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篇[完结]  凤求凰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425  更新时间:16-01-27 13:4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宜建三年,中书门下蒲庄亭挂帅平定昭王乱有大功。
    唐惠宗嘉之十万黄金。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是夜,红灯笼高高悬挂,相国府里人声鼎沸,捧着贺礼的下人不停穿梭于庭院间。
    战火刚歇,天下初平,眼下即是要论功行赏的日子了。昔日,蒲大人为圣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人尽皆知,如今必将飞黄腾达。今夜他在家中设宴,群臣自是争先恐后地过来巴结。
    酒兴正酣,突然有侍卫高声通报。
    “圣旨到,中书门下蒲庄亭领旨。”
    一时间,席间喧闹,众人纷纷贺道:“妙哉!圣旨一下,定是赏赐万千,加官进爵,福泽百代,光耀门楣!我等望尘莫及,望尘莫及啊,大人。”蒲庄亭笑笑,向门外一瞥,脸色却悄悄沉了下来。
    来人是小顺子。
    盛宴一直续到半夜才将歇。宴罢,蒲庄亭卧坐在后院里,摆弄着金罍。
    有匆忙赶到的一亲信上前道:“相爷”
    “何事”他放下金罍,双目微迷。
    “爷想要的人,找到了。是否要派人接过来?”
    蒲庄亭眸光流转,酒醒了不少。“找到了……人是否无碍,是否仍在长安?”
    “是,爷。”
    “不必去了,将路址给我,我亲自走一趟。”
    至此,天下再没留下蒲庄亭的半点踪迹。因为翌日晨,他以寻人为名独自离开了相府,便再没有回来。
    有人猜测,他因赏赐不够,恩宠竟在一介宦官小顺子之下而心生怨愤,一气之下离京出走。又有人立刻否认,堂堂相爷怎么会计较此等屑事?必是私下由皇宫里探出了什么蛛丝马迹,害怕皇上会因自己功高盖主而赶尽杀绝,方才一走了之。还有些认为相爷是在外出途中出了什么意外,已经死于非命,自然踪影全无。
    更大有人者,不满这几种解释枯燥乏味,杜撰说这蒲大人是为爱而亡。蒲大人多年不娶,是因为早已心有所属情根深种,所爱之人是一位为先皇守寡的太妃娘娘。当今天子放荡荒唐,宫闱败坏,没名没分而年轻貌美的太妃娘娘与权倾朝野的相爷方有缘相恋。然而有缘无分,无法为世俗所容,两人只能陈仓暗渡。
    后战火燃起,太庙遇毁,这位太妃流落民间不见了去向。相爷得知心爱的女人生死未卜,忙令人四处苦寻,终于才找到其下落。喜极的相爷倾尽所有为红颜,毅然抛下了一切带着美人归隐了山林。
    总之是花样百出,各有千秋。
    这些信手拈来的野史稗闻于茶余饭后为百姓津津乐道,一时盛行民间,广传不绝。
    长安骊山山脚有座不知名的小庵,因骊山乃杨贵妃之避暑离宫,华清宫的残址而被后世化称为华清庵。
    话说这华清庵里有个十四五岁的小尼姑总爱和进香的香客们话聊家常。她常跟别人提前的是一个曾在华清庵里暂留避乱的尼姑。
    “这尼姑生得妙曼绰约,骨子里透着一骨子书香贵气,可不是个一般的尼姑,却像个闺门小姐。
    那一日,那尼姑正跪对着菩萨诵经,忽然一个青衫男子走了进来,投了香油钱后便直直地朝尼姑走去,走到她身后方停下,轻唤了句什么。然后,尼姑的佛珠跌落在地,砰的一响”
    小尼姑每每讲到这儿总要冲游人鄙夷地摇摇头,脸上不时还会泛起潮红。接着以一种近乎故弄玄虚地口吻嘘道:“接下来,你们定是猜不到的。”
    其实也确实难以猜测。
    那青衫男子淡然道:“听说你过得很不好,看你比以前发福了不少,倒是出乎意料。”
    尼姑微微莞尔,“听说你在朝中大势已去威严难再,今日见你瘦成这样,方知此言非虚”
    然后男子吻住了她。
    “他们后来被住持很生气很生气地轰出去了”,小尼姑感慨,“那男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过多的表情,但我总觉得他心情好得很。若真如尼姑所言,为什么烦心事消瘦了,过得不好,我倒认为不会是别的事,一定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他心仪的这位尼姑。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要是给大师太知道贫尼竟对着施主们说了这么些大逆不道的话,今晚的斋饭怕是没有着落了。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