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初创  第二十五章 文武之治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27  更新时间:14-10-16 20:3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文武二庙】

    赵匡胤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自己“扫除残星”的计划,但是话又说回来,要想澄清玉宇、天下太平,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那到底该如何做呐?喜好读书的赵匡胤或多或少也是看过,圣人云:以孝治天下,礼乐刑法各不可废,仁德之下,方为大治之世。

    要为千古明君,岂是那么容易的,可是圣人之言是不会骗人的,必须要按圣人说的去做。以孝治天下?在赵匡胤看来远没有“义”来的痛快,有个官员为报父仇,杀了另一个当官的,这种无视国法的人,按律应当抵罪,皇帝却判为父报仇的官员无罪。

    根据嘛,不是刚刚修好的宋刑统,也非他为父报仇的孝心,而是杀人偿命本就天经地义。这好似在遵循江湖帮派的江湖规矩,跟后面刑法严明的大宋完全是两码事,这也难怪,皇帝本人就是草莽出身。

    身为武人,赵匡胤对礼乐可谓是一窍不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治国的热情,礼崩乐坏两百年,重定礼乐是何等的重要。

    礼乐是老祖宗留下的最神奇的东西,礼为约束,乐为教化,二者相配,在思想的统治上是最为绝佳的手段。

    窦偁奉命重定乐章,包括早已残破的编钟乐器,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谱曲、编钟音准、演奏等等。

    跟其他朝有所不同,大宋的主旋律乐章分为文武二章,除此之外,还有祭祀、朝会、出巡所用的各种乐章。

    面对如此庞大的帝国,赵匡胤在展现自己武功的同时,也想在文治上做出点成绩。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皇帝自己的努力外,选拔人才才是当务之急。皇帝本人不止一次的表示,他要选拔一些文武双全的人才,可是天下之大,文武全才却是凤毛菱角。

    既然人少,那么就培养一些,他相信只要对有前途的官员做一个全方位的培训,何愁找不到文武全才。他提议武将习文,没有人同意(估计他本人也不太看好),接着他又提议文人习武,没有人原意,这让皇帝非常失落。

    为招揽天下贤才,他效仿燕昭王,不过他筑的并不是黄金台。在东京汴梁,他特意建造了两座庙宇,一文一武,来供奉那些崇文尚武的先哲们,当然也是表达他对先哲们的敬意。

    供奉武将的武成王庙非赵匡胤首创,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刚刚平定叛乱的肃宗首次建造武成王庙,尊奉周开国名臣姜尚为武成王(不是黄飞虎),庙宇两侧配有历代名臣名将。他的意思显而易见,希望大唐的将军们能学学前辈们,忠君爱国可长享庙宇万世流芳,谋逆犯上者必将遗臭万年。

    除姜尚之外,已入庙的名臣名将们有时也被踢出武成王庙,经过反复的斟酌选拔,原先与孔门七十二贤相对的七十二将被裁剪,只留有六十四人。

    肃宗的愿望显然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武成王庙对武将们的吸引不大,大家宁愿身前潇洒,也不愿身后风光。再者门槛太高,仅有的六十四个席位已被坐满,要想超越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容易。

    数十年战火洗礼,先前的武成王庙早已残破不堪,赵匡胤重建后,在入庙的人选问题上,大臣们久久不能决定。

    按皇帝的意思,入庙者除了要忠君爱国之外,个人的德行也被纳入选拔条件。若按这个要求,白起、吴起等人要被拒之门外,不是能力不行,实在是名声太臭。

    文庙里主要供奉的是孔子,这已是一种定式,自董仲舒后,历代帝王都会专门为孔子建立庙宇。尊孔已成一种习惯,一代更甚一代,庙宇多次被翻修扩建,孔子的子孙们也沾了不少光。

    赵匡胤建的文庙无非是又一次对孔庙的翻修,不过有意思的是,他在新建的文庙前立了十六戟。不知道会不会吓到孔子,文中有武,武中有文,这样的孔子似乎更真实。

    【科举】

    对孔子的尊敬日甚一日,文庙的建造是皇帝筑的又一座“黄金台”,志在招揽天下读书人。孔子的地位好似印证了读书人的地位,书呆子们开始发愤的攻读,挤破头的要做天子门生。

    就连出家的和尚们也看红了眼,经也不念了,禅也不坐了,纷纷还俗回家闭门苦读。这下倒搞的赵匡胤有点不自在,他特地下令,希望这些和尚们不要存什么非分之想,好好侍奉佛祖。

    跟前些年相比,这时的科举环境确实好了不少,但凡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可报销路费,当然吃住是不报销的(怎么感觉像是在打广告)。当时的考试不像现在的考试,最长者可以托个一年半载,加上赶路的时间,没有两年是下不来的。

    作为一个曾经高考的复读生,我异常同情那些屡试不中的举子们,想想他们该有多辛苦啊!一生的大半时间都要在赶路和考试中度过了,他们不把鞋底走穿、笔头磨平是决不罢休,三年一次,人又有几个三年?要是考中还好,几十年如一日,一旦考中不中,有何面目见乡亲父老?

    不过话又说回来,名落松山者中也不乏人才,究其原因还是录取的人数太少,多少人参加考试,只录用几人到十几人,说是万里挑一一点都不为过。

    一旦考中进士,待遇骤然提升,皇帝会在宫中特意设宴,来庆贺举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大喜事。如果被当朝重臣于榜下择为良婿,那可真是双喜临门,可喜可贺啊,不过这种好事一般人是撞不上的。

    与之前的科举相比,大宋的科举更加人性、也更加公平,这只是相对的。皇帝一再的要求,主考官必须提前几日进入考场,在进入考场之前不得会见任何考生。

    若依唐代惯例,考生在入考之前可携带自己优秀的诗文拜会考官们,大诗人白居易就走过这条路。一旦得到考官们的青睐,加之先前已经见识过的字体,该考生中第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赵匡胤严重杜绝这一情况,太不公平了,有本事考场见高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赵匡胤恨的要命,特别是那些富家子弟,但那些出身贫苦的寒门士子却对皇帝感恩戴德,翻身的机会到了。

    即使有皇帝的严令,作弊、走后门之类的事随着考试的深入而步步深入,杜绝的方法只能多设关卡,皇帝责令礼部多加复核,一经发现考官必被连带。

    每届考官必是小心翼翼,上门找关心的纷纷被拒之门外。按以往惯例,考生们为拉近与考官们的关系,都自称是考官门生,虽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师生关系,但作为过来人的考官们也会多多少少照看下考生们。

    在日后进入官场后,有考官老师的关照,要少走好多弯路。赵匡胤对这个惯例很是讨厌,他要求考生们在考试时不要乱拉关系,即使考上了也不能拉关系,中第者只能自称天子门生。

    有皇帝这样的老师(虽说学问不咋样,可人家有来头),越过龙门的考生们可算是长脸了。

    进士们在朝堂上见到了至高无上的皇帝,经过皇帝的亲自面试,他们得到了一份最让人羡慕的工作。当着满朝文武,他们发自内心的表示要用毕生效忠皇帝。

    十年寒窗,总算有了回报,心中的孔孟之道一再的告诫这他们,达则兼济天下。他们要用自己的所学与皇帝一同治理天下,这是一个遥远的梦。而在眼下,他们才真正的意识到,皇帝需要他们,百姓需要他们,天下更需要他们。

    而皇帝最需要的人才,无非有三种,精通经史的学者官,直言不讳的谏官,熟悉官场规则的办事官。

    在科举之外,赵匡胤创造性的开创了制科,这是一种高难度的考试,其难度系数绝对是NO。1。严格的说,制科考试的等级分为五等,前三等是不可能达到的,皇帝根本不会授予。实际上的最高等为第四等,即使如此,制科考试考倒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进士和官员,几次考试无一人“中第”。

    这让赵匡胤大为失望,抱着一丝执着,他开始放宽条件,但凡大宋治下子民均可参加考试,而考试的结果依然不乐观。

    制科是如此之难,其实科举并非唯一的做官之道,还有一条捷径。赵匡胤有一个搜集图书的爱好,多多益善。他规定,但凡献书者都有机会参加特别举行的考试,通过者即可为官。

    藏书家们纷纷献上自己所藏之书,而在这些书籍中,皇帝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天文谶纬。有此类书籍者必须上交充公,如发现私藏、私习者杀无赦,闲居山野的得道高僧和道士们被请进了皇宫,统统归苗训领导。

    自此之后,大宋官场出现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大臣们相互攻讦,如要置对方于死地,只需在其他罪状后轻轻的加上这样一条——私藏禁书。

    
2017, LCREAD.COM 手机连城