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梦幻乌镇——初识东大街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86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逢源双桥是沟通这一带两大水路的桥梁,生意人在历史上出门不易,九死一生,为了讨个好彩头修建了这座桥,并从“左右逢源,亨通顺利”中取名为“逢源双桥”。后来渐渐演变成官财两道,第一次经过此桥的人必须从官财两道中选其一通过,以达到求官或求财的愿望。两者不可兼得,劝人不可过于求全,太过贪心。然而这桥与我,源与缘同音,逢源还是逢缘呢?那时我与英就是站在这里,我告诉她,这一带共有七座桥,无论你怎么走,都会走到这里,都会走到一起。我们并没有走到一起,最后一次相见的时候,我告诉她,这是命运。命运!如今又要降临到这一代年轻人的头上。旭那天的表演很卖力,很灵活,也很危险。他竟然做了几个从没有做过的高难度动作,幸而有惊无险。这孩子,真让人担心呢!
    我转向那个如英一样的女人,她安坐在木栏杆前,右手扶着栏杆,左手自然地放在左腿上,身子略向右倾,这样便于她观看高竿船上的表演,棕色挎包放在坐凳上,靠着穿过栏杆的大理石支架。她看得那样认真,那样入神。高竿船又称标杆船,俗称蚕花船,是乌镇一带种桑养蚕地区为祈求“蚕茧”丰收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它的表演地点就在逢源双桥前的一片水域,这片水域虽不大,却是乌镇这一带最大的水域,撑船穿梭来往,需要调头时都要到这里来。波光潋滟,古老房子的倒影晃动着,连逢源双桥都似乎要融化在阳光里,这时候她乌黑的头发和房子上的瓦块和木板浑成一体。是的,她与当年的英一样,与乌镇也是久别重逢。她留着一条很粗的辫子,现在很少有女人留,正配上她独特的气质,很好看。
    她的认真入神显出了她的宁静,这与周围的吵杂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的游客越聚越多,大家争相拍照,议论声不断。导游拿着高音喇叭喊,某某地方的朋友请注意了,要拍照的赶紧拍,我们的时间不多,下午还要赶向某地,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座逢源双桥……这个导游还没有讲完,另一个导游叫喊着带了一群人涌进来。嗡嗡声不绝于耳,我渐渐被挤到了旁边一个连廊里,出了点汗,头也有点晕。我坐下来,她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没有找到。看来,我要让旭失望了。旭的表演结束了,正顺着竹竿下来。拥挤在这里的人群很快就疏散了,然后我就看到她向这个连廊走来。真是命定的一劫啊!她坐下查看地图。旭一个纵身跳到岸上,向这边跑来,他显然早就注意着她。旭跑到近旁,对我不停地使眼色。我只好站起来,走向她。
    “这位小姐,你好!”我忘了时下“小姐”的含义,有点出言不逊了。
    她抬起头来,我惊呆了。这双眼睛,这双似乎在时间面前永恒不变的眼睛,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除了长相,她实在太像英了,特别是这双眼睛。我的眼睛又湿润了。人老了,太容易伤感。她看着我,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并没有责怪我的“出言不逊”。她轻启嘴唇,说:“老先生,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一句“老先生”生硬地把我拉回现实里,我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就住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在这里待了一辈子。这些年,来来往往的游客不断,数也数不清,但从还没有见到一位能像你一样可以和乌镇融为一体的人。你要是不介意,可以请你到家里喝杯茶吗?”
    她浅浅一笑,说:“老先生,您太客气了。能得到您的邀请,我荣幸之至。正好我可以向您请教一下有关乌镇的情况。”
    见她答应了,我这才放下心来,说:“什么请教不请教的,我这辈子也没弄明白乌镇。不过,给你介绍一下还是可以的。”她笑着站起来,我们边谈边向我的小屋走去。旭看到事情已经办妥,高兴地跑开了。
    到了家里,我请她坐下,便去泡茶。我端来泡好的茶时,见她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残破的古书。我笑着说:“我与它们相处五十多年了。”五十年,比她的年龄都要大了。她伸手摸了摸其中一本,并没有打开,转身走回来,说:“老先生学识渊博。”我“呵呵”地笑着摇摇头,说:“从我记事起,我家里就是一大堆的旧书。我跟着齐叔长大,他一直与它们为伴,后来齐叔走了,我就变成了齐叔。”她接过我递给她的茶,道了谢,坐下,没有说话。我打算给她简单说说乌镇,旭风风火火地跑来了,那身表演的衣装没有换。他看到了她,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地说:“爷爷,您家来客人了?”我一时不知道怎么接下去,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他狡猾地转动眼珠,我连忙说:“哦,哦,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抱歉地指着旭对她说:“他叫旭,在乌镇长大的。”我才想起来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介绍进行了一半晾在那里。她微笑着站起来,说:“我叫陆竹妶,在路上碰到这位老先生,有点事想请教他。你就是那个在高竿船上的表演者?”
    她简单的一个起身的动作都像极了当年的英。
    “是啊!你看了?见笑了。”我听到旭的声音有点打颤。“你表演得真的不错,我看过两次了。”她嘴角边带着的微笑让旭多少心安了。他笑着说:“那我叫你妶姐吧。我对乌镇可熟了,我给你当导游吧!”旭孩子般的表现让陆竹妶笑出声来,对我说:“老先生,您的孙子真有趣,也真热心。我真没想到那个表演者是您的孙子。”我摆摆手说:“他不是我的孙子,我们算是忘年交。‘爷爷’,只是他对我这个老头子的称呼。”她显然又没有想到,眼睛睁得大大的,捧嘴笑开了,很开心。她的平静打破后,连笑也显得那样沉静。我当然知道旭的心思,无论如何都要他自己去经历,便说:“旭在乌镇长大,我看让她带你去转转,有时间我再给你说说。”她既然一个人来到乌镇,自然不希望别人打扰,但她没有拒绝。他们出了我的小院,我没有想到她还会回来,而且回来后就想看看英的照片。旭告诉她我和英的事了,后来旭讲述了他们离开我的小院后的事。
    他们先去了染坊,在飘荡着蓝印花布的院落里,旭先向陆竹妶说起了当年活泼可爱的默默。话题一起,一段似水年华的故事从旭的口中娓娓道来。陆竹妶这才明白,在乌镇的角角落落里,除了一层又一层叠加的历史之外,还有一些非乌镇之外的人所能深知的感人故事。从染坊出来,旭和陆竹妶的交谈就轻松顺畅多了。
    沿着东大街,他们又去了百床馆。百床馆并非存有一百张床,半百以上是有的,而且它们至少都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迎门第一张床,就是年岁最古老的明洪武年间的,也是最简朴的一张床。陆竹妶告诉旭,明洪武帝朱元璋早年做过和尚,讨过饭,所以生活上崇尚简朴,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一时简朴之风大盛,贪官污吏都少了许多。旭笑着说,我能带你到这里来,却没你说的好。陆竹妶抿嘴一笑,没有说话。旭又说道,妶姐,我为你指路,你为我解说吧?你说的真好。陆竹妶含笑摇头,用了一种说笑的语气道,你这导游可不称职啊!这么好听的声音落入旭的耳朵里,让他整个人都飘了起来。他赶紧说,那算你答应了啊。说着便到了第二张床边,这可是顶级的豪华床,做成于康熙年间,分成四进,每进作用各不同,前三进分放衣物、夜壶、梳妆台,第四进是正床休息用的。此外雕刻精美,惟妙惟肖,有花纹、龙凤等其他吉祥物,还有据说是一百个小人,暗含文王百子的福气。这张床制作耗时一千天,俗称千工,近三年啊。旭听她一个接一个的讲下去,听得目瞪口呆,听得心旷神怡,听得五体投地。他跟着她一步一步走着,看着她轻启的嘴唇一张一合,许多优美的自己似懂非懂的词汇从她嘴里蹦出,形成了那条横穿乌镇的小河,就像他所钟爱的高竿船一样,倍觉亲近。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