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从别后,故园还如旧 第一卷 第五章 晋阳【五】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70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五章晋阳【五】
过完中秋节,本就浩荡的皇恩更加的浩荡,陛下赐了一座府邸给中书令孟泽。
其实赐个府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但陛下赐的这座府邸却不是一般的府邸,据说是从前的汾阳王在晋州的居所,极尽豪奢。
汾阳王谋逆被诛灭后一直闲置着,直到暵元十六年陛下派人重新修葺一番,准备等太子成年后出宫建府,后来太子还不及搬进来就出事了,是以传闻说当年汾阳王建府的逼死的不少工匠的冤魂在此盘桓不去专门残害这宅子的主人。
这事的起因是这样的……
据说,那天陛下派内侍去叫孟泽进宫陪陛下下棋聊天,待孟泽走了以后,陛下不经意间问起孟泽的情况,传召的内侍把知道的事一五一十的回了皇帝。
于是乎,次日陛下特意叫人把东街上的前汾阳王府修葺整齐,然后传旨,赐给中书令,充分显示了陛下对孟泽的厚爱和看重。
再据说,自打孟泽来了之后这官场上对他的各种猜测满天飞,说他是陛下的义子私生子什么的都有,但碍于孟泽的脾性不明,大多数还没传到他耳朵里。
当然,话传到别人那儿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胡明懿胡大人,之前敢在陛下面前睁眼说瞎话的那位,此刻背着手秦王府前厅来回地走着,心情之烦躁可见一斑。
面前的中年男人端着茶,面色平静一言不发,左右右各站了一人,半晌才道:“不就是个府邸吗?表兄无需多想。”
胡明懿吹胡子瞪眼道:“哪有那么简单?你知不知道那个宅子是谁看上的?”
秦王喝茶的动作一顿,“可我那堂弟已经……”
胡明懿忙道:“在陛下心里,没有尸首可不算没了,王爷乃先帝长孙,陛下这皇位来得也不算名正言顺,如今陛下无子,立王爷为皇储乃是名正言顺,王爷再不将这事放在心上,未免令我等心寒。”
秦王犹豫道:“可你那天想替我留着中书令的位置,陛下不是拒绝了吗?”
“中书令只是暂时的,入内书省才是当前最要紧的事,看陛下那样子,兵部吏部王爷是暂时进不去了,度支部容易招惹是非,祠部进去也没用,都官部一旦办事不利容易惹祸上身,工部就是个摆设,你说我不想法子让你进中书省还能有别的选?”胡明懿一着急,说话也不顾及尊卑上下,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
秦王看了看表兄,再把头转向身边的人,“怎么看?”
那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布袍子,低眉垂首,恭恭敬敬地说道:“既然胡大人也说了陛下暂时不想王爷参政,急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没用,陛下如今身体硬朗,再有十来年都不成问题,王爷过早有动作,未免让陛下心生猜疑。”
秦王叹气,“你这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也觉得不如顺其自然。那年太子出事后,陛下震怒,将那些议储的罢免的罢免,流放的流放,如今朝中十年无人敢在朝堂上提太子一句。太子是皇后亲生的,陛下看重皇后自然也看重皇后生的儿子,表兄就别去触霉头了,耐心等等再说。”
胡明懿一口气堵在胸口,半天才顺下去,好歹总算是给劝住了,“那孟子初怎么办?”
“宋延你说说看。”秦王道。
宋延忙道:“陛下对他如此重视,食客以为,无非就是两点,要么如市井传言,中书令是陛下的私生子,要么就是中书令早年在江湖行走,兴许得了太子皇后的消息,这君臣二人只是表面和睦,实则暗中斗法,中书令有恃无恐,陛下投鼠忌器。”
“表兄以为呢?”秦王问完这个问那个,忙的不可开交。
胡明懿仔细想了想,“这话也不无道理,不过我倒觉得私生子的说法站不住脚,依照孟子初那个年岁推算,那会儿陛下一心讨好那突厥女人,哪来得及在宫外留什么私生子。”
秦王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宋延你继续说。”
“是。”宋延继续说道:“照陛下所言,陛下多年前就想召他入朝,中书令就是迟迟不应,食客以为,这是陛下开的价低了。这君臣二人早晚有一天得撕破脸,如今中书令以乡野之身初来晋州,与谁都不熟,王爷不妨与他多多走动,不论此人心中如何打算,就算日后翻脸,他也绝不敢对王爷不利。”
胡明懿瞥了他一眼,对此种说法似乎很是不屑。
宋延道:“再者,陛下这几年偏向太子党,无非就是谢逸打着太子的旗号结党营私,越是这种时候,王爷才越是要不参与这些争斗。做个样子给陛下看,等陛下看见了,自然要试探王爷,到时候王爷只需要再三推辞。”
“这样会不会适得其反?”秦王忙问。
宋延笑得成竹在胸,“当然不会,因为陛下一定不会愿意王爷与中书令结交,但是中书令一定想与王爷结交,陛下投鼠忌器,一定会答应中书令的要求,王爷越是避嫌,陛下越是想借王爷来试探中书令的底,到时候在陛下面前怎么说,就全看王爷的了。”
胡明懿见秦王对宋延言听计从眉头皱得更深,其实他一点都不希望王爷亲近这些满腹阴谋诡计只会卖弄手段权术的谋士,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人对陛下性格的揣摩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王爷若真想坐上那个位置,身边是少不了这种人的。
宋延见那二位都没对自己的话提出质疑,便继续道:“恕在下斗胆,倘若长信宫那位还在的话,王爷如何自处?”
秦王无奈一笑,“本王,自当尽好一个武将的本分。”
宋延心里一声苦叹,面上却不表现什么,继续说道:“陛下绝不会将大魏江山交到一个外人手中,王爷是即位的最佳人选,陛下骑虎难下,暂时退让只有一个目的。”
秦王豁然开朗,和胡明懿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答案——拖延时间。
送走了胡明懿,秦王叫侍从把自己新得的一卷先秦书简给宋先生送到住处,宋延连声谢恩。
秦王立在庭前远望天际,记忆中那个影子却越发的清晰,话由心生,一不小心就脱口而出:“陛下骑虎难下,我又何尝不是,其实我还是希望太子能回来的。”
太子,在大魏是一个禁忌的话题,没有人敢说,也没有人愿意去说。
当今陛下膝下的子嗣格外单薄,长子在陛下还未即位时就已经夭折,三十岁即位时只有两个女儿,三十四岁迎立了大突厥天都可汗长女静海公主虞铮为后。
由于无嗣,来自朝中皇室的压力源源不断,暵元三年皇后产下一男曹睿,陛下爱如珍宝,周岁即立为太子,暵元十年皇后又生下女孩曹莹,出生就封为长宁公主。
太子自幼聪慧谨慎,仁慈守礼,且才思敏捷,由大魏名儒为其开蒙,八岁之后作诗为文往往不假思索出口即成,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十二岁时就每日上朝,从未间断,帮助皇帝处理朝政,论事奏对也能考虑周全,深受满朝上下赞誉。
皇帝对其寄予厚望,打算在太子十五岁成年之后便传位与他,这也算的上是一件美满之事。
然而,就在太子十四岁那年,皇后无端留书出走,太子也不知去向,皇帝伤心欲绝,整整半年没上过朝,半年后,昭告天下,皇后思念故土病逝,太子忧伤过度离宫休养,结果,这一晃就是十二年。
在朝中为官十多年以上的人都知道实情,每每提起这场变故,皆是感叹,可惜了一个惊才绝艳举世无双的大魏储君,这么多年杳无音信,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汾阳王府之奢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孟泽倒不觉得有什么,心安理得地搬进新居,选了自己喜欢的厢房和书房,其余便一切交予下面人处理。
之前居住的小茶楼的主人姓韩名辕,是跟随孟泽多年的老管家,此番提前一年来到晋阳就是为了给孟泽打点好一切,既然赐了府,就跟随孟泽住进府中,做了中书府的总管。
自然,咱谢大人就成了孟府的常客,不需拜帖,不用请柬直接就来,到最后孟泽直接吩咐下人谢大人来府上就不用通报直接请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谢逸结交他自有原因。
在朝中,谁都知道这谢逸谢大人在四个堂兄弟里虽然只是个庶子的庶子,但在谢家老太爷面前绝对是最能说话的,可实际上,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试问倘若他自己没有过人的本事,老太爷怎么可能看得上?
那天和孟泽在来凤楼结交之后,回家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就开始深思起来,孟泽虽然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显赫,但实际上其势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难以预测,而且此人为人处事举手投足既不高傲也不谄媚,深得陛下宠信,若是能与此人成为好友,那自己在谢家的局面,也就会有很大的改变了,更何况孟泽入仕即为三品大员生生把他们这些世家子盖过了风头,不知暗地里有多少人视其为眼中钉,孟泽若是想在朝中长久,必然是要借助世族依傍的,大好机会放在眼前,谢逸又不是傻子。
最最重要的是,自从太子失踪之后,陛下派了无数人才外出寻找太子下落,而孟泽是永嘉五年封的爵位,他或许是陛下派去寻找太子的人之一,又或许那私生子的传闻……
其实也怪不得谢逸会这样想,他本来算不上谢家的少爷,只能说是一个低贱的庶子,因为父亲的正室手段了得,使得他和身为官奴的母亲在谢家没有半点地位,从小外界的热闹繁华就与他无关,受尽白眼轻视。他十二岁那年,爷爷过寿,那年正值谢家因为一起贪污案受到牵连,大伯和父亲接连都被贬了官,来祝寿的不过寥寥数人,门可罗雀,入宫做了贵人的姑姑却突然求得了恩典回家给老父祝寿。
那天他悄悄的躲在围墙另一侧,看着一个十来岁的黑衣小男孩规规矩矩走下銮驾,包括自己爷爷在内的所有人下跪行礼,男孩才慢慢的说了一句:“众卿平身。”便笑着在爷爷的引领下往府里走去。而后谢贵人才向大家解释道:“太子殿下今日特来给敬国公祝寿。”
那天在后院,他眼睁睁地看着那小太子和几个同龄的男孩子一起打闹嬉戏,甚至从自家的院子围墙翻出去。
三个月后,太子突然造访,向爷爷提出要他入宫陪太子读书。
要知道,当时能住进东宫,必定会成为太子登基后的肱股之臣,这比太子亲自祝寿还要光荣,从此谢老太爷对他另眼相看,家里再也没有人敢欺负自己和母亲,太子临朝后,自己时常陪在身边,深得陛下喜欢,赏赐不断。
不过,这都已经过去很久了。
每当谢逸想起这些事,就会觉得时间太长太久太远,远的竟像是上辈子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