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五)成长的代价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222  更新时间:17-03-09 20:5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许多成功人士在炫耀文凭时很少提及自己获得文凭时各门功课的考试成绩。
    武平是校长曾黎亲点的水利系学生会委员及水利工程班班长,不敢附合"六十分万岁",他对待每门工课都很认真,成绩也都优秀。
    入学不到一年,曾黎校长对这批新生己有了基本认识:聪慧好学,思想活跃,不苟小节。
    管理从抓随地大小便开始,武平跟着几名辅导员老师尾随校长身后。
    男生宿舍有六座四层砖混结构的宿舍楼,新生的二排在最南边的两排。
    楼下一米高半米多宽的冬青林带被园丁老师修剪得方方正正。远看叶青苗正却不敢靠近,天热的时候尿骚袭人,苍蝇遍布。
    每层宿舍楼有两个公厕,有新生晚上不愿多跑几步,站在阳台窗口上,直接就将憋醒后的那泡尿贡献给冬青灌溉施肥了。
    熄灯二小时后,检查组巡查校园的习惯是校长多年坚持的传统。对于这个要求,老师们特别是年轻老师多有微词。但对于德高望重的校长谁敢说一句不字,武平的辅导员新婚不久,校长同意本应老师参加的巡逻任务由班长代劳。
    好在一个学期的校正严查,冬青树生存环境重新改善。
    武平参加工作后,在乡镇夜查抓赌,催粮要款能很快进入角色,得益于学生时代的巡校经历。
    和老师们接触多了,武平逐渐对校长有了些了解。
    曾校长家在学校西边二公里曾家庄,大女儿医科大学毕业去了兰州第一医院,二女儿在农村和曾校长的妻子种了四亩蔬菜。
    好多次上级领导找他谈心,让他将家里人农转非都被他拒绝了。
    几次曾校长提出要退休,都被教职工极力挽留。教育厅考察了多次,也一直不能确定一个合适人选,他也只有老当益壮了。
    武平正为能如此接近校长而沾沾自喜,但随后发生了一件事却让他拉开了和校长的距离。
    曾校长去外地调研二个月,临走时将各班辅导员及武平召集在一起开了短会,安排好后离开。
    星期天,武平带着几个同学悄悄来到曾家庄,找到曾校长家。
    "阿姨,校长外出二个月,家里有什么农活我们可以做?"
    "哦,你们校长这次还真用心"师母听了很高兴:"正好最近黄瓜起秧上架,我正愁没有帮手。”
    蔬菜地里的农活不是很重,就是将黄瓜新长的秧子用塑料绳系到竹竿支好的竹架上。师母给几个年轻人指导了一下,大家很快学会了。
    人多力量大,一天时间,地里农活被几个小伙子打理停当。曾校长的女儿年龄和武平他们相仿,有这麼多帮手,也就不用她在地头忙活了,起火烧水做饭,做好后勤就行。
    “下周有什么活给我们留上?”晚上回学校前,武平对师母说。
    “太麻烦你们了!”师母答应了。“如果有空你们就继续来整理黄瓜秧子,阿姨给你们做好吃的。”
    二个月后,一块去的几个同学从曾校长那里领取了八块钱,在外边临时雇工的工价。
    武平被学生会通知:经校长提议并又学生会研究,免去学生会委员职务;建议班级重新投票选举班长。
    班会上虽然武平获得全票继续留任,但每次老远看见校长就连忙躲开。
    武平在日记中写道:这应该是成长的代价。校长让我明白,让人肃然起敬时不是崇拜者贴身环绕,而是自身光环耀眼夺目。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