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东陵之行(求收藏)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1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松涛云卷四百载,沈水润物万年兴,百年古陵今尤在,凝望公子总多情。
1。由于是提前一天到达了S市,同学们有了半天的休息时间,大家都想利用这段时间在S市好好逛一逛。
“黄颖,你想去哪里?”秦江想听听黄颖的意见。
“我想去东陵。”黄颖说道,她之所以想去东陵,是因为她对历史感兴趣,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来的时候,她在车里梦到了东陵公园,她想知道真正的东陵公园是不是和她梦里的一样。
“东陵公园,好啊!咱们可以沾沾清太祖的灵气。”秦江表示赞同。
“你们去吧!我两个还是对植物园比较感兴趣。”另外两名同学准备去其它地方。
“易轩,你去不去?”黄颖问了易轩。
“我不去了。我去过。”易轩确实去过,上世纪末,中国还没有进行公车改革,易轩的爸爸因为是煤矿的领导,一直有公车使用,加上易轩的爸妈很喜欢旅游,他们几乎是以自驾的方式走遍了北方三省。像东陵这种比较近的地方,易轩十年前就跟父母去过了。
“去吧!去过正好给我们做向导。”黄颖有点恳求的意思,去梦里的地方,怎能没有主角。
“我真得不想去。”易轩还是无动于衷。
“既然黄颖想让你去,你就去吧!”说这话的是秦江,看得出来,秦江的邀请很诚恳。
既然学长开口了,易轩自然不好拒绝,他们打听了去东陵公园的路线,然后坐28公交车到达了目的地。
东陵的前面有一个大大的池塘,池塘里满是荷花,这个季节荷花刚刚冒出花骨朵,上面有很多蜻蜓飞来飞去,真是应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那句话。
“易轩,你看那些荷花多好看。”黄颖对易轩说道,“要是有相机就好了,可以照相。”
“我带了。”秦江从兜里掏出了数码相机,那个年代手机还不普遍,而且还没有智能手机,秦江能拿出相机,已经很不一般了。
秦江给黄颖照了相,易轩拿过了相机,对秦江说道,“学长,我给你们照一张。”
“易轩,你不照吗?”黄颖问道。
“我不喜欢照相。”
显然黄颖没有实现和易轩合影的愿望,她渴望的梦境也没有出现。
2。“我们省有三大陵,永陵,北陵和东陵,永陵埋葬的是清朝的先祖,北陵埋葬的是皇太极,东陵埋葬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东陵又叫‘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东陵里面的松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清朝特别注重风水,所以东陵是依山傍水而建,后面是天柱山,前面是沈水。大家可以看一下脚下,围墙的砖面都是向里面倾斜的,大家猜猜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导游的声音。
“肥水不流外人田。”易轩说道。
“对了,看不出来,这个弟弟对东陵还很了解吗?”
三个人跟随导游的脚步走着,易轩想自己溜达溜达,十年过去了,导游的解说词没有任何改变,因为,最不存在变数的就是历史,早在十年前,易轩就听过“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解说,既然听过了,易轩怎会忘记。
易轩站在东陵的围墙上,后面是天柱山的郁郁葱葱,前面是沈水河的泱泱而流,他忽然感觉到历史在这一刻是厚重的,就像《推背图》所演绎的一样,历史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变更,而多少统治者又带着遗憾和悔恨命归黄土,英雄尚且如此,又何况庶人。
望着眼前的场景,易轩不由得感叹了一句,“松涛云卷四百载,沈水润物万年兴。”
“百年古墓今尤在,凝望公子总多情。”一个女生声音接了一句。
易轩随着声音向旁边看去,看到了一个梳着披肩发的清秀女生。
“我就是觉得你的诗很应景,然后你又是诗中之人,所以就感叹了一句。”那个女生解释道。
“接得很好。”易轩感叹了一句。
“你为什么自己在这里?”那个女生问道。
“我不喜欢跟着导游走。太受约束了。”易轩解释着。
“看你的样子,不应该是S市的人。”女生分析着。
“何以见得?”
“我听他们说,离着越近的景点,人们越不屑于去,S市的人大多没去过东陵。”
“这么说,你也不是S市的了?”易轩说道。
“我是个特例,我明天有考试,我是满族,今天想沾沾先祖的灵气。”
“是的,S市当过清朝帝都,自然有很多满族,你是旗人?”
“你还了解满八旗?对的,我是正白旗,我叫多月,交个朋友吧!”
“好的,我叫易轩。”两个人算是达成了交友的协议。
“你来这里干什么?”多月问易轩。
“我来参加数学竞赛。”易轩说。
“看来,咱们很快还会见面的。”多月说完,笑着走了。
“她是谁?”黄颖见易轩久久没有跟过来,又是在跟女生说话,心里有点不舒服。
“八旗子弟。”易轩笑着答了一句,没有多解释。
作者闲话:
松涛云卷四百载,沈水润物万年兴,百年古墓今尤在,凝望公子总多情。朋友,你喜欢易轩吗?请推荐收藏呦,收藏、收藏、收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