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88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赵国邯郸公元前260年
    *
    行商吕不韦带着自己的商队一路北上,满载着货物,预计今日进入邯郸城内。
    来到赵国做生意,并不是因为赵国最为富庶,而是如今天下形式风云难测,作为一个商人,自然是哪里有利就奔向哪里。唯利是图,早就成为吕不韦的行动准则,此番来赵,不只是交易,也是投机。
    走在郊外,满目都是田地,平云阔野,却也难掩凋敝的气息。生意能做成几笔,吕不韦也难说,可他心里隐约觉得,一定有什么奇货在等着他
    集市上人潮熙熙攘攘,吕不韦安顿好车马,把货物悉数交给掮客,他就可以掸去一路风尘,好好休息一下了。可吕不韦并没有要放松的意思,他要看景,不过他看的不是风景,而是人。
    自小便随家人辗转于各国之间,什么样的人,吕不韦看一眼,就能猜的八九不离十,眼前的几个就是些破落贵族,不过其中一个有些奇怪,因为那个人身着秦服,面色阴郁,正在采买着什么。
    吕不韦立刻转向身边商店主人,问:“劳烦您帮着看看,那边穿秦服的是什么人?”
    “他啊,是秦国派来的质子,秦王的庶孙。”
    “怎么这样落魄?”
    “我们国君并不重视他,给他的供给总是不足,所以他就要自己出来买些。”
    “秦王之孙……我哪天一定登门拜访!”
    店家笑了一笑:“您的这笔账可算糊涂了吧,他能值什么钱呢?”
    吕不韦的眼睛不离那人,说道:“眼下不值钱,可这奇货可居,以后没准价值连城。”
    *
    门前的仆役有些不知所措,上下打量着这个衣着簇新,满脸微笑的人,心里想着怎会有人来拜访自家公子,来者不善吧?
    吕不韦倒不着急,伸开双臂,说:“我这既没有匕首也没有毒酒,只想和你家公子异人见上一面,我说的一定是他最想要的。”
    *
    吕不韦与异人成功见了面,就开门见山:“小人吕不韦,特来助公子回秦为王。”
    异人惊得一颤,却又马上恢复了平静:“看不出你有什么本事,竟然干涉两国朝政。”
    吕不韦不管异人的威吓,继续道:“小人若是没有良策,哪敢亲自上门。”
    “只怕你良策有一,难解两个难题。”
    “公子不必忧虑,赵国与秦国小人都有应对之法。”
    异人这才正眼看着吕不韦:“说来听听。”
    “公子不是嫡出长子,这没有关系,其他二十多个公子也不是,关键在于找个能说上话的为公子说句好话。”
    “能说上话的……华阳。”
    “公子果然聪慧。华阳是秦王的宠姬,又刚晋为夫人,只可惜她没有孩子,您只要拜她为母,你们就是同一战线上的人,还怕她不为您说话吗?”
    “好!那赵国这边怎么办?”
    “公子放心,只要陈清利害,不怕赵王不放手。”
    “那你肯为我跑这一趟?”
    “小人早就认定了您,必定为您而奔走。只是,希望公子为王时记得我微薄的功劳啊。”
    异人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到那时就属您功劳最大。”
    *
    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秦公子异人拜楚人华阳夫人为母,改名子楚。在公元前250年为秦国太子,一年后,即公元前249年登上王位,史称秦庄襄王。
    庄襄王在位期间三年,开疆拓土,征战不断,为秦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转一年,即前246年,十三岁的赵政即位,其生母赵姬为太后,由于赵政年少,朝政自然落到吕不韦手上。
    秦国咸阳公元前246年
    *
    吕不韦正向咸阳宫偏殿走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简,看见前方的少年,唤了一声李由,那少年便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了上来。
    李由约摸十五六岁,虽见了丞相,却也不慌:“吕大人有什么事?”
    “把这个交给李斯,倒也不急,你回家再给吧。”
    “是,由一定转交父亲。”
    吕不韦点了下头,就继续朝偏殿走去。
    李斯是吕不韦提拔的议郎,吕不韦欣赏李斯的主张,就随手给了他个官做,而他的那个儿子李由,很得大体,从不随意开口,又熟习小篆,便叫他在朝中撰写公文。
    李由对于分派下来的公文总是谨慎的完成,他并不急于做官,他认为自己读的书,见过的世界还不足以支持自己为令一方,何况父亲想要有所作为,他自己就不能给别人落了口实,所以他总是少说多做。
    李由见四下里无人,就站到身边扶苏树的阴影里,展开竹简,看了起来。
    *
    年少的秦王政,这时刚刚下了早课,趁着宫人不注意,就偷偷溜出了咸阳宫。这不是他第一次偷溜,以至于亲近的寺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出来也不过是像没头苍蝇似的在附近宫殿乱跑一通,过不了多久就能回去。可对于赵政来说,这几乎是他唯一的乐趣,每天都有那么多简牍要看,累了的时候总是希望母亲来看他,可是希望每天都会落空,除非是祭祀或者重要的日子,他几乎见不到母亲。
    “母亲要我做一个独立的孩子。”赵政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秋风吹得满袖,鼓鼓的,好像下一刻就能飞起来。赵政笑起来,黑黑的眼睛弯起的弧度分外可爱,“我喜欢秋天”他想。
    漫无目的他已经被秋风吹到了偏殿,那里总是很安静,赵政便踏了进去。
    果然,一进来风便止息了,让人有种时间凝固的错觉,赵政放慢了脚步。他看见不远处的扶苏树下站着一个人,穿着秦国的传统服饰,却不像是秦国人。玄朱两色构成的纹路穿在他身上并没有尚武的厚重感觉,而是轻盈、飘渺,眉目间似有远山浮动,湖光潋滟。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可能过了很久,抑或只是一瞬,对面的人似乎有所察觉,抬起头来,唤了声:“谁?”
    赵政一惊,便往外跑,他也不知为什么要跑,就好像自己弄皱了一张画帛,犯了错,要赶快逃开一样。
    李由心里虽充满了疑问,却并没有追出去,“只是一个孩子”他这样想着,殊不知自己年岁也还小,不过没人把他当孩子罢了。
    *
    转一天,赵政早早地就下了课,今日是他的生辰。宫人们一早就忙开了,布置咸阳宫,准备晚宴,庆祝活动虽然只在这里举行,但热闹的程度不减,只是政的心中空落落的。母亲并没有来看他,也没托人送个礼物,他们同在咸阳,政因要读书常住咸阳宫,而赵太后则住在甘泉宫。
    政独自一人走着,心想:“不如我去看看母亲吧!”想法一出,他就喜滋滋地往甘泉宫跑去。
    望见了甘泉宫,更是加快了脚步,这才发现前面有个人,正是吕丞相,刚要喊他,不料一把被人抓住,一看竟是母亲身边的宫人良晏。
    “你抓我做什么?”政很是气愤。
    “王上,太后与吕大人有要紧的事商量,您就不要去打扰了。”
    “什么要紧的事我不能听!”说着一把挣脱宫人的束缚。
    良晏见情势不好,便说:“您要惹太后不悦吗?”
    听见这话,赵政立刻停下脚步,慢慢转过身,心里很是矛盾,不过最后还是妥协了。
    “那你和母亲说,我来看过她了。”
    良晏也不忍心,就说:“王上放心,奴婢一定传达。”
    没了来时的兴奋,回宫的道路变得极其漫长。赵政不由想起了还在赵国时,父王与母亲时常陪伴自己,三人一起读书,一起在节日时登上游原。他还记得那时的草香,父亲的教导,以及母亲的笑颜。不用任何脂粉,在日光照耀得到的地方,母亲的脸永远是最美丽的,她会远远地呼唤自己,让声音顺风飘到他耳中。
    “又是你吗?”
    政忽地抬起头,才发现自己又走到了咸阳宫偏殿,说话的人正是昨天见到的那人。赵政下意识地往后退,可又一想:“这是我的宫殿,我为什么要跑。”于是他就站在原地,既不说话,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李由看着那孩子模样,小小的人儿,一脸严肃,充满戒备,可也挡不住本身的纯真。李由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好长时间不见不知过的怎样。于是李由挂上了平时一贯温和的笑容,走了过去,顺便从身旁的草窠里拔了两根毛茸茸的野草,熟练地扎成一个小兔子,送到孩子面前。
    “送给你。”
    赵政接过那只兔子,心里只剩下了惊奇,细细端详着。宫里的珍宝不少,可他还是头一回见到野草也可以变成这般可爱的样子。
    “你再编一次。”政终于开了口。
    李由便又拔了两根草,这次他放慢速度,不时观察着这孩子的神情,只见他的严肃变成了专注,看得李由直想笑。
    完成后,李由把这一只也送给他,道:“要不要我教你?”
    赵政抬了下头,随即又低下,继续端详着两只兔子,不过可以看得出来,他在思考。
    远处依稀传来了呼唤声,赵政马上回头去看,将两只小兔子装进衣袖,又立刻转向了李由。
    “你叫什么名字?”
    李由不禁“啊?”了一声,被这孩子的气势一震。
    “我问你叫什么名字?”
    李由定了定神:“我叫李由,你称我修宁就行。”
    “我会来找你的。”说完政就向外跑去。
    李由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问完别人的名字,却不自我介绍一下,难道大家理应认识他吗?于是不禁想:“这到底是哪里来的孩子啊?”
    晚宴一如常年的奢华、喧闹,陪伴赵政的,都是咸阳宫的宫人。赵政今年又收到了很多礼物,大多都是宫外的贵族送来的,他一件件拆开来看。在烛光和月光的共同照耀下,金饰玉器散发出冷冽的光,围绕着年少的秦王,让他看上去就像浩荡湖面上的一座孤洲。赵政不知从哪里摸出那两只草扎的兔子,凝望出神。今夜到哪里,都只剩寒冷,唯有紧紧攥住的这件随意的礼物,让他感到真实。迷蒙之中,赵政和衣而睡,心中燃起点点微光,簇拥着树下的人影。
    *
    李由先是乘坐马车,下车后又走了一会,才回到家,政事忙的时候他都住在宫中。家里只有他和父亲以及几个仆役,虽简朴,却很利落,一看便知是士人之家。父亲最近忙于为丞相吕不韦编写史书的事,很长时间没回过家了。餐桌上,除了讨论朝堂上的事,李斯无暇顾及儿子的生活。
    “父亲,这是吕大人给你的。”李由把一卷竹简交到父亲手中。
    “吕大人还说什么了?”
    “没有了。”李由低下了头,又缓慢地抬起。“什么时候能把母亲和弟弟从上蔡接过来?”
    李斯抬眼看了他一下,道:“再等等,等父亲站稳脚跟。一定不会太远了,你要和为父一起努力才好。”
    李由向来相信父亲,他笑了笑:“知道了,荀夫子的理想儿子也一定尽力实现。”
    “好儿。不过今天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李由有些犹豫,但还是说道:“今天在宫中见到了一个男孩,和向儿年岁相仿,不由想起了家事。”
    “胡说,王宫禁院,怎会有孩子?要说年岁相仿,也就数当今陛下了。怕是你忙糊涂了吧。”
    李由也不再辩解:“父亲说的是,宫里怎会随便出现孩子。”他这样说着,心里已有定论,那玄鸟的精致暗绣在秦国不会有第二个人穿得。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