晴时水流和缓如情深脉脉,雨时水花四溅如大珠小珠落盘,白日金光粼粼,月下潭深幽壑,如千面美人,无时无刻不引人遐思。
内院的隔间都以词牌或曲牌名命名,二楼有一名为渔歌子的雅间,推门便见木框屏风,其后对坐独榻,榻上铺蓆,墙上挂着蓑衣箬笠,一双朴素芒鞋。
居室布置简单明了,甚至可说是寒酸,乍看之下与城外鱼市一些靠水吃水的渔民家没什么区别,但细看便会发现藏在细枝末节处的奢华。
如屏风上装饰着莹润可透光的云母便是极稀罕的物件。
前些年有名寒门拔擢的倖臣侍坐刺帝,倖臣羸弱畏风寒,屡屡担忧的望向罩在窗上的云母幌,唯恐这看起来薄且稀疏的幔子透风。
后来有人告诉他云母幌是似疏实密,让这姓于名白圭的倖臣大为汗颜,向刺帝感慨自己是炎热南方的水牛,将明月误认为太阳,见之则喘,还因此出了个吴牛喘日的成语,如今已成耳熟能详的典故。
独榻上的蓆一张是桃竹制成,竹篾极细,可以轻松卷入筒中,雅名桃笙,另一张则是象牙劈细后编制而成,煞为费工,雅名象簟。
此时象簟榻上毕恭毕敬跪坐一名二十四五的女子,对面桃笙则散漫箕坐一名两鬓斑白的老人。
两人都姓卢,后汉开祖皇帝将曾有雪中送炭之恩的卢公明封为豫州州牧,卢家嫡长子世袭此位,其余子嗣有的被举荐为外流官员,有的入溱阳为朝官,个别出挑的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竟自行开辟通天青云路,拾级而上,品秩更高于家主。
眼前的老人便是其中佼佼者,虽然只是旁系出身,但年未弱冠便以诗书和风姿闻名,直接銓选入仕,为东宫伴读,弱冠升中书郎,半百之年官拜司徒,位列三公。
后汉选官为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制,选官流程为择有识鉴的朝官兼任原籍地的中正官,负责考察地方士人,综合其德才门第,品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将其推举给中央,最后由司徒任命。
也就是说,自卢姓老人上任这二十多年来朝官几千,遍布大江南北的外流官过万,都是他一锤定音,可知其权何其大,其影响力又是何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