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老地方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0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当然我不是故意花费一章多的篇幅去介绍一个无聊的职业,只是想顺便惊醒自己别为看上去的暴利做一些无谓的牺牲。如果任文景不去给人做大额的担保,而他替担保的人不跑路的话,就不会有他的早亡。当所有的人看到眼前都是遍地黄金,弯腰的时候,你的眼里一定没有注意到脚下的陷阱,一如当今的股市。
当天的来人不是很多,我在那里胡思乱想的呆了一个下午,决定早一点的去老地方等候他们。出门的时候四点多。
四点多的时候,泉城的路上已经开始堵了,关于这些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堵车的段子,“一位堵车长达几小时的朋友终于无法忍受,他暴跳如雷的打开车门,拉开后备箱,从里面拿出一根长长的木棍。所有堵车的人吃惊的看着他,只见他大骂着把地上一只蜗牛敲的粉碎,一边敲一边骂着:‘看你还敢跟踪我!’”。不管哪个很堵的城市,只要在此段子前面冠以城市的名字,都很能形象的表现出来。
车不是豪车,是用我的积蓄买来的一辆二手面包车,花了一万五。买来后才发现被车贩子给骗了,这可能真的是一辆才开了两三年的车,但是是一辆运送海鲜的车,当我后座的脚垫时,下面的都快锈的透气了,一股海腥味扑面而来。在冬天的时候两边的门老是关不紧,寒风都会毫不吝啬的进来取暖,这车那都不好,幸亏暖风还是管用的。管美琪倒是不在乎,每次上车的时候都说,“啊,一上车,我就一种到了海边的感觉……”,她第一次看到我开车回去的时候,兴奋的眼里通红通红的,像是饥饿依旧的老虎刚看到猎物一样兴奋,幸亏车子没有天窗,要是有的话,她肯定会站起来,喊出像敞篷车一样的感觉。我没有让她在自行车上笑,也没有能力让她在宝马车里哭,一辆二手的面包车却也承载了我们一路欢笑跟眼泪,即使她中途下车了,但是这个车里有她的影子,有她的笑声,像那海腥味一样,怎么吹都吹不掉,怎么洗也洗不净。
不到十公里的路加上红灯的时间,走了差不多快一个小时。在回民小区的胡同里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了下来。这车有一个好处,无论我在哪里喝多了,把车往喝酒的地方一扔,即使开着车门都不怕丢的,更不会时时担心剐蹭什么的。穿过胡同,就是有名的回民小区小吃街,一色的烧烤店。当你从远处慕名而来,要是在晚上,街上的人声鼎沸,一定会让人有种误入梁山好汉庆功宴的错觉。美琪说,第一次来有种狮子看到羊群的兴奋,或者羊群看到草原的广阔。我敲了一下她的脑门说,第二个比喻是错的,因为我们跟狮子一样都是肉食动物。这里曾经是我们的最爱,是经常来打牙祭的地方,也是哥们同学聚餐的好地方。只是近几年里,这里的特色跟质量都跟下降了,被其他各区的渐渐特色的小店代替了。不经意的路过,尤其在夏天的夜晚,泉城的很多街上都会聚集了这么一条街,聚集了那么多喜欢吃撸串的人。但是这里有我们更多的记忆,只要更亲近的人在一起相聚的时候,我们还是喜欢选择在这里,在这里我们像是又回到了从前。
在“一错烧烤”我选择了一张店外的桌子,只有这样才有大排档的味道,像那种拘谨的店内桌餐,反而是缺少什么。整个一条街的桌子都已经摆了出来,年龄不大的店员开始对过往的人打开招呼,不管你是不是来吃饭的,先是哥、姐亲热的叫着,比如,“哥,吃饭吧,来这边请坐,撸串扎啤小龙虾,炒菜海鲜大梁骨……”,热情的好像亲戚串门一样,你只管坐下享受最好的招待。我是受不了这种亲热劲了,即使每次不吃饭路过,也得躲的远远的,要不冷落了这张笑脸就亏钱多少似的。但是这些“亲戚”只管你坐下后砰砰的打开几瓶酒之后,你们就尽情的等着上菜吧,催来催去的就是,马上来,在锅里。喜欢“一错”的原因就是他少了这份热情,上菜比较迅速,美琪却偷偷的笑说,你是不是更喜欢它的名字?
与别的店不同,它的玻璃门两边挂着一幅木质对联,“路行千里或有嗔,人浮一世万莫贪”,横批是“一错即好”。挂在这里虽有些显得不伦不类,但是醉意阑珊的时候,却总觉得来到了一个好的去处。但是我从没有见过老板,问问店里的人是谁写的,到底什么意思,他们的回答总是,他们来这里的时候,这些都已经存在了。
在坐好的位置给马辉豪发了短信,告诉他位置已经订好了,老地方。然后抽了一支烟,静静的等着。
正在陷入困沌的时候,眼前被刺眼的车光照得难受,车是拉风的路虎,路虎就他妈的了不起呀,待我刚要起身骂起的时候,看到马辉豪从后排上下来了,再细看一眼车牌号,知道老大也来了。接着下来的人有些让我惊讶,日理万机的政府主任也来了,这是才看清后面还有一辆车,车牌号是鸢城号码,老七也从鸢城跑来了,接着下车的是老八,除了还在北京做文物贩子的老三跟已经死去的老六,我们又聚在了一起。眼里突然好像被蒙了朝雾一样有些泛湿,我往回別了一下脸,狠狠的咬了一下嘴唇,挂起来了以往的笑容,挨个的在他们肩上标志性的掏了一圈,然后一块坐了下来。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看到一下来了那么多人,带着感动有些无意的朝马辉豪的脸上望去,他似笑非笑的看着我,说,“别他妈的这么暧昧的看着我,我可没有那么大的魅力一下召集这么全的人,这个嘛,你得谢谢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