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叱咤则风云变色  第十六章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①(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28  更新时间:16-06-28 19:0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光曌三十五年的秋天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北方地动灾害才刚过去,灾民的安顿尚且需要解决,西北方却传来战报,延绵战火又起。
    原伏媸国国主堂叔御明一脉,集结余党在西北一带,推立新政权,一心复国。舜王轩浩和八皇子轩沅常年驻守西北,平叛乱党。大大小小的战役,不下数百次。幸得舜王精晓兵法,擅于用兵之道,始终将余孽一党拦在关外。舜王因此立下赫赫战功,在朝堂之上被尊称为战王。
    伏媸国余孽将近万人,向来游移在关外。威慑于舜王的军威之下,不过小打小闹几回。
    然而,此次突然来袭,却拥兵十万之多,声势浩大地驻扎在南疆边关达陵城外。经多番查探,这十万大军来自西疆国土的渥伦国。
    渥伦国乃西疆小国,国土虽小,却靠着丰富矿脉,富甲一方。渥伦人仗着财富,向来瞧不起他邦友国。别说西疆,就连窿曌国是雄霸南疆的大国,渥伦人都不曾放在眼中。
    渥伦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出了名的脾气爆烈,骁勇善战,极富侵略性。此番,伏媸国余孽被舜王打得抱头鼠窜,万般无奈下,与渥伦国结成联盟,借来十万大军,妄想破关入侵。
    战报快马加鞭送抵曌都,在朝堂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达陵城驻军一万,舜王麾下三万,把城中百姓和老少军力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万余人。相比于渥伦国的十万大军,实力相差悬殊。
    守城固然容易,难却难在能否长期固守。
    这不仅关乎后方粮草是否充足,也关乎援兵何时集结。太多事情需要筹谋,却因事出突然,而搅得各方纷乱如麻。
    朝堂上,两派意见,一派主战,调遣各边路军齐赴达陵城,顺势反扑。另一派主和,认为应派遣使者前往渥伦国,商谈和亲。
    双方各执己见,顿时陷入僵局。
    曌帝耳中充斥着朝臣们无休止的争论,脑门子生疼,心头怒火不由而起。
    “够了。”
    日曌殿里因着这一声呵斥,刹那陷入死寂。
    曌帝视线扫过众人,单手撑在椅把上,叹声说道,“如今渥伦人还未叫阵,不过是在达陵城外驻扎,是战是和,还是未知数。你们在这里吵翻天,能把他们吵回老窝去?”
    “这事先搁着吧,”曌帝甩了折子,话锋一转,“轩沄,你三哥呢?”
    轩沄上前一步,“回父皇,三哥因为近日忙碌赈灾银两的事儿,昨个夜里病倒了。”
    曌帝皱着眉,问道,“可让太医瞧过?”
    轩沄说道,“已经唤太医瞧过了,太医说是心力交瘁,引起旧疾复发,需要静养一阵子。所以近日,三哥许是不能上朝。”
    “轩沐倒是能出些力,可惜了,这身子骨太差。这阵子,你就让他好好歇着,别再劳累了。至于赈灾银两的事儿,你问清他再来回话。”
    “今日上朝前,儿臣已经去过三哥府中,三哥已经编了银两清册,托儿臣交予父皇。”
    说罢,取出账册呈上。
    曌帝接过洪上奉递上来的账册,翻看几页,紧锁的眉头微微松开了些。
    轩沄说道,“这次一共募到三百万两金,其中朝臣捐银一百二十万两,城中商贾一百八十万两。这次可多亏了何瑞文大老板,若非他雪中送炭,其他商贾也未必会捐得如此爽快。”
    他侧首,冲轩沂瞥了眼,眸中闪过戏谑笑意。
    轩沂暗哼了声,和身侧的轩涍对视一眼,面上尴尬苦笑。
    曌帝晃了晃账册,问道,“这次轩沐和轩沄大功,轩沂也有份出力,也要记一大功。如今,赈灾银两已筹募充足,你们觉得该如何分配才最妥当?”
    轩沄回道,“父皇,城外灾民大多都是我窿曌国的原住民,他们对家乡的眷慕情结根深蒂固,想必他们还是愿意回到京卫、石台和承安。儿臣认为,银两可分两笔使用,一笔用于应付灾民近日食宿,另一笔则应当用于重建三大重镇,令得灾民能回归乡土。”
    曌帝颌首,说道,“这话不假。不过如此大笔数目的银两用于重建,必须得找个可靠之人,督管此事。否则,有人中饱私囊也未有不可。朕不想,你们辛苦募来的银子,非但没能帮着百姓安居乐业,反倒入了贪官的口袋。”
    “原本这事儿,由你三哥继续担着便可,如今他却染了病痛,也不该再让他劳心劳力了。”
    轩沄笑道,“重建灾区事关重大,儿臣认为,六哥可以胜任此事。”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就连轩涍和轩沂也是莫名惊诧。
    曌帝瞟了眼轩涍,别有深意地望着他。
    轩沂怔了片刻,急忙上前一步,“儿臣也认为六哥可以胜任。众人皆知,地方官员相互舞弊之事防不胜防,朝廷每回派遣钦差督管,方能收敛。况且六哥在户部当差多年,管银两的事儿,没人能比得上他。”
    轩沄颌首说道,“正是如此,请父皇定夺。”
    说罢,二人眸华对视,虽说在论同一件事儿,神色中却未见任何默契。不过是各应各所求,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曌帝沉思良久,方才开口,“轩涍听旨。”
    轩涍上前一步,“儿臣在。”
    曌帝说道,“朕封你为督造钦差,拨银二百五十万两,至京卫三镇,监管重建一事。大小事务皆由你全权定夺,不必回报。监管中,若发现舞弊之事,宁枉勿纵,一律重责。”
    轩涍躬身行礼,“儿臣遵旨。”
    “重建三镇,尚需时日,这城外灾民如何处置?”
    轩涍答道,“户部已经拨银,在城外搭建了简易帐篷,灾民的夜宿问题不必担忧。至于餐食,轩沂负责的粥铺也已建成,足以应付灾民一日两餐。”
    曌帝的目光投向轩沂,问道,“粥铺足够维持多少时日?”
    轩沂回道,“一个多月,应该不成问题。”
    曌帝翻了账册,说道,“你二舅捐了二十万两金,朕就拨了这笔银两给你,让灾民们吃饱三顿,伙食也尽量用最好的。届时,让这些灾民知道,你二舅做了这天大的好事儿。”
    轩沂皮笑肉不笑地应道,“何大老板是做好事儿,不用留名。”
    曌帝失笑,说道,“得了,别扯你二舅后腿了。”
    “是。儿臣代家里二舅谢过父皇。”
    说罢,突然嘴角露笑,说道,“儿臣有一请求。”
    曌帝挑眉,笑问,“说来听听。”
    “父皇,捐建粥铺的事儿,儿臣不过跑个腿。最大的功劳,当属黎司奉。如今粥铺建成,可她还未曾去过。儿臣请求父皇,今日放她出宫一回,让她去粥铺上瞧瞧,也算功德圆满。”
    曌帝颌首,应道,“嗯,准了。”
    “谢父皇。”
    ***********************************
    ①南宋诗人陆游【卜算子•咏梅】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