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之本命 八十三 印记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6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夫人,”千叶今晚的笑容比以前要灿烂百倍,“今晚我吩咐做了夫人最爱吃的鱼。大人今天嘱咐我说夫人今天想吃玫瑰糕和可乐饼,厨房也已经在准备了,一会我就为您拿来。燕窝已经为您炖好了,等到温度合适了我会让明慧端给您。”
“嗯,”刚刚塞下一口米饭的我,面对热情的千叶,猛地点头回应着他,“千叶,你不要因为我太辛苦了。”
“不辛苦。平治说过,夫人现在的身体,睡前要喝一碗红糖熬成的红枣银耳汤,我也会为你准备好的。”千叶对我始终笑着,眼角的皱纹已经十分明显。
“嗯,嗯。”
“还有,夫人,平治留在大宅的汤药您也要按时吃完,我会分好,明天派人给您送到九番队去。”
“嗯,嗯,好,好。”
“这段时间我会派人专门为您送饭到九番队去,中餐您也不能缺了营养。”
“嗯,嗯,”千叶不停地在身边嘱咐着,我有些尴尬的笑着,眼睛时不时向白哉那边望去,“千叶,其实不用那么麻烦,九番队的伙食也是很好的。”
“再好也不能和朽木的家厨相提并论啊。”
“好好。”我索性全部答应他的要求,“我知道了,我会听千叶的话,千叶也快去吃饭吧。”
“那好吧。”千叶有些不舍的离开我的身边,坐到自己的餐桌旁。
“白哉,”确定千叶已经走远的我,向白哉撅撅嘴,“你也太夸张了吧?还要千叶中午给我送饭过去啊?”
“我从没有这样安排,一切都是千叶自己安排好的。”
“啊????”我吃惊的长大嘴巴,“怎么可能!!!!”
“你不要辜负他一番好意。”
我轻轻叹口气,只能默默接受。
弯月高高挂在枝头,云朵悠闲地飘过月前,为晚上的天色平添一份悠扬。躺在浴盆里的我,从浴室高高的窗户上恰巧看到了这一幕。这就是所谓的花前月下吗?果然很美,让人十分动心。嘴巴下意识微微张开,想要哼几句熟悉的歌曲,可没想到夏目的面容完整清晰的出现在眼前……最终我还是不能跨越心中对歌手这个身份的隔阂。
轻轻擦拭着头发,我向着书房走去。刚到门口就碰到关门退出的千叶,“夫人,”千叶的脸色在这个夜晚稍显暗淡,“您的红枣银耳汤我为您熬好了,放在大人桌上,您趁热喝吧。”
“千叶,”我抬起手伏在这位比我要矮一截的老人肩膀上,抱歉的神情不由得流露出来,“谢谢。我来到大宅这么久,从来没有为你做过什么,但你却对我如此尽心尽力。”
“夫人,您言重了。”千叶缓缓的睁大眼睛,圆圆的镜片上出现了一闪闪的目光,“您对大人的,对大宅的,对老夫的所作所为,老夫牢记在心,而我也只能在这些小事上回报您,该有歉意的,是我才对啊。”
“……”我冲千叶淡淡笑笑,而他微微鞠躬向我示意,侧身稳步离开了。
望着他有些佝偻的身影,心绪复杂,不知所谓。
“白哉?”推开门的我,看到白哉正在看手中一本厚重的书,“你看到了啊?”正是白天修兵亲手为我做的简报集。
“嗯,”白哉合上简报,“侩佐木副队长,有心了。”
“呵呵,”我举起桌上清透的白玉碗,看着红枣银耳汤中印出的我的脸庞,稍显红润的颜色,“我也没有想到。”
“明在这里,已经有了无数个无法离开的理由了。”白哉认真的注视着面前的我,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并没有过多回应,只是微微倾斜汤碗,抿一口汤,丝丝甜甜,还有生姜的味道。“只是,”我抬眼望着白哉,淡淡笑着,“好像很难再次找到原来的那个自己了。”
瞬间的惊讶闪过白哉深邃的眼眸,但马上平静的他,问了我一个问题,“明,想看看你脖颈后的印记吗?”
“诶?”
还未等我回应,白哉已经站起身走到我身后,轻轻拉下我睡衣的衣领,露出白皙的脖子。白哉稳定强大的灵压顺着他温热的手掌持续地注入我的身体中。后背凉凉的。
我微微扭头,通过白哉举起的镜子,看到了在我脖颈处的印记。黑色的锁链螺旋地缠绕在一朵火红的樱花外,黑红的搭配和谐但却耀眼。对我来说,甚至有些刺眼。
“这,是什么意思?”在印记马上要消失的时候,我伸手想要去触摸它,可最终我什么都没有抓住。
“这个印记,每个人都会不一样。”
“什么?”我吃惊的看着身后的白哉,“这,这是什么意思?”
“平治说接受过这种治疗的人,印记的形式代表着本人的性情,颜色意味着他的灵魂,锁链则都是黑色的。”
“……”我思量着白哉的答案,体味着答案中的意义。
“也就是说,明是一个像似樱花的女人,而你灵魂的火热也只有大红色能够表达吧。”白哉淡然地说出自己的理解,收起镜子。
“你们,都能看得到吗?”
“嗯。”
“不会觉得别扭吗?”
听到我的问题,白哉抬眼看着我,他的黑发明显的长长,挡在眼睛中间显得自然,轻松。他始终认真的望着我,眼神里有说不出的复杂,最终白哉伸出修长的手,伏在我的脖子后面。“这个印记,始终提醒着我,你在这里的付出,为我,为朽木家的牺牲。你认为,我会觉得别扭吗?”他手掌的温热让我觉得全身都是暖暖的,和这个秋夜的温度很不相符,“况且,我觉得明确实如这个印记,像火红的樱花,始终绽放在这里。”
我看着他,无声地笑笑。“好了,”白哉将我身后的衣服整理整齐,拍拍我的后背,“汤要凉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