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初入赊店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5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5章初入赊店
赊旗店到了!
还未过潘河,戴二闾一行人便看见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尖顶楼。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给整座赊旗店古城蒙上了一层旖旎的色彩。人们一路的疲乏一下子消了大半,最激动的要属戴二闾了,十几天的旅程中,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到达赊旗店,见到他的父亲,把自己的宏图大略说给父亲,并在父亲的支持下去完善。
戴良栋不由得惊叹道:“呀,你们看,那座楼怎么那么高啊?”
邓永升微笑着捋捋下巴,得意地说:“这就是咱们山陕二西商人们合资兴建的春秋楼。为了修建这座春秋楼,全镇424家商户捐资白银8000多两。这些啊,在会馆中的石碑上都有明确记载。赊旗店附近人有句话叫,赊店有座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这春秋楼前边还有悬鉴楼,钟鼓楼,大拜店,药王店,马王店,东西长廊,万人庭院,凌霄铁旗杆,琉璃照壁,整个合起来就叫山陕会馆,也有人说是山陕庙。是庙就有庙会,每年的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是山陕庙庙会。为什么要选这三天呢?因为我们敬拜的是关圣帝君,正月十三是关公诞辰,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日,九月十三是关公的忌日。会馆里边,石碑、匾额、楹联,不计其数。你们这些又习文,又练武的年轻人,今天先好好地休息休息,明天就到会馆去,拜拜关圣帝君,游游会馆。”
戴良栋拍着手,兴高采烈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人们有说有笑地来到城中,大街上人们摩肩接踵,形形色色,推车的、挑担的、箍炉锅的、卖饭的。还有一批又一批的江湖艺人也混杂其中,跑马上刀山、耍狮子冲旱船的;还有那卖大力丸、小力丸、狗皮膏药治风寒的。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学相公的小伙计在门口热情地欢迎着来自八方的宾朋,一片歌舞升平,一派繁华景象。
邓永升在东万成街他的商号“永升元”盐店安排伙计们卸货,让账房先生记账。他便领着戴二闾弟兄几个径直到石门街“戴盛镖行”。
戴二闾的父亲戴隆邦的父辈们,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业,在大清康熙初年,由戴家高祖戴廷轼创办丹枫阁举事反清,但是,虽然历经十七年沧桑,最后仍然是含泪收场,以失败而告终。戴廷轼告诫后人:“不做清朝官,不办清朝事。”这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了戴家几代人。从丹枫阁以后,戴家人发愤读书,增进知识,却不去进行科考做官,一心只为提高个人的人品素质,暗地里苦练戴家意拳,磨砺复兴民族义节的拳法。到戴隆邦这一代,他为了继续先祖的事业,不到20岁便走出家门,开始独闯江湖。立志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重振戴家雄风,再展鸿图大业,颠复大清江山。他四海云游,最终选中了河南赊旗店,他一边开旅店,一边开镖行。他的旅店就叫“戴盛店”,他的镖行叫“戴盛镖行”。也算得是惨淡经营,但主要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武林志士,寻找反清复明的最佳时机。
身在异乡,父子相见,倍感亲切。邓永升掌柜没有食言,他不但多给了戴二闾镖银,另外还真的又赏了一些。当着戴隆邦的面,说了二闾兄弟不少的好话。由于店里刚回来货物,需要整理,他便不再久留,喝了一杯信阳茅尖冲沏的香茶,就匆匆告辞。
稍一安顿,戴二闾便迫不及待对父亲说:“爹,我看咱家的镖行实在是太小了,这样一年能跑几桩镖啊?要做就做大做强,做出个名堂,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的镖行!”
戴隆邦只是微微而笑,并不作答。他在内心暗暗为有这样一个志向远大的儿子而高兴。可二闾并不理解父亲的意思,还要再说下去,戴隆邦轻轻摇摇手说:“跑这么远的路,你们够累的了,今天有什么话,有什么想法都不要说,再好好地考虑考虑。该洗澡就洗洗澡,该换衣服就换换衣服,放松一下。等休息好了,明天上会馆去拜拜关圣帝君,顺便在会馆里到处转转,散散心。至于咱家镖行的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还是从长计议的好啊!”
戴二闾不忍地说:“爹!”
戴隆邦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希望每一个习武的人都不要忘记这一句话。好吧,休息去吧!”
经过昨天多半天和昨晚一晚上的休息,几个年轻人很快就恢复了精力。他们一个个精神充沛,神情焕发。戴隆邦带领他们到山陕会馆先拜了关圣帝君,然后领着他们在会馆内游玩。
走出大拜店,回首再看门两边的楹联:
刚大塞乎两间气以伸而神德以盛而圣;
典谟同有千古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中。
两后金柱又有一联:
胜地据河山美轮美奂栋宇聿新佳结构;
同人联几席如兄如弟桑梓借叙好情怀。
他们往前走下月台的台阶,南侧二金柱东、西相对联书:
馆宇辟周滨二千里星联之合到此衣冠成雅集;
敦盘开洛社十九郡恭桑敬梓有时樽俎话乡情。
离开月台之上的大拜店,戴隆邦领子侄们来到大拜店后边的大座店,大略浏览了一遍,他们便来到没进赊旗店就已经看见的春秋楼。楼内供奉着关羽夜读《春秋》神像。楼外竖着一幢石碑,首行是“创建春秋楼碑记”一行大字,下书:“……窃闻五经之有春秋,犹律有断例,百王法度,万事准绳,皆在此经……《春秋》既成,去圣百世,以心印心能究其旨者惟亚圣。迨至汉末,能以圣人之志为志,而明其好者,惟我关圣帝君。是以凡明圣之区,悉建庙以崇祀典……取材于楚,泛江河而来宛郡;或周知四方,寻访名匠,集工锤之技于庙建。凡数阅寒暑,而百物备,五材具,然后辇山而石,剧地而陶,巍然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