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为伊消得人憔悴,养人真的很心累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40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饶是身强力壮的苏庆,背着一个成年男性走了三公里路,渐渐也感到体力透支,何况苏庆是在逃亡,不能走大路,只敢翻过河西山,另寻小路出青平县。
他打商量:“九歌,你如今已经是人,是人就应该脚着地,才接地气。”
“我飘习惯了,走路太累。”
“你得下来感受一下地心引力的科学魅力,我来跟你谈谈牛顿的伟大发现。”
“苏庆,你以为我的脑子不会进化吗?还是以为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傻瓜?”
“你一个古代人竟然知晓这些?”苏庆确实有些惊讶。
九歌趴在他肩膀,打着哈欠:“你们所说的科学不尽然,至少无法解释我的存在。”
“。。。。。。。”
最终,苏庆坚持了一个小时后,双腿再也动弹不得,九歌只能悻悻从人身上爬下来。
二人再走了两天,终于跨过青平县地界,进入邠水村,逗留不到一天,苏庆拉着九歌,急急忙忙跟着做买卖的人进城,遮遮掩掩地坐上长途客车,北上陕西,打算绕过京畿一带,辗转到北象山。
出门在外,九歌的手脚倒是规矩许多,只是更让苏庆苦不堪言的是九歌的“讲究病”。以前九歌不用吃喝便也不管人世间的物价行情,如今他再做人,倒想起明朝间的好日子来,虽然他也不苛求锦衣玉食,但坐的地方,站的地方,睡的地方总讲究干净,穿的衣服,吃的东西总讲究细致,恁是苏庆日日给他洗衣服,替他擦桌子,擦床铺,他也拿不满的眼神瞪着他。按九歌自己的说法,他不是嫌弃苏庆,他是嫌弃整个落后倒退的中原大地,人类打拼了几百年,日子却比明朝时更糟糕,怎能说是进步。
苏庆满腔热血反驳:“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封建统治力量制造的繁华盛世不过是镜花水月。”九歌摇摇头,鄙视道:“果然人活着总需要一点精神!”
苏庆对北象山是十足空白的认识,九歌说大概便在四川巴中与南充之间。苏庆发愁,西蜀之地四不通八不达,李白这种徒步旅行爱好者在蜀道面前也曾感概难于上青天,对他们两个甚少外出的人来说,更是九霄之外的天地。
他在地图上横比竖比,将笔一丢,大指一挥,决定先坐火车到西安,跨过秦岭到汉中,最后进入巴中。九歌见他轻松比划,以为容易,立马附和着点头。
苏庆见他一脸天真相,内心几近崩溃,腹诽那人死时为什么不挑好一些的地方死,偏偏葬在祖国最深的怀抱里。
“苏庆,你心里又在嘀咕什么?”
“。。。。。。我在想,路线是定了,但咱已经没钱买票,更别说吃饭住宿。”
听到无钱吃饭住店,九歌的两道眉毛吊到脑门顶,十分不满。
苏庆抹一把脸,“你将我盯出窟窿也造不了钱。”
突然苏庆一拍手,了然道:“我是吃唯物主义的饭长大的,当然造不了,你不同,你是神仙。”他往地上四处望,乐呵呵地捡起几张废纸,谄媚道:“50就可以,100太多容易叫贼惦记,来,我闭着眼睛,你施法术。”
“。。。。。。”
“你不会?”
“有问题?”
苏庆沉痛地摇摇头,底气不足说:“不碍事。**说过,没有资产就是最大的资产。”
自二人意识到钱财之重要后,苏庆与九歌只能暂时在永安县租了一间老房子。
苏庆日日出门寻些散活,以济“家用”,至于积蓄是能存就存,不能存慢慢想办法。他倒是天生乐观,可九歌在家是数着日子过的,无聊时便要催促他赶紧上路。
苏庆也不知为何,一想到九歌焦急的神色,干活就越卖力,揽的活也就越多。
纵使如此,夜晚回家的他仍要应付九歌的“讲究病”,一来二去体力渐渐跟不上。可当他累死累活躺上床后,“养尊处优”的九歌公子嘴巴与舌头总是不安分。
苏庆懒懒地推开九歌的脑袋,却推不开已经下滑到胯部的唇舌。身体里疲惫与燥热交替折磨,酸涩难忍。终于,他一把抓起大腿上的脑袋,恶狠狠地叫:“白天替你卖命,晚上替你暖床,你死去生来全是享福的命,我活该受苦受难吗?”
九歌生前狂了二十年,死后狂了几百年,骨子里全是清高炒清高,让人说成没脸没皮的人,他果真脸皮儿就薄了,黑了。气在心头,悲从中来,不仅闷闷爬下苏庆的身体,自顾自盖被,苦叹:“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第二天,天未亮,九歌醒来看天色,又要沉睡过去,转个身吓一跳,苏庆睁着大眼睛,黑眼圈挂成小月牙似的。
“你。。。。。。失眠了?”
苏庆疲倦地点头:“我明明困得要命,你偏偏要吟一句狗屁不懂的诗。我一琢磨,困意过了,天就亮了。”
九歌眯着眼睛,笑得开心:“活该。”
“不行,你赶紧告诉我那句是什么意思,让我最后再睡一个钟头。”
“就是你祖宗的,你也活六百年试试!”九歌边说边用手掌盖住苏庆的眼睛。
如今九歌的手凉却不冰,夏天附在人肌肤上十分舒服。苏庆由着他,嘟囔:“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身体轻轻柔柔的,慢慢失去意识。
永安县紧随时代步伐,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小有规模,苏庆和九歌住的地方临近工厂区,清早道路两旁几十摊卖早点的,种类还很杂,酸甜辛辣皆有。
九歌从未采办过家里的用品,更别说早上爬起来买早点,此时手里揣着从苏庆口袋里翻出来的5角钱,左看看右看看,最后还是买了豆浆和包子。
往回走时,他看了看布告栏中贴的招人启示,其中一张写着本县一处祠堂修葺,找老先生修缮碑文与先人手迹。如若有意者,可以按着纸上写的地址去找人。
九歌将纸撕下,提着早点,志满意得往家里去,心底急急要让苏庆哑口无言。
苏庆着实哑口无言,他指着纸上的“老”字,半天才劝道:“九歌大仙,你是真的老,可看着不老。别叫人拿扫帚轰出来。”
九歌扯回纸张:“真金不怕火炼。”
苏庆放心不下,跟着他去往招人的地方。
雇人的以前算是大户人家,虽然门楣雕饰拆得干净,到底印子在上面,门前两尊石狮子烂了半个脑袋,另外半个脑袋挂着破抹布。如今四类分子几乎肃清,这么一座大宅子也只剩空壳子。
九歌朝里喊:“有人在么?”
一个女人走出来,问:“你做啥子事?”
“你们雇人修祠堂。”九歌举着白纸。
女人不识字,摆摆手,进屋找她男人。
一个光头男人走出来,上下瞧九歌,挥挥手说:“不找学生,只找先生。”
苏庆赶忙上前,递一根烟,说:“大哥,我兄弟学识好,懂许多东西。以前在邻县当先生,这段时间娶媳妇才回家。别看他长得年轻,可都三十好几了。”
光头男人狐疑地打量九歌,踌躇半会才领两人进屋,说是给太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