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 当时少年  第二十二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075  更新时间:13-12-03 18:5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天子本人生性喜好大兴土木,即位以后,从春天到寒冬,兴作相继,没有停息的时候。各级官员和匠役之人都怨声载道,染坊役夫张韶作乱,不啻是对他的当头棒喝。
    大臣认为这些事件都是因为天子一味沉湎于游乐,经常不在宫中,而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圣上认为大臣们的说法有道理,但是自己的玩乐却变本加厉,花样不断翻新。
    宝历元年十一月,天子突然想去骊山游幸,大臣们都极力劝阻,他就是不听。拾遗张权舆在大殿叩头进谏,还说:“从周幽王以来游幸骊山的帝王都没有好的结局,秦始皇葬在那里国家二世而亡,玄宗在骊山修行宫而安禄山乱,先帝去了一趟骊山,享年不长,回来就驾崩了。”天子听了这话,反倒引发了更大的兴致,“骊山有这么凶恶吗?越是这样,朕越是应当去一趟来验证你的话。”结果,不顾大臣的反对固执前往,即日便回到宫中,他还对身边的人说,“那些向朕叩头的人说的话,也不一定都可信啊!”丝毫不把臣下的意见当回事。
    当然了,天子最擅长的还是打马球,日日夜夜在皇家园林的广场上同身边人玩乐,有时候兴起了,还把前来奏事的朝臣强行拉入队伍。
    洛阳虽远离长安,但也是本朝神都,而我更不是远离政事的人,尽管此时的我只是一介草民。
    在抄书和舂米之际,我把历朝历代的典籍废寝忘食的攻读了个遍。
    当我每日的傍晚去洛阳藏书人家的家中取当日夜晚要做的活时,他们总是露出一副赞赏笑容来,“梓郎呀,你的书法可真是不错。”
    我暗自窃喜。
    那三年在堂叔的小木屋里,他一笔一画的教会了我怎样去写出一副一副浑厚劲道的书法,怎样去把心中的那份真挚用古朴的文字去刻画。
    很幸运的是,在洛阳的第四年,两个姐姐都找对了人家,出嫁了。
    那日的情形我想我亦是一生一世都无法忘怀的。
    二姐身着美丽的嫁妆,却在入轿的那一刻,回过了头来,死死的盯住了母亲。
    母亲只是淡淡的挥了挥手,微微别过了头,“去罢,总是要走的。”
    我知道,这句话,母亲是费了多大的气力才能吐出的,又是极尽了怎样的岁月沧桑。
    总是要走的,是指两个姐姐,亦或是我?亦或是她自己?
    直到裴家的管家催促了许久,二姐才恋恋不舍的下腰进了花轿。
    那一刻,我在母亲的背后,眼睁睁的看着我的另一个家人,就此远去,斜阳在其身后拉下了一个美丽的弧度,却渐渐的消失。
    那一抹艳丽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即使不曾经历过,亦或是前途一片渺茫。
    只是,这一次,我不再悲伤,不再贪恋,姐姐他们总归是要出去的。
    回到洛阳的庭院中,我再一次的念想起了那在郑州的日日夜夜,那在堂叔的小木屋里的日日夜夜。
    母亲发丝间悄然而增的银丝,季儿那稚嫩的眉眼渐渐成熟,还有言箐,他更加的笑颜于色。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一些是强装的,但是我却明白,他活的舒心。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